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havioral IS现在都在研究什么呢?Trust, distrust, risk, flow, ease of use, usefulness这些都早已过时,没有空间了吧? -- by 会员 jangle (2012/6/6 14:42:43)
其实之前我也觉得PU, PEOU, Trust, Satisfaction, Privacy, flow这些东西非常的没意思;不少paper无非是在玩一个combination game of these constructs. 但是后来读了一些大牛的research agenda或者commentary觉得,这些东西肯定不会消往。因为IS研究的核心是IT artifact. 把IS和工学院底下的CS真正区别出来的是CS关注如何开发,IS关注如何评估。换句话说,IS的研究多少有点打马后炮。所以只要有新的applications不断出来,这些变量因为它们的robutness在解释其他现象的时候,他们就有了用伍之地,也永远不会过时。比如说现在,在organization context下,研究热点是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我们还是会用trust, satisfaction, PU和PEOU去解释用户的使用行为。在individual context下,一个热点是second life. 其实不少top journals上发的相关文章,核心constructs也还是你提的几个。 所以我觉得IS的某些研究, 可以说是旧瓶换新瓶。但问题是我不太赞同一些大牛的commentary。他们觉得IS有identity crisis,学者需要对这个负责。问题是当在industry,那些applications本身就是新瓶换旧瓶的时候,你怎么能够指望我们能够做出新东西来呢?Facebook和90年代的BBS, youtube和BBS中的video thread有多大的区别?本质上还是一回事。既然我们研究的是IT artifact,当IT artifact没了新意的时候,IS的研究自然就死气沉沉了。 -- by 会员 yanbogujue (2012/6/7 1:27:37)
IT Artifact 会越来越淡化。几次和Paulo(Goes) 交谈,他认为MISQ 需要新的direction。我觉得他会提升IS领域的reputation。只有methods rigorous了,才能得到reference field的认可。 我认为TAM 的消亡是迟早的问题,建议新同学不要touch 这个topic了。想办法做一些新的context,搞一些新的data,用一些新的methods. 个人 $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