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8585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1-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呃,谈不上心得,倒是有点体会。数学绝对是关键,DS又是数学的关键,一定要按照OG上的顺序来。先判断(1)条件,确认AD,在判断(2)确认B,在一起判断C,E;看题目完先根据条件列示和化简。我记性不好,因此记不清题目,然后我就按原则做题,就是看(2)选项的时候坚决排除(1)的影响!虽然这个原则大家都懂,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经常会在判断(2)条件的时候后下意识的把(1)条件看成已知,在经过一百多道题的时候才养成这习惯!总之对于数学而言训练量绝对是关键。 对于SC,基础绝对是关键,感觉这东西真是不靠谱的,今天估计就死在SC上了,什么速度啊,秒杀啊,绝对错啊什么的,真是不靠谱!还是要从句子意思,逻辑关系(逻辑主语。v+ing形式的修饰对象之类的)!同样的,量也是关键,两个月以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大概每天最多复习3小时,扪心自问,被杀也是自找的。但是我觉得每次复习SC的时候,都是从痛苦到解脱的过程,感觉每次都有提高。我用的复习材料是CD上的PREP破解语法复习笔记,感觉特别好用,每次看都很有收获! RC,就是多读变态的句子,什么复杂的修饰啊,并列啊,然后各种用法顺序的颠倒之类的。句子虽难,但是这种句子看多了,大脑自然会适应!强烈推荐杨鹏的长难句我看了2遍,就我个人而言,虽然开始很不适应,但是一定要克服这种不适应,强迫自己看下来,渐渐地(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但是很快,大概接触《GMAT&GRE长难句》2,3天这样)就适应了。我一开始一看到长句就懵,读完长难句,就感觉有一种升级了的感觉。 CR我觉得是GMAT最简单的部分,首先,看懂supporting details 然后看懂怎么从这些support推到ARGUMENT。问strengthen 或者weaken,就先找到arguement的主体是什么,下面哪个选项很argue的主体有逻辑上的相关性,哪个选项reason的过程会影响到argument的结果。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写的是什么,但是我有看过其他人的帖子,大概就是他们所说的“更高层次的相关性”。这东西意会了,就觉得很简单,但是好难表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