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funnytig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金融方面的MBA吗

[精华]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3-6-13 21:49:00 | 只看该作者
我在某国有商业银行经济发达地区一级分行工作了将近10年,这里有大量国产硕士、少量博士和个别归国博士(日本),没有国外MBA(含全总行)。估计国外名牌MBA不会到这种单位来,这种单位也不知道怎么用这些人。重大决策由党委班子决定。党委书记即行长。没有关系很难上去,一朝君子一朝臣。看来只有尽早股份化真正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才行。养了太多闲人。领导衙门作风依旧。这种气候水土还不适合没有在国内类似单位干过的洋MBA。
12#
 楼主| 发表于 2003-6-14 03:42:00 | 只看该作者
我那可笑的例子就是从中国现在唯一的一个算是IB(比较符合美国定义的, 不是说其他的就不是)的中金那里听来的。

我想这就跟去非洲卖鞋一样, 你可以说市场巨大, 也可以说没有市场。 到底是哪种呢, 谁都说不清。

我想大部分中国人(指拿F-1的)在美国学金融的MBA, 将来都不太可能留在美国, 我也在思考自己要不要彻底投入学金融的大潮当中, 真是迷茫阿
13#
发表于 2003-6-16 11:49:00 | 只看该作者
俺有一密国同事(中国人, 那到绿卡,毕业1年左右区密国读MASTER, WORK FOR AROUND 1 YR, GO TO KELLOG),2001,KELLOGG毕业, 在密国乡下的工厂做财务分析,俺 猜年薪也就60K吧,上次回来觉得想回来。 但是象她那样回国来能做WHAT?没有很多中国经验,谁要呢?

大家如果在国内基础不够好的话, 还是先工作几年吧。MBA投资太多了。关于是否FINANCE, 还是同意LANLAN, 不要哪里好就去哪里。
将来的问题就在于谁能看到中国的未来30-50年?
14#
发表于 2003-6-16 15:3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funnytiger在2003-6-14 3:42:00的发言:
我那可笑的例子就是从中国现在唯一的一个算是IB(比较符合美国定义的, 不是说其他的就不是)的中金那里听来的。



在我看来,中金是个怪胎(国内关系+海外背景),no offending! 在这个政府管制的市场里,他现在是海龟的唯一选择。不过,如果摩根/高盛能自由来中国开展业务,中金还有什么特殊优势呢?

另外更正,汉唐应是温总理的兄弟,笔误。
15#
 楼主| 发表于 2003-6-17 01:58:00 | 只看该作者
baobao bear,

现在的中国, 只有这样的怪胎活得最好, 其实所谓的海外背景不过是挂个牌子, 外国人早就撤了。
如果美独资IB进入中国市场, 他们又需要多少人呢? 在中国上市/整合/融资的提成要是跟国际接轨, 做十家才顶在成熟市场一家, 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几乎不存在(政府行为不算)
我想每家公司都会招个一百来人巴, 就算世界三十大2005都进来了, 也就三千多人, 就算他们心甘情愿的不顾成本喜欢招海龟(人力资源是他们最大的成本), 面对每年万把人的海龟大军, 每年名校回国的那三百多MBA, 就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位置站完了。
而现实情况可能更糟
如果回国做大型企业的FC(恐怕直接能当CFO已不太可能), 跟IB收入相差太多,加上复杂的人事, 国内管理层普遍的敌视海龟的情绪, 都让人却步
做commercial banking相对倒是个很好的出路, 象招商银行就是一个满接轨的银行, 但是我上次跟他们的副行长聊起的时候, 他就说自从他们招了一个cambrige 的Finance PHD之后, 大家都觉得以后没必要去高薪请海龟了, 因为那个人的名头大, 却没什么本事。 (让我想起了一颗老鼠屎的故事)。 另外就是, 国内的朋友都知道, 现在商业银行已大不如前了, 唯一的希望是如果CB能大换血, 头头由海龟当, 那将来倒还是条出入

16#
发表于 2003-6-18 14:48:00 | 只看该作者
海龟回国企,想都没想过。不说国企不可能付高价,本身现在也没几个国企会要只是在国外读过书而已的海龟。 民营企业找海龟也是作秀多于使用。 招行?国内银行要海龟干吗?他们最需要的是国内优质客户资源,是资源。
17#
发表于 2003-6-18 20:5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baobaobear在2003-6-18 14:48:00的发言:
海龟回国企,想都没想过。不说国企不可能付高价,本身现在也没几个国企会要只是在国外读过书而已的海龟。 民营企业找海龟也是作秀多于使用。 招行?国内银行要海龟干吗?他们最需要的是国内优质客户资源,是资源。

不是这样的。我这里年轻的老板(一级分行2把手)已被国家先送到外语学院学习,然后送到米国金融机构工作锻炼。中国的银行经营管理上太多东西要学,要改,要跟国际接轨,要与国际竞争。鬼子已经进村了。国内真正的优质客户开始是要凭银行的先进经营管理、优质服务和成功营销等来争取了,不再是靠拉关系等低级手段了。而且,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也逐渐在变了,SENIOR MANAGER如果业绩好,一年几十万收入是完全可行的。
不要太短视了。花钱送高管人员去读个什么EMBA在国有商业银行也开始做了。既然,政府管理层都意识到了,为什么我们好停留在所谓的“国内优质资源”的认识上了?有国内工作经验又有海外工作经验的海龟是国内银行最需要的,在不远的将来。
18#
发表于 2003-6-20 17:47:00 | 只看该作者

很老(去年)的一篇WSJ文章,看看无妨

【专题报道】
             你了解朱总理之子吗

           华尔街日报文章选译, 本文纯属译稿, 不代表本人立场

  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发表了“美国投资尚未控制中国的宽松商务控制”一文,文章称,由于中国总理朱熔基的儿子朱云来在CICC(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不相称的影响力,拥有该公司1/3股份的摩根士坦利(Morgan StanleyDean Witter&Co)公司不能适应其非商业的营运方式,只好疏离这家公司,独立开展其中国业务。

  总部位于纽约的多维社编译此文如下:

            他不要把自己  印刷在小册子中

  当CICC最近庆祝其五周年诞辰时,公司印刷了精美的小册子,但其中并没有执行官朱云来的照片,朱是纪念册中唯一缺席的执行官,实际上他是公司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据CICC员工讲,朱云来要求曾延迟印刷该册子好几个星期,最后决定不要把他的照片印在册子里。他的这一决定突出了CICC的问题所在。
  当初该公司由中国建设银行和摩根士坦利共同投资建立,摩根占35%的股份,其初衷是为中国引进最高水准的金融管理专业技术,但目前CICC已成为中国非透明管理、宽松内部管理等中国企业通病的典型案例。
  CICC的管理模式令摩根士坦利头痛不已,不得已,摩根士坦利逐渐与CICC疏远,他们拒绝为CICC指派首席执行官,也不再向CICC的管理委员会派出代表。
  摩根士坦利目前在中国甩开CICC,独立开展其业务。
  文章称,这样的结局恐怕是朱云来当初没有料到的。

           朱云来加入该银行 其实不过几年

  朱云来1998年加入CICC,当初双方都怀著远大的目标,把CICC打造成世界一流银行。朱的一位朋友说,他之所以远离闪光灯,是因为他希望让人知道,CICC并不以他为中心。
  不过,CICC的执行官们说,朱云来是总理的儿子,他呆在公司里本身就加剧了公司的管理混乱。当CICC最后一位首席执行官、拥有20多年专业经验的Elaine LaRoche六月离开公司时,朱云来事实上成为公司说一不二的强人。
  其实,朱仅仅是六名营运官之一,而且是管理委员会中资格最浅的年龄最小的一位,但朱在公司所发挥的作用与其职位极不相称,因而破坏了公司的管理结构,削弱了公司内部管理控制。
  文章引用了最新的例子称,朱并不是投资银行部经理,但在他的授意下,CICC部分职员今年初瞒著其它高级执行官,用他们自己的名义在英属维京群岛成立了投资控股公司。
  根据一份CICC的内部报告说,此举违犯了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
  该报告也指出,CICC并没有通知香港证监会,就这样,一家离岸公司通过一家CICC在香港的分部而设立登场了。
  CICC后来雇用会计公司Arthur Andersen进行调查,但调查结果从未对外公布。
  观察家认为,朱云来是总理的儿子,这就是问题之一。 其实在他加入CICC以前,华尔街唯利润所求的哲学就与共产主义类管理文化发生过冲突。

            朱目前就职的这家银行 是著名的国有企业

  CICC大多数雇员是来自中国建设银行的官员,中国建设银行拥有CICC42.5%的股份。这家银行是中国的四大国营银行之一,但经营很差,坏账多于好账,几乎没有信用标准,政治任命主宰管理阶层。                                    
   
  早在1997年,摩根士坦利战略分析师Barton Biggs预测亚洲股市即将下跌,当时惹恼了建行的领导,建行在北京授意下,进场抬高香港红筹股,并甩开摩根士坦利,为中国电信香港公司上市承销了42亿美元。
  于是投资银行公司处于两难困境之中,一方面他们需要政治联系,因为大多数承销合同由政府发包,另一方面,像朱这样拥有关系但缺乏专业经验的人可能主宰CICC的商业运作。
  新浪首席营运官茅道林(Daniel Mao)说:“他是个特殊人物,所有的事都向他倾斜。”
  茅以前是风险资本家,他认为。CICC如果要转向专业化,像朱这样的太子党必须成为他们组织的一部分。

             朱拒绝接受采访  行为相当低调

  朱拒绝接受采访,自从六月起他一直在北京一家军队医院接受治疗,不过他对CICC的影响力并没有减弱。据探望他的CICC职员们称,朱云来一手夹著雪笳,一手接受静脉注射,一边继续指导CICC业务。
  文章称,朱云来1994年获得威斯康辛大学大气物理科学博士学位,后来他转向商业,获得芝加哥DePaul大选会计硕士学位,并在芝加哥Arthur Andersen担任会计,1996年到1998年他在纽约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是一名低级投资银行雇员。
  1998年朱返回亚洲,在CICC香港办公室工作。CICC雇员称,当时中央新出台非正式规定,禁止高干子女为外国公司工作。
  当时建行行长王歧山就把朱派到香港。
  不久CICC就见识到朱的个人风格,比如,他喜欢连篇累椟的研究报告。

  去年,CICC向一家拥有70家子公司的中国国营企业提供咨询,朱提交了500页的报告。他的同事形容朱“觉得必须提供一切细节”,该同事称:“那太不切合实际了。”
  同事们也发现,朱并不总是回复电子邮件或回答备忘录,下属或同事们要求与他见面时,他大多安排在很晚的时候,并远离办公室。他们猜测,朱大概不愿在办公时间被发现发号施令。
  报告称,目前仍不知朱为何已经假定他可以指导其职位范围以外的工作,尽管一些CICC职员似乎自愿地受其万有引力吸引,但朱给许多职员的感觉是幕后老板,比如朱至少向两位同事表示过,下一任首席执行官不可为强人,否则将打乱目前的管理安排。

             外表打扮随意  象一个退休人员

  朱的低调工作习惯也反应在他的外表上。CICC同事们一个个西装革履,朱则刁著雪笳,穿著便服,像一位退休人员。朱在北京和香港的办公室都不约而同地拒绝透露其主人的任何私人信息。文章提到,一些外部观察家认为,朱云来非常厌恶利用父亲的影响做生意。

  高盛公司执行官Fred Hu与他们父子相识,他说:“如果CICC得到生意,那是因为公司的实力使然,而不是由于他的影响。”不过有些人对此持有异议。如今年中国石油公司上市前,小朱竭力向老朱游说,如果国家管制油价,公司不可能上市,最终说服了父亲。这对于中国走向经济自由化是极其关键的一步。
  一位建行的高级职员说:“如果不是他的个人关系,非常难说服政府放弃管制。”
  从商业角度来看,CICC做得不错。除了帮助中国电信(目前改名中国移动)香港公司上市后,CICC也帮助中国联通上市,这两笔承销费达2.61亿美元,CICC从中取得不小的份额。预计今年CICC营业额达到创记录的2亿美元,公司官员称,公司利润并
不对外公开,但可能超过1亿美元。因此,投资者摩根士坦利和建行都对公司营运表示满意,如果CICC上市的话,他们预计获利更丰。
  不过,分析家表示,以承销费判断CICC恰如缘木求渔。因为中国规定,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必须由中国投资银行做承销商,尽管CICC有摩根士坦利股份,在政府眼里,CICC是中国的银行。
  随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上市,CICC无论如何运作,都不愁没有生意,况且CICC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有国际经验的投资银行。

           他们公司是唯一有经验的 国家投资银行

  建行的一位执行官承认:“这是垄断,根本就没有竞争。”他认为,判断CICC营运能力的标准是其内部系统。 文章认为,CICC缺乏的恰恰正是这一块。公司过去和目前的雇员都承认,CICC越来越像一家国有企业,没有控制,信用很差,极少解雇不称职的员工,风险管理、证券交易实践一塌糊涂。
  一位前雇员说:“他们没有金融成本的概念,使用公司资本,就好像不是自己的钱。”
  因此,当CICC两位执行官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公司时,其它执行官还被蒙在鼓里。 
  CICC法律部一份注明7月25日的内部文件提出了疑问,这家3月17日注册的Benetto投资有限公司(BIL)选择CICC香港分部所在地作为其营运地址,其中两位董事武尚志(音译Wu Shangzhi)和刘小平(音译Liu Xiao Ping)是CICC的执行官。
  该内部文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BIL是一家私人拥有的公司,为什么使用CICC香港地址?BIL在CICC香港办公室干什么?董事会和高级管理阶层知道并通过BIL吗?”
  该备忘录注意到,CICC应该在任何新的子公司组成后的七天之内通知香港证管委。
  文件警告说,如果延迟通知子公司成立的话,CICC可能面临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的纪律行动,甚至被取消营业执照。
  文章称,前建行长期执行官、CICC首席财务官黄小成(音译Huang Xiaocheng)说,“问题不大”,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不久就会批准Benetto的成立,他拒绝提供更详细的说明,证券管理委员会也拒绝对此做出评价。
  CICC授权进行调查的Arthur Andersen公司也没有公开其调查结果,Huang表示他并不清楚调查的结果,CICC也没有对其雇员及Benetto董事武尚志、刘小平采取任何行动。

             管理结构混乱 导致和同行的紧张关系

  CICC混乱的管理结构导致与摩根士坦利集团紧张的关系,在朱到来之前,CICC已经更换了几任首席执行官,最后一位LaRoche女士今年六月离开公司,她是公司五年来去职的第四位、也是第一位与朱广泛打交道的首席执行官。
  公司发言人称,她离开公司,以便与在美国的孩子们多呆一段时间。LaRoche女士拒绝对此做出评价。她的助手道出真正的原因:朱的崛起和公司薄弱的行政控制使她寒心。 
  此外,CICC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峡工程,并帮助三峡建设公司出售企业债券,这也使摩根士坦利公司不快。
  三峡工程因大量的移民外迁、破坏生态环境引起很大争议,去年,有一些股东指责摩根士坦利公司间接为三峡公司融资,摩根士坦利总裁和首席执行官John Mack争辩说,摩根不过在CICC有七名员工,并暗示这些人可有可无,也有可能不久撤出。(摩根士坦利公司后来发表声明,收回他的讲话。)
  摩根士坦利公司的高级职员说,一旦中方列出他们的担□,摩根就疏离CICC,不过目前看不出何时摊牌。同时,摩根士坦利发言人表示,公司不会任命一位美方首席执行官取代LaRoche女士的职务。
  尽管朱拥有幕后权力,他不会走向前台,他一直在寻找一位资历不凡的中国人担任首席执行官。在公开场合,摩根士坦利和建行都一致认为,CICC的管理达到了世界水准,公司已经准备接纳一位独立于美方夥伴的首席执行官。文章最后这样写到,“摩根士坦利不可能控制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
  一位公司高级执行官叹气道:“这就是中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20 17:47:57编辑过]
19#
 楼主| 发表于 2003-6-21 01:11:00 | 只看该作者
朱云相比我在深圳碰到的那些高干子弟已经好了一万一千倍, 至少人家也是靠自己上的美国名校, 不象那些在深圳的, 书没读过, 敲老百姓钱的本事却很多
20#
发表于 2003-6-21 04:20:00 | 只看该作者
agre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12-22 21:5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