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8706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0-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关于MBA和求职,忍不住也说两句。首先强调,我的看法是人生的方向要自己把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之处,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有希望自己探索的领域。无论是出国读书还是求职,决策还是自己把握,别人的看法只应作为参考。
于我而言,求职成功的最高标准,应是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而不应人云亦云的追随“潮流”,因为MBB、投行、PE/VC“牛”,所以就要做。但另一方面,如果确认这些工作是适合自己的,也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就不应过多顾虑难易程度,无论如何都应尽自己努力,不过需要找好备选方案罢了。
以个人经历而言,所谓“top”学校的中国MBA在美国找工作,即难也容易。容易在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往往给学生提供了各个行业的各种机会,虽然国际学生所能申请的工作岗位确实受限,但这些有限的机会往往也涵盖了绝大多数领域。包括我在内,身边几乎所有中国同学的暑期实习,都是通过校内招聘实现的。而难则体现在中国学生作为国际学生,对美国招聘流程、文化等的了解和美国本土学生相比存在劣势。而既然想在美国找工作,自然需要向招聘方证明,自己在处理美国文化等方面和本土同学不存在差距。
Networking重要吗?非常重要。在我看来,这种重要体现在三方面上:第一,是评估这家公司是不是真正适合自己,机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和校友沟通是非常有效的Networking的方式,可以从中了解到大量的宣讲会和公开渠道难以获得的信息,甚至和以前在目标公司工作的同学聊天也会有很多收获。比如,某家公司的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公司中MBA的职业路径实际是怎么样的,甚至连Exit Option是什么样的这样的信息也可能获得。第二,是向他们证明自己在基本的社交和文化上已经完全没有问题。国际学生一开始在这方面都会有欠缺,但如果不加以练习,则永远不会有提高。实际上,和招聘方所聊的话题,往往也不会特别偏门,Networking之前浏览下公司年报,Google下最新的公司新闻也就基本可以应付了。Filibuster、sequester这些东西听起来吓人,个人觉得平常读一读《华尔街日报》的头版,甚至每天花5分钟浏览下“What's News”栏目就足以应付了。第三,是向招聘方证明自己的兴趣。对招聘方而言,MBA招聘的成本是相当高的,把MD、VP、甚至C字头的高管拉出来到学校待半天甚至一天的成本有多少?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给了Offer的人选择其它公司。招聘方对申请者兴趣的评估,在发放面试邀请时,往往有很大的作用。身边的同学里,Networking做得好的(数量和质量),往往获得的面试邀请数量也多。我面试一家公司终面失败所得到的反馈,也是应该更多的Reach out校友以了解公司和职位并展现更大的兴趣。
不进行Networking当然也可能找到工作。但个人觉得,Networking本身就是一个对美国社交礼仪和商业习俗的一个熟悉过程。如果希望在美国工作,利用这个机会加以练习对自己职业的长期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我认为,如果真正确认MBB, IB, PE/VC是自己想做的,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首先是应该确认这是自己真正想做的,确认的方法还是通过Networking实现,尽可能多的和行业内的校友聊天,了解工作的优缺点,所需要的特质,然后和自己的个性特点做对照。确认了之后,就应开始努力,Networking只是第一步,或许行业之间的方法略有差距,但我不认为这有捷径。我很佩服的一位中国同学打了上百个Networking Call,一位进入投行同学有空就到纽约约见校友(驾车单程六小时),进入咨询行业的同学普遍练习了三十个以上的Case Interview(两个同学间互相练习Case,一次一般一个半小时)。就连我这个尝试咨询行业失败的,也练习了不下三十个Case。我承认,或许这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但我还是认为,所谓的Top学校可以帮助(比如需要完全靠校外求职的概率较低),但本身并不完全保证你达成你的职业目标,即使是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关键还是个人的努力。
我个人的求职经历了很多挫折。但这些挫折也并非全无所得。一方面,几十个Case Interview的练习让我可以更好的用英文有逻辑的分析问题,让我在日后的其它面试中受益匪浅。另一方面,挫折本身也让我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了更好的认识,让我能稍稍平和的对待挫折。从某种程度上,或许应对求职挫折本身也是商学院教育的一部分,毕竟真正成功人士在商场上的遇到的挫折,恐怕就不会是一份工作这么简单了。
我觉得世上有两类人,一类是开拓者,手持镰刀历尽千辛万苦的开路,一类是追随者,走在前人的路上,还时不时的抱怨路途的艰辛。求职受挫的时候我常常想,自己究竟算哪类人,又想成为哪类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