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ky chadrer……大家看过来…… 上周末我用了3天时间尝试了小安阅读,这过程及其痛苦的和煎熬。(80篇我是一定完不成的,每天保证效率的学11小时,3天只总结完OG12的24篇,之前我已经把题目都做过一遍了,研究了下MUMU简图,姑且认为第一遍已经OVER。。…… 我是 直接在OG上用荧光笔总结划线的,首先根据后面解释的提示, 在每个题号前写下题型,比如MAIN IDEA,用MI表示,这样做分类总结的时候就会省事一些,然后依次过完supporting idea,inference,logical structure,main idea,appliantion和evaluation。是的,前三种题总结时候因为对文章还不熟悉, 几乎都是重新阅读了一遍的,每总结完一个题型,再重新回顾一遍,对此题型形成一个整体的感觉。 第三遍就是用大概一天时间通读一下文章,不看题目和原文的情况下 自己写写逻辑简图,看看每种题型的文章定位有什么共同点,比如强对比,强转折,强因果等。就像给别人写寂静一样,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哪里没有记清……大概就是这样的…… 然后这周开始PREP的RC,结果还不如OG24篇的70%左右的正确率,感觉总结的东西都没怎么用上,正确率反而更低了……怎么回事啊????问题出在哪里 要不要再把verbal分册总结一遍呢? 大家都是怎么样总结的怎么样实践的? -- by 会员 奈奈奈 (2011/4/15 22:39:29)
奈奈淡定!!。。。3搞定啊。。天啊。。太强。。。 你涂色的我都有做。。。不过是第一遍做的。。。。我这两天才过完OG的8篇。。其他什么都没有做。。而且没什么课。。。所以感觉要疯了。。。 我在第一遍的时候就在分析文章结构:“为什么写”,“和上句、上段有什么关系”。。。因为是每一句分析,所以无敌费时间。。。但我发现当我分析完了之后,第一次做题时对文章的理解和这次的结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尤其是第一篇文章。。耗时最多。。差不多4小时(不过我阅读很差很差)。。。但第一篇分析后我有点体会到小安的那句“在考试上,我基本不用回读,因为逻辑结构很清晰,再写寂静是基本能够原文全部叙述”(我读了n遍后才有一点体会)。。。。但具体这样的效果反映到做题会是什么样我就不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