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2815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2-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先声明下:我是大四拖延症党,所以这个分数如果是大三拿到的话我肯定会再刷刷;跟满版的大牛相比,我的帖子注定没有存在感,所以权当是自我总结而已。后悔肯定会有,毕竟两次考试总共复习2个月,即便勉强踩到7也觉得是侥幸,想想同样的考试别人能从中学到很多提升很多’思维‘层面的东西,我却觉得没什么大收获,唯有叹息....唉
一战:2012/10/10,大连,590(Q50,V20),W4,IR6 二战:2012/11/14,北京,700(Q51,V33),W5,IR7
作为CDer,我虽然不待见BZ,但还是觉得GWD说的一句话很对: GMAT考的语法不是中国人所说的语法,逻辑也不是中国人所说的逻辑!
刚考G的那会儿,总上CD查题,经常看到有人用非常公式化的逻辑链来做题(什么逆命题啦、否命题啦);也经常看到有人为了一道语法题挖出许多‘语法’知识,然后当时的我非常虔诚地把这些知识复制粘贴整理、然后非常无奈的发现本该正确的语法知识在某些SC题上是错误滴。。
功利些说,在考场上我是没有时间先把CR否个命题再做推理,闷热缺氧的环境里我也没法把SC的语法点一一找出;实事求是地说,GMAC根本不在乎你会不会所谓的逻辑链、语法知识,它考察的,是人最基本的直觉。(包括逻辑直觉CR和语言直觉SC、RC)我觉得,只要思维正常,英语水平过关,G就不是难事,大家不要被所谓的‘商科思维’这种飘渺的东西吓倒!
G的直觉=能看得懂题目的英文水平+大学(甚至高中)学力
所以,我觉得对于思维正常的人来说,所谓商科思维都是扯淡,英语水平高才是重点。我从590到700,不过是英文水平的提高,跟什么思维压根不沾边。一战的时候,我读题目、理解题目都要大半天,二战的时候也不能够读题目流畅到如读国语的程度,但总归可以在小半天内理解了。 所以,如果有和我一样一战很惨的同志,建议你把一道题目研究透彻,先感受一下“读懂题目”的那种豁然开朗,然后,慢慢练习读题目的速度,以提高题目感知能力为目标,不要连题目都读得吃力还做很多的题,还美其名曰‘练习商科思维’。TN24套题+OG足矣。嚼烂。
至于为什么很多人英文不好还能拿高分,我至今很困惑;也正是由于我轻信叫嚣‘英文水平于考G不重要’的人,害我走了许多弯路。至于所谓的做题拿高分的技巧(GWD那种),我也不想接受,毕竟今后出了国不可能再有GWD帮你到处总结技巧,长远来看,还是真正的能力增长才是王道。
最后,祝大家早日脱离GMAT苦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