- UID
- 6666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2-2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找到兴趣与工作的平衡点 ——专访国学新知创办人徐渊 文/ Susan
导语:
本期“牛人来了”我们邀请到上海国学新知公益组织创办人徐渊。徐渊是国学新知的创办人和执行理事,是复兴中华文化与中国战略论坛秘书长,同时也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目前国学新知已成为国内传统文化新媒体第一站点,许多青年白领都在他的平台上读书受益,而徐渊创办公益班台之初只是为了平衡工作与工作之余的生活。这也给有志于公益事业、创业的年轻人启示:兴趣和工作的平衡点是什么?
国学新知在上海创办四年有余了,已经办了1500 场左右的传统文化活动。平均每天都有活动,每次活动都记录在豆瓣小站上。1500 场活动中,到现场来的年轻人非常多。通过拥有几十万的粉丝的新媒体传播出去,没能亲身参与活动的朋友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听到每一场活动的内容。
“2010 年开始办读书会,因为觉得独学无友,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找不到相同的兴趣。”于是到豆瓣网上发起聚集了一批“文艺青年”。发布以后,有三五个书友过来,慢慢就稳定了。十个月以后发现,不少学友到后来都无法坚持。为此做了小调研,学友普遍觉得学习典籍的门槛太高。一部《左传》读了整整一百周,每周三个小时,三百个小时,三年时间。无论是时间、精力、难度上对于很多的青年来说是一个挑战。于是想到搞一些有主题的传统文化的沙龙、论坛、讲座来提高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2010 年10 月,文化论坛办起来以后,深受上海青年的欢迎。国学新知就这样慢慢发展起来了。
与国学的渊源
徐渊大学本科学的是电子工程系,对国学的兴趣得益于母校复旦大学浓郁的人文气息。大学时,徐渊旁听了很多人文社科类的课程,西方哲学、政治学、史学,以西方社会科学为主。刚刚进入大学的他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希望学习更多的现代社科人文理论,所以旁听了很多这样的课程。然而课程听到后来,徐渊发现这些理论和自己的文化缺乏一定的亲近感。偶然接触到一位能够带学生学习中国典籍的老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曾亦老师。曾亦老师在自己家开办了一个国学读典会,当时在读《春秋公羊传》。
“一共读了两年,每周读一次,每次三四个小时,每个晚上六点多吃完饭到老师家里读书,读到十一、二点,当时天很冷,就骑车回去。最后大家一边骑车,一边还会讨论当中的一些问题。这段经历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对我人生的轨迹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徐渊回忆道。
一本书读两年,对个人的影响可想而知。中国的古典有非常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先秦的名物、制度、社会关系,都汇聚在一的文本里面,要想把它梳理清楚,特别需要需要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读。这两年时间给了徐渊很好的启示,原来中国典籍是这样去阅读的。《论语》、《孟子》都需要反复地读,只有深入阅读,才知道里面原来有这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跟着老师读书给我非常好的训练。很多年轻学生没有这样的机会。最大的感触是,中国古典的博大精深在于它能给你树立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亲近感,以及对于中国整个的政治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原来我们现在这种日用而不知的礼俗、政治传统与理念,在典籍里面就有很明晰的梳理和论述。”
古典文本的意涵很丰富,你不会觉得枯燥。比如说《左传》中政治斗争的惨烈的场面、人们之间的爱情、互相之间的仇恨都是活生生的,只有当跨越了语言、社会的障碍之后,才会发现人同此心,才会对整个古典文化树立起一个非常大的信心。读《史记》,一旦跨越了时代的背景、跨越了语言的障碍,会发现它活生生在眼前。古书中政治之间的斗争,古人在社会之中的博弈、算计,绝对不输于正火的美剧《纸牌屋》。《左传》里面有1700 个人物、经历242 年、有一百多位君主,他们之间有以礼相待、也有相互残杀,其故事的丰富程度和冲击,不会小于现在的影视作品。
《公羊传》是徐渊的国学启蒙,从此以后他对国学非常热爱、也非常关注。硕士三年,前两年在老师家里读《公羊传》,最后一年读《仪礼》。毕业后的徐渊一下就进入了非常繁忙的工作状态。他和所有的在职人员一样,下班以后再去读书会就赶不上——赶到那边九、十点,太晚回来第二天还得工作。这样使得读书的习惯在2007 年毕业以后到2010 年之前停滞了。
借助新媒体力量快速发展
尽管从前的读书习惯没法维持了,徐渊对国学的爱好并没有停滞。古典文本《公羊传》、《仪礼》的体量非常大。《周礼》是古
代政治制度的汇编,《仪礼》是古典时代礼俗的汇编,还有历史书《左传》。一个人要在家里梳理出它所有的制度、人物、器物需要非常大的毅力的。徐渊、想找一些人一起来啃这些书,互相有启发、有发明,这样使得读书容易很多。最开始从豆瓣网最开始三五书友的读书会,到后来的国学新知。徐渊在一**践行自己的国学梦想,其间有发展也有困难。
在上海,国学新知无疑属于最乐于使用新媒体的公益组织。新浪微博有30 多万粉丝,微信短短一年超过了一万的关注量,豆瓣上长期是上海豆瓣最大的文化小站。很多上海的白领青年和学生都知道这样一个平台。“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作为青年公益组织来讲,无论如何你都要紧紧抓住,这样你才有超越的机会。只要出一个新媒体种类,一定会去尝试。”徐渊说。
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和资源上。对于国学新知来讲,一个是场地资源——要做论坛,必须有很好的场地;第二,必须有资金的支持;第三,还要得到学界和文化界的支持。先要建立起诚意,让所有参与进来的人了解到你的诚意,之后所有资源都会聚集。徐渊一直同意说,“社会的事情要靠社会来办”。
“比如说我们的场地,是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学习办提供给我们的。平时是给白领青年休闲读书用的。它在南京路的旁边,旁边都是很奢侈品牌的的豪华门店,闹中取静的一块宝地。第二,没有资金,更多地是向企业去寻找支持。现在企业有了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也开始依靠这种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去找和我们的价值观一致的企业寻求他们的支持,比如中智公司和兴全基金,他们很有社会责任感,无论钱多钱少都可以。虽然现在资金仍然比较紧张,但是缓解了我们很大的资金需求。第三,寻求人文方面的老师。这些老师来给我们做讲座,基本都是公益的。有一些只是给车马费他们都愿意来。很多人看来这些都是文化名人,很难接近的人,他来给我们做讲座,我相信也是我们的诚意打动了他。我们找的所有的名家都是看到了我们前面的历史积累,看到了我们公益的模式,这些促使他们愿意公益奉献。平台刚刚起步的时候和上海市团委正在进行一些合作,青年家园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通过这个渠道,我和夏科家书记有过这样的谈话。我说夏书记,我们做公益组织,能不能给我们一些支持。科家书记说,我虽然现在没有办法给你什么实际资源,公益组织那么多,我们不能厚此薄彼,但我有一个想法给你,你们坚持从社会上去找资源,把这些资源整合到一起,我相信你们一就定会成功。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现在一直坚持着这个理念,所有的资源都不是自己的,社会资源推动了这个组织的发展。”
“现在很多年轻人办公益组织,发现自己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就是做不了。其实不是的,我们这个社会上有大量的资源,关键看你怎么整合。整合就是你要把自己的诚意传达给别人。”
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谈及这些年最大的心得,徐渊说,“做公益组织应该成为一种无压力的事情,不要把它做一种负担。现在有些人把它作为一种殉
道精神,把它作为崇高的事业来做,这就复杂化了事物的本质。”
徐渊说,最初自己做公益平台只是为了平衡工作和生活。“一个人如果只有工作,生活是比较无趣的,还是需要一些兴趣爱好与
工作很好地平衡,参加一些公益组织或者文化的活动,扩展自己的圈子比较好。”
“做公益对于和我一样的白领职场人有这么几点意义:首先,我们提倡慢读,现在社会压力很大,通过读古典文字来放慢节奏,一两个小时读掉1000 字,和现在的快速阅读不一样,通过阅读领略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第二,通过读书交朋友,可以交到志同道合非常要好的朋友;第三,古典文本中有很好的智慧,对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徐渊说。
“赚钱很重要,也需要补充一些“平衡”自己的生活,二者不能本末倒置。本职工作一定要做好,辅以其他兴趣爱好。这可以成为一种生活常态的选择,你的兴趣可以是看足球,但如果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跟社会建设有所关联,同时还有很多人和你一起做这件事,就更好了。将来可以选择负担越来越多的工作,或者承担越来越多的公益事务。”
很多年轻人面临这样一个困惑:我在做的事情和我喜欢的事情是不匹配的,怎么样把自己的爱好变成自己可以长期从事、坚持的事情?
“每个人进入社会以后,基本责任是不可推卸的。孝敬父母、关爱家庭、尽职工作。这可能也是很多现代人焦虑的来源,但你不能逃避它。公益或者你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应该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给你增加焦虑感。就像我搞国学新知,我从来没有想过它要做成什么样。做的好,OK,做的不好也没有关系。我把我剩余的时间做公益、做我感兴趣的事情,它能变成我的一个生活方式。如果我们现在做公益可以分类的话,第一种就是做慈善类的,当然也很好,如果你有一天时间,你可以去关爱一下老人、学雷锋,这当然很好。第二,你要把你自己的兴趣和公益组织联系起来。上海现在的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一样的起来,大概有上千家,比如说你对环保感兴趣,又有深入的研究,加入进去不仅不会以此为苦,反而会以此为乐。把这个变成你生活的补充形式,你就会发现兴趣和娱乐、休闲融为一体了。我特别提倡的就是千万不要把公益变成一种很艰辛的责任背在身上,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种快乐的公益。大家用业余时间在做,我们是为了让这个社会更好。如果做的人很痛苦,虽然大家得到了好处,但是这个活动也不会好到哪去。兴趣和公益结合,就是当中一个关键点。”
理想是做长久的现代书院
徐渊说,国学新知希望做现代的书院。古代书院的风气是定期会有讲会,德高望重的大贤者做讲会,做完讲会之后会有学生们讨论。国学新知也是希望能够重建书院的传统。读一段文本之后就开始讨论,这个人的选择,这段文本的道理。古代的书院往往建在一个山清水秀的边区,但是新知书院选择建在市中心,因为这样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
“最大的收获还是到目前为止书院满足了很多青年朋友的需求,读书会我自己也每期坚持参加,因为会得到很大促进。通过网络的渠道获得巨大的粉丝群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受社会认可。”
“国学新知要做’城市文化的一盏灯‘,当你在黑暗中找不到向的时候,可以带给你一点点方向感。第二,传播国学就像炖一锅汤。你只要不断的炖,肉总有烂的一天。对于国学不要要盲目地乐趣和悲观。‘不求规模最大,但求时间长久’,希望能长久地办下去,给传统文化不断以推动。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国学事业会逐步兴旺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