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2 cents: 总得来说你要深刻考虑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国内投行现在已经很难做了,未来也不会好做,市场格局已经变了,人才、公司都不缺,说白了就是个报材料的,等你折腾这么5年之后再去国内券商,基本上都吃不饱。自己要看看趋势,看看自己的能力特点,不要人云亦云。 对于你的规划 1. 难点在MSF的就业,即使是5年之前,UIUC, ROCHESTER的MSF华人北美就业率都不到10%(毕业前),更别说去好的公司。MSF的就业渠道确实窄,投行需要top的MBA和本科。如果回国,自己条件优秀,到是可以去一些国内券商了,但留美工作的难度非常大。 2. 5年工作经验申请MBA的话基本上要非S16不去,背景会比较雷同,申请难度大。如果非S16学校,就业结果不一定比四大5年+2年更好,7年啊,都快SM了吧。 当然任何道路都是靠自己的,别人都有成功的例子,加油吧 如果你确实想去国内券商,我觉得还是每年都申请一下MSF然后回国的靠谱,成功率高一些。MSF想留美难,MBA的话你那么大岁数了从0开始券商也不敢招你啊,7年经验,给你小弟level你也不干啊,给你vp你带不了项目啊。 -- by 会员 dcc617 (2013/3/8 17:44:39)
谢谢你打了这么多字!中国的金融管制是逐步放开的,参考国外投行,我相信中国的券商会有个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很多人去读MBA就是为了转行做投行,我觉得为了投行去做MBA也应该算是主流了吧! -- by 会员 说人话的猪 (2013/3/8 23:44:51)
1. 中国金融发展是很快,但这个行业进入门槛越来越低,各类牌照越发越多,最近又要开放银行、私募基金的承销牌照,投行越来越难做。从人才上来看,从事投行业务的人越来越多,而中国金融复杂程度远低于国外,没有金融创新,或者创新是审批制,投行无法给客户带来价值,唯一能做的就是报材料,和房地产中介没有实质区别。而真正value added的业务,例如对行业、业内公司的认知,撮合并购机会等现在甲方越来越乙方化,走乙方的路,让乙方无路可走,例如中投、或者一些大企业例如中石化,自己的研究、并购能力非常强,中石油有1万多人在研究世界石油行业,投行能带来的value太少了。我觉得除非证监会、银监会的管理体制改变,否则中国投行是走不到国外投行的路数的,原来中金有点趋势,但是因为业内竞争者少,现在能做的公司多,趋势越来越不明显。我看了这些年中国经济,总结一句话,就是除非天然或者行政垄断的行业,所有的行业都是趋于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的,任何在国外光鲜的职业,在国内都是屌丝化。如果经济增速高,大家还看不出来,经济一放缓,全都暴露了。中国投行现在就是标准的产能过剩,人才、通道、保代资格都过剩。 2. 从MBA转行投行是主流,但不是5年工作后读MBA,你必须2-3年工作经验,然后申请M7,才可能去香港IB做,年景好的话,S16也可以。当你工作5年,读完MBA就7年了,才从associate干起,你也没那个精力干15个小时一天,投行也不太愿意招这个岁数的人。我建议如果你要MBA曲线救国,就早点出去。当然,2-3年四大的经理,想申请到非常TOP的MBA,就需要你自己的努力的,挑战比较大。 -- by 会员 dcc617 (2013/3/9 12:15:40)
看来大神对西方的教育和中西方的投行都有深刻的理解。给的建议小弟会记住的,哈哈。中国哪个行业竞争都激烈,哪个行业人员都过剩,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只是想对于外国,我国的金融体制发展还很落后,换句话来说,上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投行的三大传统业务现在都到了瓶颈,所以新的增长点肯定是向并购,财务咨询,衍生品这些新兴业务上。不过小弟我的思维是属于偏文科式的,不擅长和数学打交道,所以以后的目标还是做投行或者Corporate Finance这方面。 通过MSF进券商我信心不是很足,你自己都说了,投行需要的是top本和MBA,美国的MSF很多学制就一年能有多大提高也很难说。我想借这个机会问一下,国内券商一般都CARE什么级别以上的学校?TOP10?还是TOP30?我能申的估计要到30开外了。。。还有是否MBA比MSF更容易申请到更好的学校? 四大三年做经理是不可能的,也就是个B1的级别。三年申话做两年跳到一家外企会对MBA申请也许更impressive一点,我是这么想的。 要趁早出去,这句话不能同意更多了。。。 -- by 会员 说人话的猪 (2013/3/10 0:28:51)
如果LZ的目标是国内券商的投行部,现在最应该做的是3年内把CPA考出来,如果有精力再考考CFA,然后看看有没有机会直接跳过去。如果非要出国读MBA那就是5年时间,等你回来你的同学都做到MD了,你还得给人家打工自己也不能服,你在外国学的东西一点都用不上。当然GMAT和托福也要一起考起来,两手准备嘛,没准没等你出国保荐制度已经取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