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financial accounting research的话,越来越多是直接跟finance的人竞争了——他们也开始发在acct的A journal上。audit和tax的paper确实好发一些,但top school大部分也是做financial的,引导了潮流。加上中国人很多都是别的专业转的,没法做audit和tax research,只能挤financial
要说demand增加什么的,我觉得也许更多的demand来自于teaching school吧。所以accounting phd毕业生,总的应该好找工作,绝大多数只要混下来,至少能找个10万左右的teaching school吧。 主要的那几十所research school(薪水base + 2/9在20万上下,高的pay到20多万,或者research经费上非常大方), demand和supply其实大致基本维持平衡的,招phd的数量(create supply)和招faculty的数量总体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其实teaching evaluation在大多数research school还不是那么重要的(MBA,private school可能稍微强调一点,少数学校更重视一些),但是tenure的要求和你在整个学术圈的地位,靠的是publication和visibility. teaching好是plus, 但是research好才是重点。 比如wharton, 4分总分的evaluation,老师达到2分就算合格了(意思是如果research好,不会因为teaching来刁难你了,这是他们的老师亲口说的,但是准确不准确有待考证)。Chicago Booth,现在不知道怎样,但是以前,有年轻老师教了3点几分(5分满分),vice dean跟她说你如果teaching上了4,我们可能就要找你谈话,让你不要花这么多功夫在teaching上了。 top school很多老师流行的的(是不是公认就不知道了)是一周7天时间,最多花一天准备teaching。 teaching对语言要求和institutional knowledge要求高是一定的,所以英语母语的人都会有优势。但是即使是research, 英语母语一样占优势。首先paper写出来的writing就不说了,paper拿出去present, 以及提高自己的visibility,和同行的其他人形成有效的social, 语言差是不可能做好的。 薪水近10年来的不断升高,加上faculty的flexibility,也吸引了很多在industry做得非常好的人来竞争phd,继而竞争faculty职位。这些在industry本身就做得比较成功的人,进来后基本走的都是empirical路线,而且这些人本身已经在industry混得不错,Presentation,social这些对他们是太容易了,需要的就是掌握一些research methodoloty, get familiar with literature. 总之,整个行业总体人数就算不变,进入的人素质随薪水拉高而变高是趋势。 确实很多interesting的idea已经被人不断做掉了,毕竟不是ray ball时代,自己发明游戏规则自己做着玩还带着别人玩。所以现在也许需要更加creative的research吧。而且这个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非常靠关系,建立自己的关系网,editor,referee神马的都是你的朋友,至少拿到你的paper会重视一些,nice一些。有的牛的人,跟referee熟悉关系好,paper写之前就跟主要的referee都谈过,referee觉得可以才开始写。有的topic,一般人做发不了,但是放到几个牛牛手里去做,即使哪怕做得一般般,说不定也发了。在建立network上,中国人毕竟目前是不占优势的。 但是行业内还是有很多做得很好的中国人啊,所以咱们要多抱团,多分享信息啊,信息越充分,越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都在哪里,就越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提高。 -- by 会员 phdaccounting (2012/2/14 9:1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