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b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习就业] 考量投行或PEVC就业的转过来,一位私募副总的经验分享 - 第一遍:我的MBA 血泪史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4-5-19 22:21:04 | 只看该作者
bb88 发表于 2014-5-19 15:25
我人心不足的确是,高估了MBA能为我能带来的。我调研了一堆朋友以后,来这边经验分享,觉得有用的可以拿 ...

期待LZ的下文,别太监哦~
22#
发表于 2014-5-19 22:29:1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人生赢家,我19岁还是苦逼的高三生啊
23#
发表于 2014-5-19 23:17:11 | 只看该作者
lz说的很多还是在理的,尤其对于要在国内私募圈混的,国外MBA的效益有限。但是就你做的关于placement调查,我觉得实在过于悲观。。。换地域没身份或者换行业等身边成功的例子非常多,包括一直国内四大背景进了纽约GS的IBD也大有人在。。。而且你也没有描述那些回去Principal的背景,比如是不是一直在国内,语言文化的限制等等都是需要考量的。。我觉得这可能和LZ一直所处的圈子所造成的bias也有关系,都是国内有背景所以自然而然都倾向于回去吧。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00:35:31 | 只看该作者
ada加油 发表于 2014-5-19 22:29
楼主人生赢家,我19岁还是苦逼的高三生啊

别乱讲,不要以世俗的角度说谁好谁不好。路是自己的,如要符合世俗角度的去MBA或择业,那很容易错误定位人生。哎,我身边有哥儿们就这样,人家的私事,就不说了。私底下分享可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00:49:08 | 只看该作者
sayohohoh 发表于 2014-5-19 23:17
lz说的很多还是在理的,尤其对于要在国内私募圈混的,国外MBA的效益有限。但是就你做的关于placement调查, ...

拿到那边IBD或NEIS的其中几个人我可以分享一下他们的背景,他们求的是生活质量而不是世俗的“发展”。换美国或中国Sell-side的话会比较容易,的确有写旁门左道的办法,但不适合在这里分享。

不过当你到了美国后,求发展的很多都会到欧洲。欧洲那边有独特的风情,下篇再讲。

学校的Placement会加了很多本身就有Return Offer但仍然在不停找工作的,他们的报告会说“那位找到了原公司”,学校的就业中心也要交业绩。。。我采访的办法是每家M7和Ivy League (Cornell没有) 学校找了1位学生,请他单对单的跟2位之前做投行或私募的同学面谈。

而转行进来的,不专门找成功或失败的人问。

会搜集BB firms(Mega Funds 没有,因为一般是特殊背景的人才能直接进,这个可以私聊)的Summer Intern和多少人很转换成Full Time。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01:00:06 | 只看该作者
38383388 发表于 2014-5-19 18:56
楼主这是换了多少分工作。。

当年离开大温室四大后,发觉非大型公司会有很多低概率事情发生,过的是很不一样的生活。学习是靠观察和Trial-and-Error,但是碍于公司格局,在人际关系或事情上就没有什么Trial-and-Error的空间。我是为了学习与提升履历因此没有混很久。

有些工作是同时做的,比方说个人政府项目与私募期权。

有些老板给金管局关了坐牢,有些是为了钱做一些陷害同事的脏事儿。不过到了国内就好很多,一般这个界别的老板都是土豪或追求完成项目(不是唯利是图的人)的人,不会冒太大的风险。在国内工作,没有温水煮青蛙之感。
27#
发表于 2014-5-20 01:56:55 | 只看该作者
bb88 发表于 2014-5-20 00:49
拿到那边IBD或NEIS的其中几个人我可以分享一下他们的背景,他们求的是生活质量而不是世俗的“发展”。换 ...

之前你举了一些没有成功在这边转行或者留下的例子,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这些成功的例子反而被归类为求生活质量不求发展了?。。。我觉得lz真的不要一棒子打死,因为你本身不在这边,所以大概通过国内资源认识的都是回国的多,所以有bias。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05:38:24 | 只看该作者
sayohohoh 发表于 2014-5-20 01:56
之前你举了一些没有成功在这边转行或者留下的例子,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这些成功的例子反而被归类为求生活质 ...

NEIS那位是7年前移民到海外,继续念工科研究生的,已经在那边工作7年了。拿到美林的新能源融资职位,根据她自己说,是因为她是唯一一位念环境工程。要看你把不把她归类为以国内背景在美国找工作。

另外一位在EC,一家精品投行做股票调研。这位女士,是5年前到了哥大念工程硕士,然后在那边工作。

后面还有几位,我下篇文章再分享。

如果做Buy-side,除非产业非常特殊(比方说军工国防),国外的非1人公司不太考虑全亚洲背景的。Buy-side 需要的是对产业的Business Acumen、Deal Souring、与带动Portfolio Companies的能力等等。如果之前的就业和成长经历长期不在当地,加上非白人背景,那么为什么人家要聘请?就像国内除了新能源基金外,一般都不要白人。因此很多留在那边的,从事的是非公司内最核心的部门,根据他们所说,他们选择这些部门是认为国外的生活环境比较好。这个见仁见智,她们快乐就好。当然也有神人,这个下篇文章再讲。只能说大家看看德意志银行2014年所有亚洲办公室请了多少个Intern与欧洲投行是如何聘请Summer Intern的大家就明白。

另外,时代不同了。10年前国内的金融圈还是很小,没有定型。那个年代国字号的金融集团会进口国外的到北京、上海或香港工作,希望他们在国外的经验能帮到他们。现在国内金融圈有自己一套游戏玩法,除了buy-side的某些产业,如医疗和能源,那么国外的经验有帮助。不然两边的经验(私募风投Principal Grade拿伦敦与纽约的工作经验,再在2年后募资是有增值的),不太能带回来。

例外的有私募次级市场和特殊产业的FOF,这两块我的Sample中没有统计到,如果你有资料,请告诉我。

Sell-side的话我在之后文章再谈,太多牛人在这里,以片概全的说Sell-side不公平。

我反复强调,是因为很多国内的学生求得是世俗成就,比方说钱或其他人仰慕的工作。先到国外拿经验的这条路跟10年前没法比,我说是求生活是转述拿到国外Offer朋友们的话。有蛮多求世俗成就的拿不到既在国外,又帮到他们拿到世俗成就,又可以把经验在未来带回中国的Offer。

表达这些不是唱差MBA,或国内朋友在那边找工作的机会。只是想说明因果关系,因为时代变了,很多同学选择在那边工作是求生活质量,比方说希望小孩能在比较好的环境成长。找一份可以有世俗成就+可以把经验带回国内+在国外。

当然在这个点上有很多有海外Offer的会向我砸鸡蛋,我只想问:你的Offer是可以在中期持续的(3年)带来世俗成就(比方说不会混3年到VP就要另谋高就),又可以带回来国内的吗?如果有,希望各位认清。当然如果你在某些产业上,恭喜您。

我的Sample大家可以质疑没有代表性。不过更希望大家能检验一下跟大家面对面分享经验那位的Reference。

有几位面试我家私募,说到MBA能帮他募资,找到团队的话,又找到项目,这些人的reference check特别有问题。。。说太远了。。。下回继续
29#
发表于 2014-5-20 10:16:57 | 只看该作者
bb88 发表于 2014-5-19 00:44
是的,想着想着,就。。。哈哈,变成老人了

屌丝是因为我的公司都是小名,MBA爱大公司。

北京可以靠学历,香港反而要拼爹?跟我的设想刚好相反阿
30#
发表于 2014-5-20 10:45:39 | 只看该作者
bb88 发表于 2014-5-19 00:55
一来是想太多了,二来是年纪大了干的活就多,三来就是头10MBA的都变态。

Ivy League Admission Rate 从1 ...

就是一个欠草的主。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2 15:0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