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gmat为什么会这么考 ;词汇(不知道有没有?),语法部分(句子),逻辑部分(段落),阅读部分(文章)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人类语言的出现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种,最先只有名词(最为重要)然后出现形容词(第二级),副词(第三级),其后连词成句,连句成篇,这本来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gmat正是按照这一顺序来命题的。
在上一系列我们分析了几个细微的知识点,像“having done”我们是用了三个贴子只用来说明讨论它的词性,在这个贴子里我们把语法运用到段落中看看。
段落的语法主要是用来考察我们的逻辑,如果你的思维非常的混乱那么你的句子必然是头上一句,脚上一句----天地不挨灶王爷。
楼主总是喜欢引用高中的内容我们看这段话;
弈秋是全国下棋的圣手,他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3,另一个人听着亦秋的话,心里想着天鹅要飞来,要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们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不如人家,这并不是因为不聪明,是不是感觉到读起来很吃力?一大堆意思放到一起看不出个起承转合来。如果整个一篇文章都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搞懂作者的意思,因为意识像河流一样,不能跳跃。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这样, 。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1),假使让他教两个人下棋(2)。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奕秋的话(3)。另一个呢,虽然听着(4),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5)
,要拿起弓箭去射它(6)。这样,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7),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8)。
通过副词连词看清逻辑。
细说起来这个段落应该是分为5层
1层(论证关系) 1提出讨论对像 , 2-8论证
2层(假设关系) 2--7为假设 8 结果
3层( 总分关系) 2 为总 3-6 为分
4层 (让步关系) 7 为让步 8为推论
5层(并列关系) 3------4并列
6层 (让步关系) 4为让步, 5-6为推论
大家发现任何一个句子都必须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才能出现,合理的逻辑就会体现意识的流动,如果不合理就会让人没有办法理解。
如果我们能够在平时注意这一点,善于发现作者的逻辑思路,我们就能像宝钗姐姐看书一样一目十行---即使不能像林妹妹过目成诵
最后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够非常愉快的学习语法,不要把语法当成一种负担,只要在阅读中不经意的注意这些问题,你的语法自然就会在你不觉察的时候增长。
千万不要像宝钗姐说贾宝玉一样“语法误了世人,世人也糟贱了语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