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缺少类似这样的事实和真相。
楼主 应届生回国找工作就是很烂啊 而且之前工作还烂。很多去到投行的家里都是有背景的。咨询算是一个就业的主流吧,然后就是 四大的咨询和 advisory。银行和券商今年也吸纳了很多海归。再次就是各种外资了,待遇基本都比不上银行和券商。其实很多好大学的应届生毕业就可以找到这种level的工作了,但是出去读了一圈回来,估计依然是这种水平。不过就业确实还是要看自己,有好的也有坏的,一个学校出来差别很大,平均水平没有太大意义。只是悲剧的是,大家出去之前都觉得自己会是最好的,或者好的那一种,谁知道回来很多人都属于差的,甚至是最差的一种。 我当年本科毕业的时候进的四大advisory,跟我一届进同一部门的有两个LSE,一个华威的,其他几个基本也是香港,澳洲的名校研究生。LSE其中一个还是MFE的,也就是现在竞争的大牛专业,本科为上财。后来金融危机之后,辞职了想另谋出路。转了一圈又回到了 四大advisory, 而且职级不变。 另外一个LSE现在跳到另一家的advisory了,当时有咨询公司过来挖角,我们都投了简历,warwick,LSE都被无面拒了,要了个港科大经济研的。港科经济那个过去干了一段时间被家里叫回去弄到电力局去工作了。 然后我们同学一些去的不算顶级学校的,比如爱丁堡大学金融的,港大的,回来之后半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好的工作在魔都6000起,郁闷的话都说不出来。最后都是家里关系在本地解决了超好的工作。更倒霉一个去港大的富二代,回来就找到汇丰银行的客户经理,底薪1800,提成完全靠业绩,干了半年暴走了,回去继承家族企业了。 反观一些国内学校毕业的同学,通过校园招聘学校平台读了研之后找到的工作大多胜过海龟同学。除了去日本的一些同学都在日本找了很优的工作之外,留学国外的同学不靠家里关系的情况下基本就是完败。不过好在留学国外的人大多家里都有点关系和底子,现在也混得很好。我曾问过其中一个英国回来的同学回来直接干了公务员,其实他不出国也是干这个,那么出国花了这么多钱值得么。他回答我说,增加的见识,那是一生的财富。 末了,考虑清楚为啥要出国,你可能会是那个找工作最厉害的,也可能是最烂的那个。活在梦里一点意义都没有,面对现实,最好准备才是该做的。 CUHK的CHAK说的就业难要求大家做这个做那个不是在危言耸听,是真的再为你们着想。 -- by 会员 antel (2013/2/20 19:1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