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请总结] 美国研究生留学基本手册,从准备到申请再到出国,你准备好了吗?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1:50:4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选择美国留学机构(转自互联网)====================

1、公司历史太长的不要选。
我2006年出国那会,满大街的留学中介做的都是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什么的,这些公司连专职的美国留学顾问都没有。所以现在这些成立时间特别长的公司都是奥巴马上台美国留学热起来以后,转型或是兼做的美国业务。公司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都是以别的国家为基础的,做美国都不太专业。

2、选择规模太大的公司要慎重。
千人以上的公司直接排除。留学中介的产品性质决定了,规模和质量只能选其一。大公司的申请服务就是在走程序,申请质量没保证。文书写的也都是一些大而空的话,没有内容也没思想。我几乎把北京和上海(领导在北京,领导女儿在上海上学)的大公司跑了个遍,而且约都是总监级以上的资深顾问,我说想让他们最好的老师给我们做咨询和申请,他们就清一色的给我们推荐几十万上百万的VIP合同,差别就是申请团队全部由公司的资深老师组成,后来又了解到又考虑到他们的工作主要以管理为主,没时间精力负责具体的案子,可能签了VIP合同以后也是下面的人给我们做,就放弃了。

3、直接找总部,不要找分公司。
我考察了几个名声不错的外地公司在北京或上海的分公司,还有上海的公司在北京的分公司,以及北京的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感觉分公司的团队能力和管理流程都很不到位。后来有在教育部门工作的朋友说还有很多分公司,就是借用那个公司的牌子,跟那个公司没有关系的。

4、选公司,同时也要选顾问和服务团队。
要看公司口碑,了解服务流程和公司优势。一些口碑不好的公司,顾问再好也不要选。因为最后给学生做申请的是一个团队,后期很多事情,不是一个负责任能力强的顾问就能做好的,特别是申请名校的同学。

5、主打或专注于某一地区的公司。
像那种英美德意澳日等等都做的公司,肯定都不够专业。所谓术业有专攻,所以如果你想去澳大利亚留学就要选择专注做澳洲的公司,想去美国留学就选择专注做美国或主推美国留学的公司。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11:05:46 | 只看该作者
====【网友考托经验】考完G后3个月考T经验,一战109(S22),供大家参考====

722考的T,刚出分R30 L28 S22 W29
GT一定要一次解决,给更重要的事情留出时间,毕竟GT只是个门槛,不能算是影响录取最关键的因素,不应该花费不必要的时间在上面。

1、T的准备时间要多久?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是考完G三个月之后才考的T,现在想来比较失误,因为单词忘了不少,还是花了一些时间去记单词,建议考完G的同学一个半月(每 天保证8个小时的复习时间)之后就考T,可以省去很多背单词的时间。当然如果目标只是80或者90分,不到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可能也够。
所以如果是考完G的同学,一个半月的准备时间,每天8个小时的复习是合适的。如果是没有杀过G的,建议按照水平准备两个月或者以上。

2、单词
T的单词和G的单词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即使考完G,还是要过一下单词,特别是一些经常在阅读中出现的单词,网上有很多按学科分类的阅读常见单词,可以去下。
而对于单词发音不好的同学,一定要熟悉单词的读音,不然会影响听力的得分。谨记,听力得分高的同学不一定是天天听的同学,一定是单词读的准的同学!
单词推荐王玉梅的那本,另外把现在有的TPO做完也会帮助掌握大量单词。

3、阅读
阅读毫无疑问是文勇的黄金阅读(文后附下载链接),考前争取做完,底子薄弱的同学可以选择做两次。
相比新G的阅读,T的阅读虽然有点长,但是简单很多,结构也很明显,出题基本都是一段一段来,比较好做。关键是一定要仔细,答案从原文找,看完每个选项, 保证没选的是错的,选的是最对的。我考前做完文勇黄金阅读一次,但是方法是先在模考软件上做,然后统计正确和错误。接着在文勇的黄金阅读(我把word版本 弄成了PDF)里面仔细读文章一次,标注所有不认识的单词,认真分析每个错题,做好标注。所有文章做完之后,在考前最后一天把文章中遇到的生词和错误的地 方看一遍。对于做了标注比较多的同学,一天可能不够,需要提前更多时间重温。
阅读方法一定是读一段然后做一段的题目,我开始做了10篇TPO都是通读全文然后才开始做题,错误率极高。速度很重要,每段都要粗略地读,这样比较快又能 回答大部分题目,只有一些细节的或者考文章结构的题目需要重新回去看。这样下来我基本上保证15分钟做完第一遍。做完第一遍之后会有几个不能确定答案的题 目,这个时候花5分钟回去仔细考虑选哪个选项合适。时间基本刚好,甚至略余。

4、听力
得听力者得天下,所以一定要多练听力,尤其是考完G的同学!
托福听力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听力练习材料优先采用TPO。我个人英语还行TPO基本没有障碍,所以采用的材料是SSS,里面会碰到很多生词,会发现很多 单词我自己原来读错了。然后多听几次,下次再听到这个单词能迅速反映出意思,这就是练习的目的。SSS里面有大量变态的略读和连读,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多 听,托福是不会变态到那个地步的。
注意听力部分做笔记不能贪多,很多miss的部分都是因为做笔记导致的。因为是听完马上做题,所以人脑中会记住对话的大部分内容,只需要记对话提纲(比如 说两种方法是哪两种之类的)和常考的细节(这个要自己多听积累经验),对话目的这些一般都不需要记笔记的。所以笔记一定不能贪多。
听力一定坚持用TPO,其他软件在出题思路或者录音的节奏重读等方面和真实考试不一致,可能会误导大家。把TPO听一遍,再加上官网下的sample,OG里面的听力,online test里面的几个对话,这些都听一遍就已经很费时间了。

5、口语
口语真是最头疼的部分,感觉就像G里面的AW一样。口语一二题一旦遇到没有考虑过的很细节的问题,很有可能就傻了。
口语的准备时间一般一个月就够。
口语一二题开始准备很难,一定不要开始就在规定时间内做题,肯定做不好的。先把预测机经(一个月的时候应该已经出来了)里面的所有口语题列好然后开始写, 大概100个字左右。写上10个你就发现有不少段子是可以通用的,记住一定要自己写,不要背别人的,自己写的才能最快速地反应过来,最真实地还原出来。所 有题目准备完基本也就有了一个自己的段子库,然后在把考前前一年(x-2)至(x+2)月的口语一二题(x为你考试的月份)准备一下,不需要像机经那么 精,但要保证万一碰到不至于傻了。
口语三四五六题的练习建议分开,某一天只练习第三题,另一天第四题,依次类推。不断地重复一种题目有助于快速总结某一类题目的模板和心得。我自己总结的心得如下:
口语三:阅读时间很短,必须速读,找到学校政策之后速记关键词,一般有两个原因,尽量记下来,万一没时间看完一般也没事,听力里面会有暗示或重复。这个题目有模板,但是模板是框架,以连接词为主,一定不要在自己的模板里面加废话。
口语四:阅读时间很短,但是比口语三时间多点。重点就是火速找到术语的定义句(一般在斜体字附近),然后火速记下关键词,后面的解释有空就看,没空看关系也不大。同样可以准备模板,千万不要废话。
口语五:关键是自己的理由的准备,可以直接用题目中提及的东西移花接木。假如选A方案,就可以说A方案解决了这个问题,相比B方案不存在B方案的问题。增加对比的内容,,突出A方案的比B方案好,自己脑子里一定自动忽略A方案的缺点。
口语六:总结能力很重要,要根据professor开始的定义和主题句迅速决定后面的内容哪些细节是不需要说的,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说完主要内容,不重要的细节不要提及。
口语的关键是在规定时间内说完,又不能过早说完。一二题要尽量多细节,后面的要迅速总结,在规定时间内说完。联系完TPO所有的口语题目,一般也就够了。如果不够还是用OG光盘,官方sample和online test里面的题目练练。
PS:OG光盘,官方sample和online test里面都有官方的示范,一定要反复琢磨。

6、作文
作文比较简单,考完G的基本不用担心。
小作文准备个模板,还是记住模板只是提纲,以连接词句为主,决不能有废话。大作文按照口语一二的方法写一些提纲,练习5篇左右应该够了。没有考过G的同学要增加练习量。
T的作文不需要G作文一样华丽的词句,普普通通就行,但是绝对要少犯语法错误,反复检查。语法错误出现扣分会很多的。
对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去看看G作文准备方法里面小茜的作文构思法,或者多搜索网上的例子拓展思路。

7、笔记
T考试中需要做很多笔记。
听力要尽量少记,给自己更多听的时间。口语和作文一的话就要自己平衡,要把关键点记下来。
一定要采用缩略词的方法,比如business缩写为buz,这个需要平时练习,要到一听到business就马上反映到buz的程度。一个句子也只记关键部分,不能一句话都写下来。

8、机经和经典加试
机经中最有用的部分是口语一二和作文二,其他部分可看可不看,因为基本都回忆的不完整甚至可能有错。经典加试不要记ABCD,要熟悉题目、思路和正确选项。不需要刻意去背,每天睡前看一遍,看三天就没问题了。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0:07:41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各位,最近有点事。下午继续更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3:45:15 | 只看该作者
=====两个月后托福二战从80+达到110+后的感触(阅读篇)=====

其实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托福阅读应该是很简单的一个部分。因为我四六级考得都还不错,按照XDF老师教的,反正托福是一个段落对应几个问题,先题目,再看对应的段落,根据题目里面的定位词开始找答案,然后对应即可。刚刚开始,这样的方法还蛮灵验的,做起题目来也很顺溜。后来随着TPO难度的不断增大,我发现错误率不断上升,有的时候三篇会错个十来个。那个时候我就开始非常着急,按照100+的大牛们的观点,只要把TPO的题目都做完了,阅读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啊!而且更可怕的一点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相同的感觉,就是看完了段落或者文章,根本不知道文章和锻炼在讲什么内容!就是做完了这一段的题目之后,再进入到下一段的问题中的时候,脑袋里面真的是一片空,什么也没有留下。我刚刚开始是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好,或者是做题目的状态不好,所以就休息好,早点睡觉,想说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可是发现问题依然存在!很被动的,我心里也没什么底,就去参加了我的第一次托福考试。结果,自然是悲剧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第一次托福考试,我发现的确是自己对于托福考试的观念上存在非常多的问题。

1、 阅读理解的确存在“阅读力”这个东西。这个词是我考完之后才想到的。我发现每个人的“阅读力”真的是存在差异的。我现在看每篇文章,感觉托福的文章其实每段话,即使有十几行,但是实际上就是几句话,甚至几个单词。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看得很“玲珑剔透”了。这样一来,其实不存在什么记不住,或者是脑袋一片混乱的现象。因为你在读完文章之后,文章已经被你按照“信息的要素”把文章解构了。每个段落提供的信息要素是有限的,也不存在定位之类的问题的。

2、 更幸运的是,如果通过TPO了解ETS出题目的思路的话,出题目的地方如果恰好是你阅读之后自己提取出来的信息要素的话,那么做题目的速度自然也就大幅度的提升。当然,我自己从涂涂老师那里学到了出题思路,就按照出题思路在读文章的时候,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有所侧重地关注,所以这一个“我和ETS思维融合的过程”对我而言,就比较轻松。

3、 基于阅读力这一点,我想说的是,其实托福真的没有什么技巧,但是有正确的准备方法。是正确的备考方法让我们事半功倍,真的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和语言能力,而不是技巧帮我们拿分的。

4、 因为我后来每篇TPO阅读(即文勇的黄金阅读)都做了5遍以上,但不是机械地重复做题目而已。我没有尝试过,但是我想做过一次,记住了答案的话,重复地做5遍题目应该是收效甚微的,但是如果做20遍,也许就会有效果,毕竟量变引发质变嘛,哈哈~我做的这五遍里面包括做题目、分析所有选项、文章精度、口译(最初是英翻中,后来可以做到中翻英)、文章结构透视。每一步都有具体的做法,我很感谢在我第一次托福悲剧以后,刘文勇老师帮我找到了涂涂老师,她教给我这些方法。看名字很简单,但是具体操作其实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有机会开贴专门讲啊!!不要歪楼,哈哈~

5、我从第一次考试结束之后,放松了大概一周多吧,就开始新的备考之路。这一次有所不同的是,我不再脱产地每天泡在托福之中了。我发现短时间的突破,正如很多牛人帖子里面说的多少多少天就达到多少分数,对我而言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这是一个语言考试,语言学习最本质的东西是积累。于是这段时间,我就真的开始静下心来去读书。读新概念四册,每天晚上浏览几分钟的国外新闻网站【其实就是看看那些骚包的标题,然后心里小感慨一下,哇,原来这个词在新闻标题里面还可以这样子写的哦~(掩面飘过……)】,当然,还有就是涂涂教我的做黄金阅读的方法,读并且积极地思考,也把这样的方法中的某一些步骤用在其他的文章里面,然后不断积累。我想,这是我对于托福考试最大的认识吧。

6、关于Office Hour。其实我托福上过一个教室里面有两百多人的大班。在哪里上的,大家应该都懂……感觉就是入门了,知道哪里可以下载什么资料,但是自己准备起来的时候,还是蛮痛苦的。因为有很多遇到的问题没有办法问,身边有很多已经考过的大牛,但是他们所有的经验和方法,毕竟只适用于他们自己。所以……我跟勇哥认识其实很偶然,因为他也算是我的师兄了吧,我就开始在他的office hour 整天蹭他的时间问问题,后来熟悉了,不仅仅蹭他的时间,连他办公室里面的其他老师的时间也一起蹭了……好吧,知识分子偷书不算偷……但是我发现,准备托福的过程,真的是需要交流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样的话,多给几个感叹号吧!!!!!!!!!!恩,应该够醒目了。而且,跟老师的交流才是最重要的。其实想想,我现在都可以去教托福,因为到哪里下载什么资料,介绍托福考试,在课上讲讲事先准备好的文章,我也是很OK的,但是你要是突然问我什么问题,或者是备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想我没有办法呃!因为道理很简单,我只有我自己的经验,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帮助你。但是问老师就不一样了,这也是我坚定不移地蹭老师们的office hour的原因。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是不断地被朝着正确地方向被矫正的。不仅仅是阅读,还有听力,口语,写作等等。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8:42:01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研究生申请GRE与GMAT考试的常见问题===========

美国研究生申请GRE与GMAT考试是很多学校要求国际学生参加的,那么关于GRE和GMAT考试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呢?下面看看给大家整理的内容吧。

  1. GRE多少分算高分?

  答:一般而言,我们说GRE1300以上算是高分。不过根据要申请专业的不同,GRE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申请传媒、教育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尽量要把Verbal和写作部分考到好的成绩。Verbal部分尽量考到500以上,写作最好有4以上。申请理工科的学生要把数学部分分数保持住。一般情况下,数学部分对于中国学生比较好拿分,理工科的学生即使不拿满分,尽量不要低于780分。

  2.我的GRE考了1100分左右,还能用吗?

  答:申请多数理工科专业硕士的学生,如果其它方面的条件不错,申请做得好,前100名还是比较有保障的。理工类学生如果拿到这样的成绩,多数是Verbal部分准备时间短,成绩不理想。对于申请文科的学生,这个成绩确实不高。要看Verbal和数学的比例。如果Verbal部分的成绩不错,数学部分考低了,不会有致命的伤害,反之影响比较大。

  3.美国研究生申请商学院对GMAT有什么要求?

  答:GMAT 700以上算高分,很多最顶尖的学校的MBA平均录取学生GMAT分数会达到720到740分。但是商学院申请对学生背景材料的权重量很大,并不是分数高就一定能录取,也并不是分数不是最顶尖的就一定进不去。美国大学一般对GMAT分数没有绝对的要求,比如必须达到某一个分数线才可以录取。但是大学会公布自己录取的学生平均GMAT分数怎么样,甚至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在多少。很多不错的学校平均录取学生的GMAT分数只有680分。这就是说,有条件特别好的学生可能低于680也能被录取。商学院的申请分数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条件具体分析。希望申请到前200的学校,建议GMAT最低的分数不要低于500多分。我这边最低记录是GMAT530,托福80分申请到UT-Dallas金融专业的录取。那所学校的商学院还不错。但是530这个分数确实比较低,很多学生如果考出这样的成绩可能会考虑申请双录取的学校。

  无论GMAT成绩是否能考高,还是建议考一个。哪怕分数比较低,只有400多分。因为有些学校虽然能接受双录取,但是不能免掉GMAT成绩。最低要达到450分的要求。但是450分是很容易考到的。所以如果不是太为难,建议不要放弃GMAT考试。

  4. 如何决定考GRE还是GMAT?

  答:考GRE还是GMAT主要看学生要申请什么专业。

  GMAT是美国商学院的入学考试,如果希望申请MBA、金融、会计、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学生考GMAT肯定是没错的。虽然以上专业的部分学校可以接受GRE,但是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比如会计和市场营销,可能考GRE的学生去申请就会遇到极大的麻烦。所以,建议申请商学院的学生还是考GMAT。

  商学院之外的专业绝大多数以接受GRE为主。申请教育、传媒等文科专业,申请化学、工程类等理工科专业,这些都是主要以接受GRE为主的。

  另外,有的专业可能大面积的学校都可以同时接受GRE或GMAT报名,比如MIS专业等。

  申请法律JD专业的两个都不需要靠,而是要考LSAT。申请法律LLM专业的只需要考托福,GRE和GMAT都不用。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很多学生误以为经济学专业在商学院,主要考GMAT,其实不是。绝大多数经济学专业在美国的文理学院,主要以接受GRE为主。虽然确实有一些学校两者都可以接受,不过GMAT远没有GRE接受范围广。另外,金融工程专业跟金融学属于不同的专业,希望申请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也建议考GRE。用GMAT申请金融工程会受到不少局限。

  通过上面对美国研究生申请GRE与GMAT考试信息的解读,相信对于很多计划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学生可以参考上面的信息来提前做好GRE与GMAT考试的准备和规划。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10:37:33 | 只看该作者
=============申请美国研究生实习经验很重要==============

随着美国留学的升温,国际生申请特别是中国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美国大学对国际学生的录取门槛也逐渐提高,不单要求过硬的标准化成绩和高中成绩,还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社会实践、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等。我们发现,早做准备的申请者有更充裕的时间应付考试和参加活动,在递交材料时又可赶上提前录取增加成功几率。尤其是美国的研究生,申请竞争激烈,学生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尤其对于商科、文科、工科等专业的学生申请美国研究生,实习经验很重要,这也是提升专业背景竞争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那么,何时积累学习经验呢?

  学生积累实习经验大三暑假是关键

  一般情况下,美国学校招收研究生时会考查专业背景。实习经历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相关专业或行业的实际情况,还可以丰富申请留学材料的内容。有一定含金量的实习经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商科学生,实习经历除了可满足美国高校的基本录取要求,还是学生面试时的重要谈资。留学专家认为,实习与实习证明无关,实习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与申请的专业方向越相近越好。

  转专业应早安排实习

  如果所选专业和自己本科就读专业不同,就要考虑早些安排实习。通过实习,学生可了解新专业是否适合自己,也可找到自身专业背景上的不足,进而调整后续的学习方向。建议学生安排第一次实习的时间不必太长,对相关行业和专业有了初步了解、确定申请目标、尽早完成语言考试后,在大三暑假安排一次较深入、含金量较高的专业实习即可,时间至少一个月。

  实习时间要合理规划

  学生申请出国读研会面临一定的外语学习、考试压力,几乎无暇安排实习。申请时,如果所选专业是本科所读专业,最佳实习期是在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后,即修完专业基础课之后,再安排实习。根据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这个时期一般在大三暑假。一方面,读大一、大二时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打好专业基础,实习可能是跑腿打杂,含金量不高。另一方面,实习单位也希望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以为其所用。学生有了专业能力,竞争到更好的实习机会的几率也较大,也能学到更多东西。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14:30:44 | 只看该作者
=====================新GRE 一个月复习1400全攻略=====================

昨天(2011年)考的第一次新g,v 540-640,Q750-800,ISSUE写了600字(不过没怎么理解instruction。。),ARG写了550字
我是从7月5日左右开始复习的,之前半年就”翻“过一遍红宝书,然后了解了下题型和arg,issue的要求
本人英语基础在大学中等偏下,大学英语课没上过80。。。
我想跟马上要考9G的同学说,不要放弃,一个月真的能做很多事,不要给自己留有延期或者二战的退路。

我的复习计划分为四个星期,要求每天学习15小时,(早上6点起,晚上11点睡,中午午睡1小时)

第一个星期
先花一个星期背单词,就背单词就行了,其他什么都别做了,推荐背3000,不要背红宝(红宝只是多了些变态名词和重复的同词根词)。很多人说新g不考类比反义了不用背单词,其实不是,因为填空对单词的要求明显高多了,如果填空连选项都不认识,还做什么啊。。不要迷信可以靠语感或者词根猜,这样会很影响考场心情的。背出来了,踏踏实实的做对,对接下来做阅读很有心理帮助。做阅读的时候是很需要冷静和自信的。
一个星期背3000很苦,而且我建议大家一天8到10个list,3天一论,一个星期背两轮。(总共30个list)
有人说自己一天只能背3个list,其实可能是方法的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下杨鹏的17天,那本书对我很有启发。只是他的17天对我们这种突击党来说太长了。
背的时候如果感觉要崩溃了,就背快点,跳过点,要把速度和量完成,记忆率可以稍微低点,想要给自己信心,别第一个星期就放弃了。
我的背单词方法, 一个单词读三遍,3秒,然后10个单词复习一遍,半个list(50个)复习一遍,一个list背完复习一遍。这样一个list如果效率高是1小时,可以记住50%到80%,足够了。一天15小时背10个list就能完成了。
建议同学们别去背什么填空800高频词,根本没用啊。。新g的填空词汇太多了,还是老老实实的3000最有效。
有老师推荐过barron,不过感觉不太适合填空。而3000都是类比和反义词,对填空的帮助很大。因为新g增加的两空题,一般趋势是一个正确答案,一个相反答案,一个无关的。

第二,三个星期

过了第一个星期,那恭喜你,已经完成了一半的难度了,而且这时候整个人的信心和毅力都提高了很多。
接下来就是针对各个部分训练。
总共要完成的书有新g绿皮填空,新g绿皮阅读,新东方新g阅读36个list(只要做后18个)
没什么好说的,做完绿皮就行了,适应gre的逻辑思维模式
有很多题,我刚开始做,觉得几个选项都对,很纠结
后来练完整本书,再回去看,就发现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是对的,所以适应思维方式很重要

填空
填空的解题技巧和经验,我也不多说了,不是这方面的高手
填空一定要把绿皮书每句句子理解,这很锻炼读难句的能力。
其实填空的难句要远比阅读的难。。如果有困难,可以参考杨鹏的长难句教程,学会他的分析方法,自己多想想,总结。
填空做起来很快,我推荐每天系统卡时间练3个list,然后其他的list在你休息啊,吃饭间隙啊,上论坛啊,睡觉前啊,到外面办事的时候做。。。
刚开始做的时候,可以查查单词,因为一个题选项都不认识,那是没有做的意义了。。查的单词,一定要记下来背出来

阅读


这绝对是新g的拿分要点了。我个人这次填空考的比较烂。。还是不少选项不认识。。但是阅读就做的挺有把握,因为针对练过。
建议大家别做老g的阅读,因为太长,题型也不一样,而且照现在的趋势,老g的阅读不会考到了。。
就做我之前说的两本珍贵的新g书
大家在练阅读前,先做一个对比测试
A,无限时间,查单词,做一个长文(新g的带3个问题的)和一个短文(新g的带2个问题的),看正确率)
B,卡时间,11分钟吧,不查单词,做一个长文(新g的带3个问题的)和一个短文(新g的带2个问题的),看正确率
如果A做的远比B好,而且A几乎能全对,那么就训练阅读速度和词汇量
如果都做很差,那么就训练解题技巧
我个人测试后发现A做的很好,B很烂,所以花了很多时间训练速度和读长难句,快速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如果训练阅读速度先别做题了,先拿来一篇文章,做完,然后回过头去看那篇文章,划出认为一定得读的词,把不用看的化掉
比如however,but是必读的,for example之后不用细看。根据题目判断哪些词是必读
这样做个5,6篇文章就有把握了,哪些是关键词
不要盲目的参考其他书说的什么,not only之后不用看,but also要看之类的,一定要自己总结,这样才能尽快习惯
之后就继续大量训练,不停卡时间,强迫读关键词,读完做题,这样很快就能快速读完了。同时也要看杨鹏长难句,仔细体会怎么快速**一句难句。
做阅读时,尽量做到不回视,除了ts之类的,都一遍读下来,训练的时候一定要这样,养成这个习惯,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考试的时候,可以反复琢磨下关键句子,这个到时候再说
如果练解题技巧,就自己琢磨错的每一题为什么错,最好有个高手能知道,我就是问的新东方老师,这样提高很快。
训练解题技巧的时候可以查下单词,放慢速度。

阅读就这样了,这是我重点复习的,我想对于时间不够的同学来说,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上,填空适当放弃.
阅读10错2,填空10错4,大概这么个情况吧

作文


没什么好说的啊,多写写吧,新g作文没资料
我个人把所有140多题arg都列了3个错误的提纲(我没举反例,因为工作量太大,就找了三个错)
其实同学大可不必这样,只要训练到,发现自己可以3到5分钟**一道arg就行了
(我是悲观主义。。觉得只要没复习到的,就会考到)-
arg模板,建议自己准备,千万别用网上的,而且准备的合理就可,不用语言太精美。。
毕竟我们自己写的那部分语言会很烂。。
具体写,不用写太多,没那么多时间,写个5篇,最后一个星期,一天一篇吧,套着模板写
issue
我也是把所有题都列个提纲吧,新gissue至今不知道怎么应对instruction
sue至少要所有题都看一遍,想想该怎么应付
所以我所有作文都准备成让步式赞成,或者让步式不赞成。。老套的三段论
据说新g,issue时间短了,但是要求没低,所以字数还是要有550?
这是一道坎,练字数,要苦练,大概得写个10篇
新g的作文很重要,因为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心情。。如果一题issue题都看不懂,那接下里的verbal就没法做了啊。。。
所以作文的复习还是最大的

最后一个星期


模考几次吧,然后针对弱点复习下,比如体力不足。。新g很考验体力的
一定要再把3000过一遍,一天5个list,6天过完
每天写一篇arg,一篇issue吧
每天做俩个list新g阅读,保持状态

祝大家考个好成绩!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9-12 11:02:59 | 只看该作者
=================托福107备考心得和备考资料推荐================


本人在职考G,5月初报了名,每天断断续续的看,两到四个小时不等,最后请了九天假在家复习,6月19日一战720。 很尴尬的成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反思和体会如下。

1. 单词要背

本人英语专八,大学时也没好好背过单词,一直连蒙带猜。所以这次开始也没有背单词。但是GMAT的阅读量的确很大,尤其是CR,一个关键词猜错,题意就南辕北撤了。建议大家还是要背一背,尤其是常见的。

什么生物、地理啥的,也尽量掌握一些。满篇不认识的单词里,如果有一个你能看懂的,心情好很多。

2. 选好复习资料

论坛里的资料各种各样,看全了是不可能的。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好资料。我就是弄了三十本,看了不到一半。建议太老的就不要看了。此外,曼哈顿的书CR我看写得一般。

3. 早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备考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职的同学们。所以,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时间,留出余量。毕竟工作中时不时的都会有点急事要处理。不要计划得太满,完成不了的计划和没计划没区别。我开始也是雄心勃勃,最后GWD才做了两套。

4. 语法要领悟

语法的重要性大家谈得很多了。我也极有体会。Verbal里面就只有SC的阅读量小,技巧性强。把前辈高人总结的关于并列、代词和限定语的规则搞清楚了就成功一大半了。CR和RC我认为还是词汇量和语句结构理解的问题,里面的逻辑其实不复杂。

5. 数学是高分保证

如果语法保障你考得不差,数学就是你提高分数的捷径。GMAT的数学没我想象中阶段,毕竟一晃十年不练了。但是复习几次,看看机经你就能提高得很快。我数学就看了看机经,再加上pre里的60道题,连OG都没看,考了50.

6. 模考一定要多做

模考主要就是GMATpre,GWD和Prep的破解版,我认为都有很有用,练习pace,熟悉真题。我就是做得太少了,一共才做了两套GWD,的确有要崩溃的感觉,难度较大。第一次软件模考660,第二次700,算是找到点感觉。有的同学建议大家多模几次,我觉得应该有用。曼哈顿也有模考的软件,不知如何,没试过。

7. 我对OG的看法

我开始也是花了很大的精力看OG,甚至兴师动众直接美国amazon买了一本OG13,也仔细看了得20多天。但是,回头想,对我的帮助有限。可能还是因人而异吧,GMAT的思路通过别的专项资料(捷径型,提炼型除外)也可以体会到。题目的难度也不是很大。此外,我对语法,长句子有一定的基础。多读几遍OG不一定有必要,大家参考吧

8. IR

这是个新事物,但也是老题型的组合体。我觉得阅读量也非常大,模考软件里的有些答案也莫名其妙,不太好准备。大家还是多看看网上能看的那些题找找感觉吧。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17:30:28 | 只看该作者
更新预报,因近日开学忙碌,所以前两天没有更新。等忙完这段时间之后会继续更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4:21:10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研究生申请GRE与GMAT考试的常见问题============

美国研究生申请GRE与GMAT考试是很多学校要求国际学生参加的,那么关于GRE和GMAT考试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呢?下面看看给大家整理的内容吧。

  1. GRE多少分算高分?

  答:一般而言,我们说GRE1300以上算是高分。不过根据要申请专业的不同,GRE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申请传媒、教育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尽量要把Verbal和写作部分考到好的成绩。Verbal部分尽量考到500以上,写作最好有4以上。申请理工科的学生要把数学部分分数保持住。一般情况下,数学部分对于中国学生比较好拿分,理工科的学生即使不拿满分,尽量不要低于780分。

  2.我的GRE考了1100分左右,还能用吗?

  答:申请多数理工科专业硕士的学生,如果其它方面的条件不错,申请做得好,前100名还是比较有保障的。理工类学生如果拿到这样的成绩,多数是Verbal部分准备时间短,成绩不理想。对于申请文科的学生,这个成绩确实不高。要看Verbal和数学的比例。如果Verbal部分的成绩不错,数学部分考低了,不会有致命的伤害,反之影响比较大。

  3.美国研究生申请商学院对GMAT有什么要求?

  答:GMAT 700以上算高分,很多最顶尖的学校的MBA平均录取学生GMAT分数会达到720到740分。但是商学院申请对学生背景材料的权重量很大,并不是分数高就一定能录取,也并不是分数不是最顶尖的就一定进不去。美国大学一般对GMAT分数没有绝对的要求,比如必须达到某一个分数线才可以录取。但是大学会公布自己录取的学生平均GMAT分数怎么样,甚至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在多少。很多不错的学校平均录取学生的GMAT分数只有680分。这就是说,有条件特别好的学生可能低于680也能被录取。商学院的申请分数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条件具体分析。希望申请到前200的学校,建议GMAT最低的分数不要低于500多分。我这边最低记录是GMAT530,托福80分申请到UT-Dallas金融专业的录取。那所学校的商学院还不错。但是530这个分数确实比较低,很多学生如果考出这样的成绩可能会考虑申请双录取的学校。

  无论GMAT成绩是否能考高,还是建议考一个。哪怕分数比较低,只有400多分。因为有些学校虽然能接受双录取,但是不能免掉GMAT成绩。最低要达到450分的要求。但是450分是很容易考到的。所以如果不是太为难,建议不要放弃GMAT考试。

  4. 如何决定考GRE还是GMAT?

  答:考GRE还是GMAT主要看学生要申请什么专业。

  GMAT是美国商学院的入学考试,如果希望申请MBA、金融、会计、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学生考GMAT肯定是没错的。虽然以上专业的部分学校可以接受GRE,但是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比如会计和市场营销,可能考GRE的学生去申请就会遇到极大的麻烦。所以,建议申请商学院的学生还是考GMAT。

  商学院之外的专业绝大多数以接受GRE为主。申请教育、传媒等文科专业,申请化学、工程类等理工科专业,这些都是主要以接受GRE为主的。

  另外,有的专业可能大面积的学校都可以同时接受GRE或GMAT报名,比如MIS专业等。

  申请法律JD专业的两个都不需要靠,而是要考LSAT。申请法律LLM专业的只需要考托福,GRE和GMAT都不用。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很多学生误以为经济学专业在商学院,主要考GMAT,其实不是。绝大多数经济学专业在美国的文理学院,主要以接受GRE为主。虽然确实有一些学校两者都可以接受,不过GMAT远没有GRE接受范围广。另外,金融工程专业跟金融学属于不同的专业,希望申请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也建议考GRE。用GMAT申请金融工程会受到不少局限。

  通过上面对美国研究生申请GRE与GMAT考试信息的解读,相信对于很多计划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学生可以参考上面的信息来提前做好GRE与GMAT考试的准备和规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7-29 21: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