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erry06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内MBA浅析(顶楼有更新)

[复制链接]
201#
发表于 2011-10-8 17:02:47 | 只看该作者
国企再怎么贪腐也是国家的,大部分还是优质资产,一旦私有化,那可是名正言顺的国有资产流失,寡头垄断问题更多,看看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就知道了。

其实有时候无聊真希望再来一次世界大战,看看中国所有工厂马力全开,所有科研机构全部发力,各级政府部门全部高效运作起来,怒气值全满,到底能放出什么样的大招来,就像二战时期的德美俄一样。

另外弱弱地问一下,通用汽车算国有企业不?第一大股东美国政府,第2大股东加拿大政府,第三大股东是美国汽车工人医保基金。
202#
发表于 2011-10-8 17:14:14 | 只看该作者
中欧现在每年招200年、长江65人,总共265人。这两所学校再怎么发展也是满足不了国内MBA的市场需求的。

MBA市场或者说MBA产业,全部由中欧或者长江占据也是不大可能的,因为,首先体制内的有话语权的院校就不会同意。同时,要体制内的院校转为体制外,也是不太可能的。

在现有发展格局下,MBA市场或者说MBA产业,我们能预期的最好的发展结局是,中欧、长江仍然快速发展并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同时带动国内其他商学院的一起发展,大家实现“共赢”。

在中国,这种发展战略叫“政治”。
203#
发表于 2011-10-8 22:04:50 | 只看该作者
金融MBA,主体应为MBA,辅料是金融。如果主次倒置了,就叫金融硕士吧,不会有异议的。

关于“改变现状的愿望”,是我去年咨询过高金的招生办得到的答复,“短期内,不会大幅提升管理课程的比例”。

只是提一些建议,没有特别针对高金。

希望大家都能发展起来,这样后面的申请人都受益。

改变职业轨迹或命运,高金不具备,不代表中欧、长江不具备。

高金的课程设置是其真正的软肋,且近期没有改变这个现状的愿望;
而这种现状会“屏蔽”掉一大批准备来学点“管理知识”有丰富经验的优秀的职业人士。

我目前在高金读在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 by 会员 ruozhuz (2011/9/28 16:49:23)






-- by 会员 tttl111 (2011/9/28 21:52:45)






作为高金全日制MBA,也说几句:
1. 从我们班同学的暑期实习及现有offer推测,虽然金融行业的门槛比其它行业要高,
高金毫无疑问会改变我们绝大多数同学的职业轨迹或者命运。
2. 高金MBA课程设置管理类课程偏少是事实,学院正在为此做各种努力,并非“近期没有改变这个现状的愿望”,毕竟首届MBA还未毕业,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请社会各界人士给予更多的包容和支持。国内两百多个MBA项目,他们的课程设置大抵都是符合教育部要求的,没有这个软肋,但它们的问题远远比这个软肋更加严重;
3.所谓术业有专攻,各个项目也有不同的定位和特点,如果目标是来学点“管理知识”的有丰富经验的优秀的职业人士,中欧或者复旦的MBA或许会更加适合,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来读高金的全日制同学,大部分都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转行到金融行业的,至于管理知识是否能真正能通过MBA学到,就不评价了,大家都懂的。

总结一下,没有十全十美的项目,比如说(交通方便的+学费便宜+top 排名+转行+管理知识+综合性大学+转户口+在职读+双证),抛开这些纷纷扰扰的东西,最终还是要回归的不同的个体,即我们对MBA的期望值和需求到底是什么?能够满足自己期望值和需求的,对个体来说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值和需求,即使是最好的MBA项目,那对自己便是浮云了。
-- by 会员 terryzhang (2011/9/28 22:49:11)

204#
发表于 2011-10-8 22:09:40 | 只看该作者
航兄仅从学院网站公布的招生要求就推断出中欧异于长江和高金的在职金融MBA的高端定位,未免有失偏颇。中欧网站公布的MBA招生要求也不高的

长江过去几届在职金融MBA的生源都是非常高端的,很多是老总级别的。明年学费提到45.8万后,个人认为,生源几乎会接近EMBA,项目也会向EMBA靠近。

在职金融MBA这个高端市场,长江的江湖地位,暂时无人撼动。

中欧的优势,还是在于GM方面,也是短期内无人撼动。

说实话,中欧要开在职MBA,可以理解,看到其他院校在职项目风生水起,证明有市场。且如果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挣点钱,大可以把全职MBA面试未录取之人/英语不佳之人收编。课程设置也可以照搬全职MBA的,只要不放松生源和授课质量,小心品牌稀释即可。

可是搞金融MBA,就要强化金融课程设置,抢夺金融教授,有点舍近求远。现在华人的金融教授,有点名气的,如果在国内,基本被长江或高金收了。中欧加入鏖战,教授几家换换,很可能只是哄抬了金融教授价格,增值的没有。

高金就是专注金融,没有第二选择。长江全职MBA多年来就是1个班,校友规模影响了校友影响,加上北迁,需要在职MBA项目扩大重点城市的影响。加上金融教授多且牛,所以做在职金融MBA项目也算是顺势而为。

中欧图啥呢?
-- by 会员 luwan (2011/9/29 14:26:29)





大可以把全职MBA面试未录取之人/英语不佳之人收编。课程设置也可以照搬全职MBA的,只要不放松生源和授课质量,小心品牌稀释即可。
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首先谈一下市场定位:
中欧开设金融MBA班, 目前了解到的条件如下:
"New program will target VP or above levelstudents in finance industry or from financial functions. 5 years workingexperiences with 2 years experiences in managerial positions.  "
我查了一下长江金融MBA的要求,如下:
高金金融MBA在职,要求如下:
010年9月1日前研究生毕业,或2009年9月1日前本科毕业,或2007年9月1日前高职高专(大学专科)毕业;在境外获学历学位证书者,须事先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理国外学历学位认证。
http://mba.saif.sjtu.edu.cn/show.php?sysc_id=48


从对比来看,中欧的金融MBA从定位上有差异化.


中欧开始金融MBA的目的不是为了挣点钱,而是希望通过开始金融方面的专项课程, 可以雇佣更多的金融学方面的教授和开始金融方面的课程,由此提升中欧在金融领域的实力.
-- by 会员 hang13 (2011/9/29 20:33:18)



205#
发表于 2011-10-8 22:14:31 | 只看该作者
兄弟,给出一个清华MBA在金融行业的主流就业数据,谢谢了。问了你好几次了。

高金面试碰到的人部分在金融行业做,但是以中后台为主(风控,合规,人事等),本来就在前台的非常少。

其他几家的情况,欢迎补充
-- by 会员 zylman2001 (2011/9/27 16:45:35)



金融不代表一切,如果看金融就业,应该是清华〉中欧,长江和高金那个能排第三就不清楚。
算上综合管理,清华,中欧差不多,但是中欧去外企的多,而且部分学员的年龄却是比清华大,所以package会好一些。长江还没有感觉到入主流,高金也许以后会是一个major player,不过现在说还太早,北大应该不错,但是光华的资源倾斜确实是一个问题
-- by 会员 refish (2011/10/2 15:44:39)

206#
发表于 2011-10-8 22:19:16 | 只看该作者
----
207#
发表于 2011-10-8 22:22:07 | 只看该作者
你这个比较狠,也比较奏效,哈哈。

版主吃屎的,删我帖子,我发什么反动言论了?SBSBSBSB,删此留言者,余生没有性生活!
-- by 会员 dandy0408 (2011/10/5 1:33:22)

208#
发表于 2011-10-8 22:22:5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TTTL111发帖日。
209#
发表于 2011-10-8 22:25:19 | 只看该作者
我早就在这个论坛说过,文人不要相轻,否则让人看不起。

能不能,不要相互揭短,而是相互欣赏对方的优点,然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中国人做到相互欣赏就这么难吗?
--------------------------------------------------------
一个漂亮女孩的照片,给100个中国人看,然后写下反馈。结果是70% 的中国人第一反应就是,挑毛病。
同样一个照片给100美国人看,然后写下反馈,结果70%的人的第一反应是很漂亮,然后说,如果怎么样,怎么样就更好了。

差距!!!!!!
-- by 会员 wanghongliang (2011/10/6 9:40:01)

210#
发表于 2011-10-8 22:33:34 | 只看该作者
明儿个发车去开学了,呵呵。

今天是TTTL111发帖日。
-- by 会员 wanghongliang (2011/10/8 22:22:5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11 10: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