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效率的问题:有人一下午可以做完og还是分册的阅读,觉得很夸张,其实想想也不是不可能,我这种英语不好的人每篇阅读都很认真的做,一篇也不过20分钟,五篇不到一个半小时,加上休息十分钟。20篇才6小时,还包括休息。但是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吧。 效率,就是不走神,不分心,一直做一件事,还不骄不躁。 -- by 会员 ccmoom (2011/5/4 11:22:22)
阅读我之前做OG的前十几篇的时候订正和总结地很细,几乎把第一遍做的和第二遍差不多了..觉得其实基础还可以的话第一遍其实就可以直接上小安法第二遍的方法,这样省去了第二遍再看文章的啰嗦~ CC说的总结的问题,我感觉其实可以分三步~ 1)每道题目看看正确的选项和原文的对应地方在哪里,是几乎完全一样的对应还是有一定的改写,改写的时候是什么呀的改写. 2)再想想考点是什么,是考观点的变化,还是考推理的过程,还是考论据的作用,blahblahblah.. 3)最后再看看正确选项在做题的时候用什么模式去从题目里头迅速提炼出关键信息,然后如何迅速在短期记忆里头对应上原文大概的位置,或者直接按照看原文的时候脑子里头留下的逻辑主线的印象来做题.. 其实还有一个4)的,不过只是我自己的习惯~就是会重新再梳理一遍原文,看看哪些关键的信息(涉及考点&重要逻辑结构的)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忽略了,争取下一篇能够调整过来.. 一点拙见哈~喵~ -- by 会员 抓抓sandra (2011/5/4 12:20:26)
BTW, 目前为止在做题的模式摸索里头我有一点小体会..初步总结了一个【KeyWord定位法】.. STEP1--在题干里头提炼出KW1 KW1一般关注: 逻辑词(表示因果/比较/类比/最高级/其他还在总结中~); 原文相关概念(TopicSentence/main idea/专有名词/矛盾主体/比较对象/总结中~) STEP2--带着KW1回原文找对应Paragraph 这一步比较依赖初读原文的时候脑海里头形成的逻辑主线..得慢火慢慢熬..>< STEP3--在对应Paragraph中找到对应的KW2(大多是含KW1的重复/改写) STEP4--带着KW2去看选项,从选项提炼出对应的KW3,找得到KW3=KW2的选项,就是正确选项了~
可能比较抽象,我自己也还在摸索验证当中..感兴趣的话可以试试看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