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灰色小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类阅读题型的做法

[精华]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11-20 23:1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灰色小姿在2004-11-20 14:07:00的发言:

感谢fbfamous“随口说说”每个人都“随口”说一点,产生的效果也相当可观了。


偶最不喜欢做科技类的文章。一方面是因为偶对难句子的理解水平还有欠缺。还一方面就是偶搞不清一堆专有名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些文章你给我中文我也看不懂啊!不过杨鹏以前说纯理论的东西不会考。可我觉得是纯理论的东西,ETS可不这么想)偶还没想出解决的办法。不过偶想找一天出来把所有科技类的文章再集中分析一遍,看看能否有新发现。


学文科的对科技类文章会有些困难。但就如楼主所点出的,关键就是要知道不同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我想,通过认真,认真,再认真地分析OG的解释部分会解决识别逻辑关系的问题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1:11:00 |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4-11-21 13:4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angyu73cn在2004-11-20 1:22:00的发言:


哈哈,这可真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啊。我觉得,一定要把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建立在对每句句意的把握的基础上才可以。当然有的句子作用大,有的就小,这就是有轻重的不同区别。我认为,读文章的基本要求是将全篇文章的每句话都把握一下,将表面单一的文章形成富有联系的一个体系。当然有一个度的问题,因为毕竟要考虑速度。但我考虑,我们对文章一句句的起承转合有认识了,我们阅读的速度自然就快了,否则每一句都可能成为孤立的一个阅读障碍。


你所采用的对细节的抛弃的办法,我是不赞同的。XDF的老师还要求大家注意关键词呢。其实,你不看懂那句话,怎么知道哪个是关键词啊。再说,平常做题时,我们只有将每句话认识透,并确实在认识透的基础上分辨出关键性的语句了,我们才能有所体会什么是关键词


......


其实,说白了,就是要练习阅读的基本功,就这一点,没有什么捷径可言。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说GMAT考试中阅读很难短时间内提高呢?

14#
发表于 2004-11-22 00:1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BMDELL2在2004-11-21 13:45:00的发言:


其实,说白了,就是要练习阅读的基本功,就这一点,没有什么捷径可言。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说GMAT考试中阅读很难短时间内提高呢?



嗯,我相信是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一下的。当然没有捷径,练习基本功,可矣。你想一天就算看10道题,285道题有一个月也就看完了。当然,一天能够认真看10道题也不容易。这里的不容易不是说坚持一个月不容易,是说"认真"不容易达到。唉,我还是不说空话了。


XDJM们,干活,OG!!!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2 13:31:00 | 只看该作者

这里的不容易不是说坚持一个月不容易,是说"认真"不容易达到。

是这样的啊!第一遍看OG阅读,一天看4篇最多了,倒数那两道还是草草收场DI

那时候特佩服小安一天看完80篇,后来一问才知道,那是第三遍的速度

16#
发表于 2004-11-22 19:03:00 | 只看该作者

有同感,道中人啊

其实也道出了:略读到底应该略到什么程度。
17#
发表于 2004-11-24 02:08:00 | 只看该作者

平常做题时,我们只有将每句话认识透,并确实在认识透的基础上分辨出关键性的语句了,我们才能有所体会什么是关键词。

请教wangyu73cn: 你的意思是说阅读时每个单词都要读到吗?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辨出关键词?

我现在对阅读感到比较困惑: 我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老是在两个方法之间摇摆.一个是我自己非常习惯的阅读法:每个单词都读, 读懂每句话,然后做题.但这种速度比较慢.对背景熟悉的文章我能一口气读完, 做题速度还可以, 但遇上文艺理论之类或别的背景不熟悉的, 读完一句话通常难以形成感性的认识, 说白了,大脑没感觉,还得回视,读文章速度就大打折扣.

另外一种我正尝试做的, 实际上是fbfamous的方法: "读每段的开头2,3句话并且弄清楚关系就可以了。其他打个照面。"遇到例子注意前面的作用. 遇到列举,注意这里有个列举.等等技巧.可是我不知道到底略读略到什么程度,有些是否可以不读?结果是省了点时间, 错误率大幅上升, 痛苦ing.

所以想问问weiyu用的是不是我的第一种方法?我想看看我的第一种方法改进一下是否还可以使用. 谢谢!

18#
发表于 2004-11-24 10:3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pp920在2004-11-24 2:08:00的发言:




请教wangyu73cn: 你的意思是说阅读时每个单词都要读到吗?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辨出关键词?


我现在对阅读感到比较困惑: 我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老是在两个方法之间摇摆.一个是我自己非常习惯的阅读法:每个单词都读, 读懂每句话,然后做题.但这种速度比较慢.对背景熟悉的文章我能一口气读完, 做题速度还可以, 但遇上文艺理论之类或别的背景不熟悉的, 读完一句话通常难以形成感性的认识, 说白了,大脑没感觉,还得回视,读文章速度就大打折扣.


另外一种我正尝试做的, 实际上是fbfamous的方法: "读每段的开头2,3句话并且弄清楚关系就可以了。其他打个照面。"遇到例子注意前面的作用. 遇到列举,注意这里有个列举.等等技巧.可是我不知道到底略读略到什么程度,有些是否可以不读?结果是省了点时间, 错误率大幅上升, 痛苦ing.


所以想问问weiyu用的是不是我的第一种方法?我想看看我的第一种方法改进一下是否还可以使用. 谢谢!


先大致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吧。我一开始和你的情况基本一样,可以说你你在上述第2段中的话十分恰当地描述了我一开始阅读时的情况。我也曾在速度和理解的貌似反比的关系中徘徊不前,顾此失彼。如何改变呢?

两种方式,第1种仍坚持阅读速度,逼迫自己慢慢提高理解程度。第2种坚持理解,慢慢提高阅读速度。我在看lsat阅读时,两种方法都分阶段做过各5个考试,但好像收效不大啊。后来我终于发现,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如果不进行深入的分析,也无法提高。因为基本上没有新的思维注入头脑,阅读能力没有根本性提高。

因此需要分析。我也曾努力自己分析,而且很慢很慢地分析。付出很多努力,结果没有太大提高。

后来看牛人心经,发现只有他们提及的OG的解释没有认真看了。只好硬着头皮一点点地啃解释,发现,真是别开生面,另有洞天啊。于是我就注意通过OG解释来加强理解。通过加强理解来提高速度。这时理解和速度不是矛盾的问题了,而是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因为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提高速度。

具体来说,做题时要争取达到第1种方法的要求,不过也不能忽略任何一句话。做完题目进行分析时要按照第2种方法的要求,哪怕个别的一道题(注意不是一篇,也不是每道题)看上一小时也在所不惜。殊途同归,核心就是每句话都要分析到,每个词都要看明白,明白它在句子中的作用(虽然词义可能不知)。我们要解剖麻雀、庖丁解牛、精耕细作。

所以,道路是曲折的。真知是经过反反复复的认识过程得来的,哪怕考试这么一个小东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4 12:49:03编辑过]
19#
发表于 2004-11-24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wangyu! 看来你今天的成绩真是经过一番磨练的!

你的话对我很有帮助.回首以往, 我发现我一直在用你说的第二种学习方法: 以往我学英语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 从没有为考试而训练过自己, 所以从没有使用过你的第一种方法.从明天起我准备训练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的能力.可是我还有一个月就要考试了, 也不知道来不来的及, 还有用什么材料训练速度比较好呢?谢谢先!

20#
发表于 2004-11-24 13:10:00 | 只看该作者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5&ID=43867&page=1


另外,还有GWD。


其实,做任何一篇文章,要想提高,单靠第1种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目的。你是否注意到我的措词的使用呢:


具体来说,做题时要争取达到第1种方法的要求,不过也不能忽略任何一句话。做完题目进行分析时要按照第2种方法的要求,哪怕个别的一道题(注意不是一篇,也不是每道题)看上一小时也在所不惜。殊途同归,核心就是每句话都要分析到,每个词都要看明白,明白它在句子中的作用(虽然词义可能不知)。我们要解剖麻雀、庖丁解牛、精耕细作。


你看,我没有说两种方法是分离的。如果分裂开来,我们的进步应该都是有限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4 13:15:11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4-17 04:3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