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handleryea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到很多人喷PPD,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1:01:48 | 只看该作者
是的,这是我们正常人的思路,有些人动机就难以让人理解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1:04:1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姑娘个人感觉还是很给力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1:05:36 | 只看该作者
恩,是的啊,每天从灵境胡同地铁站走过去,都要经过证监会
14#
发表于 2011-11-12 22:32:53 | 只看该作者
喜欢中肯的言论,顶楼主。
15#
发表于 2011-11-12 22:58:3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下了
16#
发表于 2011-11-12 23:37:42 | 只看该作者
文艺青年:出国增加阅历,感受生活 值得一申
二逼青年:觉得国外什么都好,放弃国内  值得一申

普通青年就算了 猴年马月收回投资
17#
发表于 2011-11-13 01:25:3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论断有深度,顶一下!
18#
发表于 2011-11-13 08:27:51 | 只看该作者
CD潜水了一年多,就发过一篇介绍GMAT复习的帖子,北京一战640到二战730,写点感谢。距今一年多了,帖子依然在走出GMAT困境的第三页,我在帖子中留下了联系方式,一年多以来,有不少同学加我QQ,和我分享学习生活经历。很多人通过总结方法,自身不断努力,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些人也会给我留言表示感谢,那一刻是无比幸福的。所以,对CD,个人还是比较有感情的,因为在这个平台,我和很多人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言归正传,来谈谈PPD
1.       中国人的问题。PPDMSAF项目都是中国人,这被很多人诟病是正常的,因为无论从办学还是组织构建,都应该试图去寻找多元化的人物,这会让一个项目更具活力。不过,很多人似乎忽视了这个情况下存在的优势。先扯点别的,在《说谎者的扑克牌》这本书中提到,切尔诺贝利发生核泄漏,全世界哗然。但是所罗门兄弟里的一个交易员做出了两个大胆而明智的决策,“做多小麦”(因为苏联是小麦出口大国),“做多石油”(对核技术的不信任会导致对传统资源需求的增加),结果狠赚了一笔。是的,在面对每一个看起来不美好的食物面前,大多数人选择的是恐慌,抱怨,而一个英明的投资者会冷静的分析,看出危机后的机会。我们是学金融的,想必未来会有人从事投资。“中国人多”这个问题,我们失去了多元化,但是有没有人想过里面的优势?我想说,功利点说,当有70个来自中国各地的优秀学生和你成为同学的时候,那些埋头喷的人有没有想过这70人身后占据着多少资源,有没有关心过当你整合其中的资源,和若干同学成为生意伙伴,你的事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这个社会,不仅仅是个人的竞争,更是个人社会资源的竞争。(这个话题有点把我们的友情庸俗化了,不赘述了,大家可以细想一下。)作为一个金融的学生,在面对一个看起来不美的事物的时候,有没有辩证的去思考一下。格雷厄姆说,在投资市场中,大多数人总是被贪婪和恐惧左右。希望大家不要成为格老口中的“大多数人“
2.       H1B的问题。有些帖子说,“PPD上届只有3个人拿到H1B,其中2个靠关系,太差劲了”(大致这个意思)。这个问题存在着一个逻辑错误。如果你要证明PPD人拿H1B不给力的话,你需要有一个前提,即大多数人想留在美国并且积极的在美国找工作,然后说在这个前提下,只有3个人(其中两人靠关系)拿到H1B,所以证明PPD人找H1B是很不给力的。但是如果前提“大多数人想留在美国并且积极的在美国找工作“这个前提不成立,即很多牛人觉得国内机会好,想回国;或者有些文艺青年只想用opt在美国多多游历,游历途中试试工作的运气,那某些人”PPD人拿H1B不给力“的结论是不是有点站不住脚?从我身边来看,我和两个师姐,一个师哥关系比较好,一个师姐很上进,很有能力,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行业,拿到了H1B;另一个在国内搞定了工作,某城市户口,没动机不回去,还有一个很牛的师哥回国,现在在一小投行工作。单纯用H1B衡量PPD水平,有些许武断吧。更何况,现在美国这种就业形势。
3.       课程。我本科完全和金融不搭界,在这里天天上新课,所以属于半路出家的和尚。当一些喷课程的牛人抱怨简单的时候,我个人感觉还是有课业压力的,和我一起混的弟兄们大多数也是这感觉。有人说,PPD这里学术氛围不浓。不知道那些人申请的时候有没有看要求,据我所知,PPD的金融项目对数理要求相对是比较低的,名字又叫master of applied finance,明显是会离纯学术比较远的嘛。你在选校的时候,也是可以在CD上和学长学姐交流下,如果真心想做学术,那就可以不选择PPD,这又不是高考填志愿,用脚投票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如果有些人,想搞学术,牛的如麻省,杜克申不上,PPD又是申请学校中综排最高的,无论是面子还是什么问题,选择来PPD,再抱怨它学术氛围不浓,我就只能善意的揣测某些人在申请时比我这个智力不佳的人还无知,完全不知道PPD是什么类型的学校。但是,如果是知道PPD是什么类型的学校,那到这里还来骂的话,那就是人品问题了。
4.       PPDUCLA, USCPPD名声没UCLA,USC好,这不是屁话吗?你牛逼能去UCLA,USC,你还来PPD?还有人觉得UCLA,USC不屌PPD,感觉心里很难过,觉得这学校太差劲了。其实个人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去北大光华,CCER,清华经管院听讲座,坐在地上,还被要求“外校人不得提问“,我也没觉得北大清华怎么不好,毕竟人牛不带小弟玩是正常的(牛逼我就去北大清华)。更重要的是,你在北京,北大清华除了联谊找妹,搞学术带你们其他学校玩吗?当时有没有觉得心里不平衡?
5.       说老师不好。有些老师确实操蛋,如在水,那厮在天朝肯定被人打。如我们sectionPAUL GIFT(经济学讲的非常有趣),MAX(他不仅仅在教我们课,教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与人为善,帮助他人,收养中国孤儿),JOE HARN(他居然我这么一个智商不高,毫无统计基础的小杂碎,觉得统计挺有趣,不难)。笼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所排名50多的学校,你不能要求每个老师都很好吧,跟着好老师多学点,跟到差的大家骂一骂,混一混,笑一笑就完了。
6.       george1说“考试cheat风气很盛,考试时说话声音监考都受不了。”李敖说,我们支持言论自由,言论自由的三个前提是:“不说假话,不说假话,不说假话”。这句话攻击中伤了很多人,请问仁兄敢不敢说自己是谁,是哪个section的?
7.       学费贵。任何商品都有其价值,我们每个人都对其有自我的估值。既然选择来了,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你个人决定来学校前,对其的估值是要大于学费的,但是到这后又来抱怨学费贵,这个个人不是很理解。
8.       车。george1说“我们的车都在1W以上”。我看到非常的激动,因为我买价3900刀的车瞬间涨价到1W刀。那要不这样,大家做个见证,我的车1W刀卖给george1,溢价6100刀,小弟全部当做请客基金,在PPD的商学院摆一天流水席,6100刀,相信大家都能吃饱了吧。

收尾讲点题外话。套用最近很火的,出国分三种人:
普通青年:觉得国外还行。看国内国外机会比较,从优选择。
文艺青年:出国增加阅历,感受生活
二逼青年:觉得国外什么都好,放弃国内
讲我个人的经历,我出国前在北京金融街实习。国内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投资机构,资金万亿测算,周边如银监会,汇丰银行,花旗银行,JP MORGEN远一点是中行总部。旁边不到100M
是证监会,每天上班都能经过证监会门口,不知道有多少为IPO努力的人在那门口奔波。我觉得,我这种理想小青年觉得那挺有斗志,我不知道这比大多数国外差在什么地方。金融是一个很靠圈子的领域,因为文化不通,除非你神牛,如我一样不出众的第一代人融入主流金融圈是比较困难的。既然祖国有机会,为什么不选择回去?说一个我的老师MAX和我说一句话,当时,我们小组的presentation做的非常糟糕,我向他道歉,说他的课后第一天喝醉,第二天迷糊,第三天修车,第四天陪人买车,实在没时间做project。他淡淡的说,“没有关系。来美国最重要的不是学习,而是life。”
让所有已经出国和准备出国的人,好好再想想,出国是为了什么?
于我个人,认识一圈朋友,学会生活,学点金融知识。迄今为止,目标行进的还是不错的。我身边有很多肝胆相照的朋友,男男女女,圈子关系还是很融洽的,我也学会了做饭,也在新课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所以,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我选择PPD是正确的。
啰嗦了那么多,都是凡人,虽然力求公正理性,总难免会有些偏见。如果无意伤害到一些人,希望能够原谅。也给那些想申请我们学校的学生说一句,谩骂是简单的,因为只要从一个角落挑出一个毛病,主观性的攻击就可以了,但对于一个事情的选择是非常困难的,这涉及到你的目标,你的手段,你愿意付出的成本,所以希望大家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因为,在喧闹的金融市场,一个投资者需要时常静下心来听听自己的声音,这次可能就是一次不大不小的锻炼机会。
-- by 会员 chandleryeah (2011/11/12 8:22:35)

呵呵作弊问题,我笑而不语.我只发表个人建议,ppd不值得读,想给后人说自身感受而已,并且我相信90%同学认同,另外10万买马萨拉蒂是有的吧
19#
发表于 2011-11-13 09:48:45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看到狂喷PPD的帖子,个人觉得有点匪夷所思的感觉。今天看到LZ帖子,个人觉得真是所有准备来美国读MSF的童鞋们都应该值得借鉴的心态。本人现在交换在美国一个一般的学校读小本,自己亲身试水过job market, 也和同校的学长学姐交流过,在现在失业率10%的情况下,国际生找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PPD 50多个人中能有3个人拿到HIB VISA, 说实在的,除去如部分LZ所说有很强的回国动机的人外,我个人觉得对于一所排名不是特别考前的学校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在我本科这个学校的金融master项目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拿到HIB VISA的,包括accounting的master, 现在也没听说有谁拿到HIB VISA, 甚至某位在master期间CPA全过的学姐,现在也不过是找了份没工资的job而已。当然这和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机会不够多也有关系,可是我知道我们学校附近一座大城市某所排名可能和PPD差不多的学校,job placement也是差不多的窘迫。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学校大量招收MSF的学生,说白了就是赚钱,现在在美国读MSF的童鞋,除了顶尖牛校的,可以去问自己学校给中国人一共发了多少AD, 最后来了多少中国人,我相信那个数目很可能会让你吃惊。
来美国读MSF,在课堂上你学到的东西是你在国内很难接触到的(对于美国商科教育的质量,其实大家尽可放心)。但尽管如此,很多人毕业后因为艰难的就业形势,还是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回国之后,在美国学到的东西,你很有可能又用不上。就好比你学了屠龙之技,但国内却没有“龙” 可以给你下手一样。这个时候很多童鞋就会抱怨自己的选择,认为自己白费了那么多钱来美国读书,然后再怪学校坑人,把自己骗过来,怪学校很破。我个人的观点,这样的人第一,完全不清楚自己的选择,是因为American dream之类的幻想,来了美国。第二,不敢担当,宁愿怪学校也不愿面对自己选择的错误。第三,完全低估也没有充分利用美国的MSF能够给你带来的东西。关于这一点,一方面我很欣赏LZ的老师所说的体验生活,LZ所持的积累人脉的观点,另一方面,我个人觉得所有的同学可以想一想,你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发达的金融市场上,你能学到的完全不仅仅只是knowledge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分析金融市场dynamic的idea和角度。虽然我只是小本,但是我感觉我的老师在课堂上对critical thinking是非常注重的。个人觉得,激发学生自己的潜能,才是美国教育的真谛。你来美国之后,多私下去和老师沟通交流,相信你会受益良多。当然美国的education还有很多其他优点,无法全部address到,总之,大家在抱怨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不妨先问问自己是真的充分利用了学校的资源。回国之后,不妨先想想自己在美国学到的idea有什么用处,屠龙之技虽然没有“龙”可以屠,能杀掉“蛇”的话也是不错的。
吐槽了这么多,是个人在美国学习一年多后的心得体会,纯属主观判断,大家可以借鉴参考一下。虽然去年就注册了账号,但是最近才开始上经常CD,非常喜欢这个论坛互相帮助的氛围还有大家努力去实现梦想积极上进的态度,我今年也要申MSF, 很希望能和大家交朋友多多交流。大家一起加油!~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5:26:43 | 只看该作者
阁下几个观点我表示还是很赞同的,祝申请成功,有空来找我们洛杉矶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MSGO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8 09:5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