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高人,看见了顺手来凑个热闹 把lz的目标分解了一下: 1、去美国;2、去美国而且做投行;3、在国内做投行;4、去HK做投行 按照我心目中职业转换的平滑程度等由易到难如下:3<4<2,(1未参与排序,因为此选择包含无限可能) 为什么这样分拆呢?主要由于巨大的市场、监管环境差异,美国的投行、香港的投行和国内的投行基本可以按照三个职业来看待。 对于一个没有强大的家庭背景,但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聪明头脑的大陆年轻人来说,走这三条路分别需要: 1、美国投行:美国名校+非常proactive的性格+时刻保持elevator pitch般打了鸡血的状态+很好的financial accounting基本功+强大的excel modelling能力+基本不需要懂太多法律(会使唤律师就好了)+long hours 2、香港投行:会说普通话(这个都有)+海外名校学位(MBA, master, bachelor不限)+非常proactive的性格+时刻保持elevator pitch般打了鸡血的状态+很好的financial accounting基本功+强大的excel modelling能力+基本不需要懂太多法律+long hours 3、国内投行:强大的法律或财务基本功+责任心+出差趴现场+擅长和各类土鳖的或洋气的国企的民企的董事长、董秘、财务总等等等长期深度亲密联系(这个不用我多说了,lz明白)+能考试!+long hours(但life style还是比另外两个好很多) 对于前两项,楼主基本需要抛弃既往一切,不过由于香港投行基本做的也是大陆业务天然地排除了很多竞争对手,所以难度小一点。 在国内做投行,楼主专业背景既往经历非常扎实,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出差遇到那么多投行的总有机会吧)和摒弃对本土券商的不屑。入行+项目经验+考过试,CICC、UBSS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MBA就是一块砖,一切不以找工作为目的的MBA都是耍流氓。lz想好自己到底是一定要出国还是一定要做投行,两者分别都还好,合起来难度最大。 -- by 会员 asteria (2011/9/2 15:24:23)
非常感谢,受益匪浅。 国内做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投行,对我来说难度不大,并且有面试机会,不过不想去。一是相比之下待遇一般,二是积累的工作经验毕竟不是那么的值钱,并且还要累死累活,不值得。 国内的外资投行,UBS 高盛等,确实门槛很高,尝试过初步的接触,但是可能一是我太嫩,二是没关系,没有面试机会。 看了很久论坛,在现在的经济情况下,想在美国做IBD估计不现实,所以目前希望能进国内的顶级投行、PE。纠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