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8665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0-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去年申请在论坛上得到了很多帮助,今年再次来寻求大家的帮助。去年申请结束的的时候拿到了帝国理工RMFE的offer,但是同时收到了一家德资银行sales的offer,于是defer了IC的offer选择了工作,入职已将近四个月,感觉在国内做sales很受局限(也可能是本家银行的缘故?),所能学到的比较technical的东西有限,尤其是在上个月被派去伦敦学习了一个月,感觉接触的东西太少,也越发感觉自己不想一直从事sales的工作,未来职业目标想做trader, 最好能做volatility方面的,能先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于是便有点小纠结,现在有三个选择:
1. 继续工作2-3年,然后申请MBA,这是我最初的打算,之前也一直在浏览MBA版的帖子,工作+MBA好像是大家默认比较正统的路?但是一方面感觉MBA的东西略有泛泛,不足够technical (也可能是对MBA的了解太过肤浅。。。),另一方面感觉投资过于巨大,毕业以后有还贷的压力。伦敦的同事也说“you got a job, MBA will be better”主要在于感觉目前的工作个人附加值非常有限(因为自己一直认为在刚入职的时候应该是input最大,但目前好像没有)。但是MBA的牌子似乎比master更硬,雇主也更加青睐MBA。
2. 明年辞职去帝国理工读RMFE。在伦敦的时候特地去了IC做Campus visit, 了解了一下目前的就业率,好像最新的数据有90%多在毕业6个月后找到了工作,大多数在Sales & Trading,其次是Risk Management和quant,但是没有中国学生具体的就业数据,项目强度大,只有在summer的时候才能做intern。帝国理工的项目设计很符合我的需要,非常quantative,各种编程数学课,就业指导中心据传也比较给力,见面的时候小秘说会尽全力帮助学生在伦敦当地找工作(If that is what you want)。但伦敦的就业形势扑朔迷离,和伦敦的同事聊天的时候了解到他们大都是在做summer intern之后拿到return offer的,就业形势比前几年略好(一LSE妹子语),也有说就业形势不好(一LSE小哥语)。
3. 明年继续申请,这是成本最高风险最大的一种选择。LSE妹子说“if you want to get a job, come to LSE”, 据她说根据她的了解她们班大都找到了工作,也有中国人留在这边工作的,但是妹子是LSE下面finance and private equity毕业的,本来就是牛人济济。。。但是也不清楚这仅仅一年的工作经验和可能略高的语言成绩能给自己加分多少。
现在自己各种迷茫,希望各种牛人指点迷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