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0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考心经] 自己的一点经验-620-700 共两个半月,考两次!希望能对还在不断努力的朋友们有些帮助和鼓励!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02:5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介绍自己的背景:
2008年大学毕业,之后在广告圈混迹。现任职于国际知名的4A公司的小主管。
只是在大学毕业的时候,碰过一下GMAT,后来因为工作就一放再放,没有背单词,没有做题,之前看过的一点OG上的东西全都忘记忘得光光的了。

今年被老妈逼着要去美国读书,所以开始准备。
7月11日开始,8月15日第一次考,完全失败,620。
9月28日第二次,700,自己要求不是那么高,也就满意了。

很多GMAT考试的能考到700+高分的朋友们都介绍了很多自己的经验。关于语法,阅读等等GMAT相关的考试方法和复习策略。
自己也是将将700,不敢去谈什么经验和想法,只是自己粗略的总结,希望对还在坚持的朋友有所帮助。

(1)关于总结:
在经济学上,那个约定俗成的二八定律,其实一样适用于我们考试的情况。
很大程度上,考试/复习出现的问题,其百分八十是在于百分之二十的原因,通过不断的模考或者直接通过GMAT考试来获得经验,当然,后者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持。
因为每一个人的情况有所不一,所出现的问题当然也不一样。
那我自己举例:在第一次考试前,一样,刷各种复习资料,做题,模考,按照正常程序走,直到自己最后做PREP能做到差不多700-680左右的成绩,这段时间大概花了一个月,然后去考试,等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惨的要命。在考场上完全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整个一个痴呆状态,成绩也就可想而知。其实这考试成绩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让你充分的发现了问题在哪里。
当我考完第一次GMAT,发现的问题就是两个因素的恶性循环:(1)句子读不懂,反应慢,要不断的回头看,再看。以至于浪费很多时间。(2)心情:因为浪费时间,导致自己越来越紧张,越紧张越看不懂,差点连题都做不完。
一方面是实质的水平问题,一方面是心态问题。80%都集中在这两个核心元素上,那么就有针对性的去解决。
(1)解决句子的阅读问题:
句子是由词及词组构成的,所以每一个词都直接决定了最基本的阅读速度,因为每一个词的反应速度相差零点几秒,在GMAT阅读量要求如此高的考试里,那么N个单词构成了速度差可能就在几分钟了。多几分钟,我们可能确认了几道题,或者在逻辑的难题上想得更透彻,或者是在阅读上更加有信心的排除错误答案。那么有效的词组量,尤其是一些特定组合的词组表达了与构成词所不同的意思例如CONFERED BY, CONFERED ON, 这样的词望文生义,可能就直接翻译成跟讨论有关的意思了。自己有一道题,在PREP上,说岩石摩擦生热的那篇阅读,有一个问题说对第一个研究者的INFER, 说科学家HAVE YET TO 什么什么,当时我怎么都想不通是这个答案,have to 不是不得不么?不得不去解释为什么没有出现应该出现的热量。怎么看都别扭,后来才知道原来这HAVE YET TO 是尚有待于的意思。当然,对于一些英语非常之强的朋友,这一点基本可以忽略了,对于这样的错误,估计大牛们都该笑话了,没事,爷爷都是从孙子走过来了的。
    那么,以大量的单词/词组配合杨鹏难句,效果是会很显著的。我自己感觉练到最后,在做阅读和逻辑的时候,都是跳读的,自己在实战的时候,是这么读的:按照句子读下去,但是大脑会自动过滤到所有的修饰部分,读完一个句子,至少是有非常明确的主干,即:谁+干嘛。至于怎么干,干的如何,什么样的人干,这样的修饰性成分会被选择性的过滤,但并不是被遗忘。只是本能的会把层次分得稍微清楚一些。即使是修饰成分中,可能也只是抓出一个关键词。当然,这个可能跟个人阅读所养成的习惯有关。我的读法不一定对,但是合适自己,能把题在短时间内做出来,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第二次复习,从8月17日开始,我大概有三周都在做关于阅读和单词的训练,不断的重复,不断的重复,这是很枯燥的过程,不瞒大家,杨鹏难句我一共反复读了5次。读到很多东西自己都背下来了。然后就是读一些GRE的阅读文章,里面的难句和单词正好检验自己的成果,当然,因为那些GRE材料相对生僻,所以一开始读起来还是很痛苦的,但是等习惯了这种痛苦,也就不痛苦了,慢慢的就会适应这种半懂不懂的状态,不会逐字逐句去翻译,只是去抓大概意思了,且这个大概意思会抓得越来越准,相信自己,一定会越来越准的。之后拿到阅读的材料,无论是逻辑,还是阅读,大脑的反应速度是会很快的,而且会很有跳跃性。基本上,一篇文章顺着读下去,不是只是读了一次,而是留下了一定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很模糊,其实阅读的能力我觉得应付GMAT的阅读就差不多了。自己之前的感觉就是,读完一次以后,真是读完了,文章说了什么,全忘了。这样就是大脑的反应速度不够快导致的。其实这种不断重复的训练,就是让自己从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记忆信息的过程加速再加速,精准再精准。
  另外自己的一个感受就是,话说GMAT是不以单词量作为考试的主体的,但是足够的单词量绝对是做题的基础,而且单词量越多越好。我自己在这一点上深有感触。
(2)解决心态问题:
其实心态问题有两个:平时的准备复习的心态和临场考试的心态
1、对于平时准备的心态:平时准备GMAT的时候,大家一定都会是准备各个部分+模考。那么在准备各个部分的时候,我自己的感觉就是,像练电吉他的一本教材《JOE的吉他教室》里出现的一句话:如果你感觉痛苦,就停下来,过一小会儿再开始。我觉得对于GMAT的各个部分的准备也一样,因为自己抽烟,所以自己觉得很痛苦的时候就会去抽根烟,导致这一阵子抽烟量呈几何级数上升。建议朋友们可以准备一个魔方,或者别的什么智力玩具,以供自己稍微的休息和放松。对于自己在家做模考,除非是天生奇才,上来就考到750的大牛,可能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感觉自己做的不错,但是成绩一出来,600,650,我最低考过550,当时恨不得一头撞死。对此,我觉得可以在床头放一本《基督山伯爵》或者《鲁滨逊漂流记》,我选择是后者。一方面睡前可以读一读书,放松大脑,及分散一下注意力。另一方面,书里主人公的坚持,以及最后上天的帮助,会对考试有用的,因为只要你相信,考试的时候,上天会为你带来好运气的。
2、临场考试的心态:首先,临场考试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感觉,进入到考场开始紧张,在监考人员宣读规则的时候会稍微放松,然后到办完手续,坐在电脑前面,随着欢迎词,保密协议,以及选学校一页一页的走,你的心情会越来越紧张,我第一次考的时候,能很清楚的听到我的心跳。在第二次考试的时候,我则故意放慢了去点NEXT的速度,并且有意识的去读一下欢迎词和保密协议,并不是我对他们的内容感兴趣,而是借此拖延一下时间,并且让自己大概有个10分钟可以进入到考试的英语思维的状态里去。其次,是千万不要急,千万千万不要急。无论电脑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你都要平静的读下去,再难都要读下去。读了,是九死一生,不读,是十死无生。前十道题,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适当放慢速度,以稳为主,数学,即使有机经,除非能很确认是原题,否则都要再算一次,以确保准确无误。我自己第二次数学只考了49分,以前都是51,50,毕竟是个理科生。但是因为机经太顺了,觉得都做过,一些题就想当然的选了,整个数学部分的考试做完37道题,还剩18分钟,于是在考场里迷糊了18分钟。如果我自己做一次,总分应该还能再高些,不过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要求,700也就够了。对于考试的心态,请始终相信以下两点(1)在你分神或者迷糊的时候,告诉自己,我做的每一道题都是对的。(2)不管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都要读下去。我坚持认为,这两点非常重要。最后一点是关于放弃:GMAT的考试有如此大的阅读量,对我们的做题速度要求很高,在数学,你可能从很多简单的题上,以及JJ的熟悉上,为自己赢得了大量的时间,但是一道题,如果3.5-4分钟,依然搞不定,建议果断放弃。想想好一点,我可能蒙对了,或者这只是测试题,不计入总分。不过有一个前提,这题并非是前十道题里的。语文部分3分钟我觉得是个极限了。我这么说可能很多朋友会反驳,说不能主动放弃任何一道题。其实我觉得未必,第一,这并非主动放弃,因为尝试了,做不出来,可能再给你5分钟,你能做出来,可是5分钟你损失了两道题的正常做题时间。第二,巴菲特的投资定律里好像有一条叫果断止损,保住成本,你才有可能在获得利润。

以上是我对我自己在整个考试的问题的反思和总结,我只是真对了这两个部分就行了调整和由针对性的训练,其实这四十多天,恋爱照谈,吉他照玩,考试的时候,心态也很放松。就是有点太那个啥了,才让我的数学部分有点遗憾。

因为自己的VERBAL 36分,并不高,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如果有背景相同,水平跟我差不多差的朋友,也许能看看下面的经验。主要都是基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出发。
(1)逻辑,其实我不建议上来就做逻辑题,因为逻辑像个小阅读,涉及逻辑思维和阅读能力。所以直接上来做英文版的,会导致问题到底聚焦在哪一个层面不是那么明显。我会先做一些中文的逻辑题,各个类型的,挑最难的做,像MBA联考里的中文题目,或者人家已经翻译过来的逻辑题目,记得陈向东老师那本什么GMAT逻辑XXXXX,旁边都有中文翻译,直接做一些中文的,不要做英文的。然后两天时间,就会发现自己在处理哪种类型的逻辑题有问题,上网找找资料,搞清楚思路就好。如果中文的逻辑你很OK,你就要相信自己的逻辑能力没有任何问题。然后做英语,如果错误很多,那你的问题可能就出在阅读和信息的处理上了。这样你要解决的并非是做大量的逻辑题,而是解决阅读问题。至于题目的内容,当月机经可能你帮熟悉。

(2)语法,manhattan,OG,是作为基础的,我自己是把他们分为两个层面:M是语法基础-从主谓一致,代词指代,平行结构,修辞方法,比较结构等等。几个大的点搞清楚,然后抓细小的,尤其是在修辞方法和比较结构中,什么独立主格啊,独立结构啊,伴随状语啊,WITH/WITHOUT,定语从句的跨词修饰等等等等,比较结构中的各种比较,过去和现在比,现在和未来比,等等等等。然后是注意省略,有时候对于省略的不敏感导致我们对句子意思的把握上出现问题。OG则是去看句子意思,就是他解释的那一行字,说句子表达的意思。到最后,其实我感觉到最后,很多都是靠句子意思作为前提来选择正确答案的。 我的训练方法是 GWD 24套,每一套的语法题,先选出答案,然后剩下四个,就在旁边敲字,每一个句子的错误都写出来。后来都成为了很好的复习资料,然后错的题,用个PPT整理进去,最后几天不用看别的了,只看错题。

(3)阅读,新东方蓝皮书,是下还是上,我忘记了。里面后面的加强篇有好多GRE的阅读,或者直接买本GRE的阅读,由深到浅的练,后面会觉得做GMAT的阅读是比较轻松的,至少没有那么痛苦吧。然后就是心态,我后面自己做阅读都是抱着学习新知识,以前很多不大了解,或者上大学学的,到现在都忘记的知识,在GMAT中都得到了复习加固,什么国际金本位啊,灰色市场啊。当然,研究人类什么时候学会走路的文章以及四个岛上的变色龙的文章,读起来确实觉得挺无聊的。

数学部分,鉴于大家的数学都很强,而且自己这次数学考得比较二,就不多说什么。
以上是自己一些肤浅的经验和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广告人还是要做个广告:如果哪位朋友有广告方面的需求,主要是策略及创意方面的,或者有比稿的邀请,请联系我!~谢谢,关于我公司的资料,可在百度输入dentsu,最近反JAPAN比较厉害,还请大家不要拍砖,都是为了生活!~
收藏收藏1 收藏收藏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27 18:4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