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幕前满怀梦想、正在申请商学院的年轻人,我非常了解你们正在经历的痛苦和挣扎。我加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已经七个月了,希望我的MBA申请经历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GMAT 对我而言,整个申请过程中最痛苦的其实是刚开始的阶段:既要兼顾工作与生活,还要不断激励自己埋头读书,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这时,最重要的是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学习经验: 1.一定要读完最新版的GMAT官方指南 2.根据练习中犯错最多的部分,找到自己最薄弱的环节 3.专注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我尽量减少在擅长部分的做题时间。对那些特别难的问题,我会到论坛和博客上寻找解题答案 4. 尽量多做模拟试卷,直到每次都能拿700分以上 (我总共做了7到8次) 尽管当时的工作非常繁忙,我还是抓紧一切时间来学习,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人通过上课会进步得更快,而有一些人时间没这么充裕。我的学习方式不一定正确,但对我自己很有用。我真的认为做模拟题非常重要,它帮助我学会时间管理、适应压力,让我“严阵以待”。 MBA 课程的选择 顺利通过考试后,我的生活一下子丰富多彩起来。在狂欢庆祝后,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来收集资料,决定哪些学校比较适合我。我列出一长串学校(HAAS、Wharton等),然后根据自己的GMAT成绩、职业偏好、地理位置以及综合背景,反反复复慎重考虑之后,最终把目标缩小到中欧和INSEAD。 对我来说,选择学校绝非简单地比较学校之间的排名,而是一项人生抉择。我问自己,到底想从事金融业、咨询业还是做实业?我想获得怎样的人脉关系?怎样才能更好地自我定位?最后,这些问题聚焦为,根据我特殊的背景和个人偏好,什么才是最适合我的?在抉择过程中,学校的地理位置对我极其重要。我决定去亚洲,原因有三: 首先,中国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而上海无疑是一个国际大都市。由于上海正努力从制造业经济向金融业中心转变,这座城市还有很多增长空间。整个市场对优质管理队伍有强大的需求。 其次,我的最大优势在于同时拥有中国和美国背景。我在台湾长大,就读于国际学校,因此,虽然我的母语是英语,但是我能说流利的中文,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此外,我在北美学习和工作过十多年。如果能就读于亚洲的国际MBA课程,加入位于中国的跨国公司,我的背景和优势将得到充分运用。 第三,亚洲可以让我离家更近。对于许多和我有着相似背景的人,很可能你一直在犹豫你是否要回到亚洲。对我个人而言,亚洲商学院是让我离家族更近的桥梁。 中欧& INSEAD 最后,我同时被INSEAD和中欧录取了。当时,中欧的FT排名是15名,而INSEAD排在第六名。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我的工程师DNA让我权衡了所有利与弊,并比较这两个不同的课程项目。最终,我决定选择中欧。 虽然INSEAD的排名一直高于中欧,但中欧MBA项目有许多独特之处。“中国深度,全球广度”——中欧最大的优势在于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我个人认为,只有在一座城市生活半年以上,才能更好地了解它。所以,如果你今后想在上海发展,中欧的地理位置无人能及。 如果不能与当地人好好交流,你也无法真正了解一个国家。中欧的学生中60%是优秀又聪明的中国学生,他们为国际学生提供了最直接的了解中国文化的环境。中欧课堂上选用的许多案例也注重中国商业元素,午夜派对更会让你充分感受魅力非凡的夜上海。 更重要的是,中欧作为“优秀管理人才的摇篮”,是许多跨国企业和优秀本土企业的招聘平台。雇主们知道中欧的学生毕业后有强烈的意愿留在中国。而MBA排名往往无法量化或体现这些无形因素。 除中国深度之外,我还对INSEAD和中欧的其他方面进行了比较: 1. INSEAD在咨询和金融方面享有盛誉,但我个人的职业兴趣与这两个行业无关。 2. INSEAD暑期招生项目是为期十个月的MBA项目,不提供暑期实习。而中欧18个月的MBA项目提供暑期实习机会。由于我从未在中国工作过,实习会帮助我增加这方面的经验。 3. 中欧为我提供慷慨的奖学金,而且与欧美学校相比,这里的学费本来就比较低。每年200名新生中,大概有40%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学金。奖学金额度从学费的40%至100%不等。不过,INSEAD学制较短,因此机会成本较低。在与Kellogg、Duke、Tuck、Stern、HEC等其他类似排名的MBA项目对比时,我发现中欧的投资回报率最高,其薪资涨幅指标排名第三。 4. INSEAD的学生更加多元化,还提供去新加坡、美国以及/或法国学习的机会。虽然大部分人更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但我的主要目标是了解中国,而且其国际学生比例达到了40%(主要是印度、韩国、北美和欧洲学员)。在中欧执教的华裔教授都拥有在北美或欧洲执教的背景,而外国教授都在中国生活过很长的时间。此外,中欧国际交换项目合作伙伴都是全球顶级商学院,例如INSEAD、Kellogg、Duke、Tuck、Stern、HEC等。 5. 除MBA课程外,中欧EMBA课程的实力也非常雄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EMBA项目,每年招收近800名企业高管。 6. 中欧MBA项目相对年轻,只有20年的历史,却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全球排名。这个项目还在继续成长、不断进步,学校给予学生大量机会尝试新的想法和创意。 最终,我的个人职业理想让我决定选择中欧。到目前为止,各方面的经历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在下一篇博客中,我会讲述在中欧这半年的生活经历。感谢你的阅读,祝你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