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4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oweiiv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在准备中欧, 长江, 有些感受与前人不符, 欢迎有过来人指教!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1-3-9 19:24:59 | 只看该作者
同意太阳狮子和ope的看法,选择学校关键看哪所学校的优势是更加能够帮助你实现职业目标和发展的。

任何比较出来的其实都是个体看法,都无法替代你自己最终的结论,当然更不可能是最终结论。帖子看多了,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反而会阻碍你。

也希望借这个机会,建议更多申请人从各种答疑帖,学生大使那里了解,以及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不身在其中,是无法体会到的。不管哪个学校出来的,从中国大陆范围看,我们都有同样的使命,是战友。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3:29:33 | 只看该作者
同意太阳狮子和ope的看法,选择学校关键看哪所学校的优势是更加能够帮助你实现职业目标和发展的。

任何比较出来的其实都是个体看法,都无法替代你自己最终的结论,当然更不可能是最终结论。帖子看多了,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反而会阻碍你。

也希望借这个机会,建议更多申请人从各种答疑帖,学生大使那里了解,以及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不身在其中,是无法体会到的。不管哪个学校出来的,从中国大陆范围看,我们都有同样的使命,是战友。
-- by 会员 三零年代 (2011/3/9 19:24:59)



非常同意“三零年代”的观点, 其实现在中国的有合格MBA学历和能力的人, 不是太多, 而是太少, 还远不到大家互相攻击, 或者互相诋毁去为自己的学校辩护的时候。 更需要的, 也许是这样一个圈子的人, 能更好的联合起来, 为中国的经济大潮贡献一点微薄力量。

一直想,在某些比较非核心城市的地方, 好的MBA更是缺乏的, 如果能抛开门户观念, 不同学校的MBA有很好的互动, 不但可以不同风格的MBA风格互补, 取长补短, 还可以把“校友圈子”更大限度的扩展。 这样的做法不但有利于资源的集中和扩展, 也更有利于整个区域的发展。

浅见, 欢迎拍!
33#
发表于 2011-3-10 20:27:5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同意LS的看法,我就想这么做,不过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慢慢建立~
34#
发表于 2011-3-10 23:45:13 | 只看该作者
LS就从2011开始呗,step by step
35#
发表于 2011-3-10 23:52:42 | 只看该作者
好吧,我给LZ说个事,上年四季度(具体时间忘了)CK在广州举行一个申请经验交流会,如要参加是需要通过网上提前两天预订的。当天开始的时间貌似是7点半(应该到9点半结束吧),而我在高速路上被堵车迟到一个半小时才到,当我去到的时候我发现原来当晚连我只有三个人到(我是最后一个,看来广州是文化沙漠真不假),但是学校方面没有因为参加人数过少而取消,而是按原计划让招生办的助理经理从北京飞过来主持这个会。我当时去到的时候前两位参加者已经走了,但是这位助理经理没有提前撤场,而是一直在等我。我俩一直聊了一个多小时,他回答了我很多的问题,非常nice。

我知道这个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交流会,但是从过程这些细节当中我能感觉到校方的态度。

你说你遇到CK的学生让你觉得有些感受不符,那么我个人建议是:申请到北京校区参加面试,自己好好了解一下,因为你得对你自己负责,不能只是根据一时的感受而选择。

我12月份面试原本是被安排在上海,因为学校觉得我从广州飞上海近,不过我要求改到北京面试,因为我希望到本部看看,学校马上就安排了。

总之,无论你最后选择哪所学校,我都祝你一切顺利!


注:本人已拿到conditional offer, 而且上个月考GMAT分数也已经按达到offer中的要求,现在正等official offer。
-- by 会员 jianhui324 (2011/3/9 1:23:12)




这么说我们以后是同学了?
-- by 会员 neilzc (2011/3/9 3:45:10)




哈,幸会幸会,本人荣幸之至了^_^。
36#
发表于 2011-3-10 23:53:47 | 只看该作者
好吧,我给LZ说个事,上年四季度(具体时间忘了)CK在广州举行一个申请经验交流会,如要参加是需要通过网上提前两天预订的。当天开始的时间貌似是7点半(应该到9点半结束吧),而我在高速路上被堵车迟到一个半小时才到,当我去到的时候我发现原来当晚连我只有三个人到(我是最后一个,看来广州是文化沙漠真不假),但是学校方面没有因为参加人数过少而取消,而是按原计划让招生办的助理经理从北京飞过来主持这个会。我当时去到的时候前两位参加者已经走了,但是这位助理经理没有提前撤场,而是一直在等我。我俩一直聊了一个多小时,他回答了我很多的问题,非常nice。

我知道这个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交流会,但是从过程这些细节当中我能感觉到校方的态度。

你说你遇到CK的学生让你觉得有些感受不符,那么我个人建议是:申请到北京校区参加面试,自己好好了解一下,因为你得对你自己负责,不能只是根据一时的感受而选择。

我12月份面试原本是被安排在上海,因为学校觉得我从广州飞上海近,不过我要求改到北京面试,因为我希望到本部看看,学校马上就安排了。

总之,无论你最后选择哪所学校,我都祝你一切顺利!


注:本人已拿到conditional offer, 而且上个月考GMAT分数也已经按达到offer中的要求,现在正等official offer。
-- by 会员 jianhui324 (2011/3/9 1:23:12)




谢谢楼上给的建议, 非常恭喜你获得了offer!

最初的问题早就不是问题了, 呵呵, 不过可以把这文章留在这里以后看看心路历程也不错, 呵呵!
-- by 会员 boweiivan (2011/3/9 9:14:13)



同意^_^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1:43:26 | 只看该作者
啥都不为了, 顶起。。
38#
发表于 2011-4-3 22:31:56 | 只看该作者
贴一点个人的观点,大家参考下,记着只是参考下,嘿嘿
    知名度。CK和CEIBS两所学校都致力于成为顶级的商学院,师资上都是世界级的,但由于发展年限不同(CK 8年,而CEIBS16年),使得在MBA这个圈子里,CEIBS更得到认可。所以短期而言,CEIBS贴牌增值较大
    校友网络。CK每一年招收60个MBA,8年也就是有近500个MBA校友,CEIBS每年180个,16年的历史,MBA校友大约为3000人,这一点上而言CEIBS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有较丰富的校友资源。当然CK别具特色的EMBA的导师制度会给MBA校友网络增值不少。
    同学资源。CK的外籍学生比例大约为28%,CEIBS为36%,在比例上CEIBS大于CK,实际数量上CEIBS更是占绝对优势,所以CEIBS更加的国际化。另外CK 3年工作年限以内的比例上只有11%,6~7人,而CEIBS比例为24.5%,所以相对而言CEIBS的同学较年轻,有活力但可能缺少经验,CK则可能更加成熟。
    地理位置。CK在北京,CEIBS在上海。无论是各大IB还是consulting公司在这两个地方几乎都有分公司,当然不同公司在各个地方的侧重点会有适当差别。对个人而言喜欢哪里和希望在哪里发展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机会成本,CK为一年的项目,而CEIBS为一年半,所以CK在这点上比较实惠,但可能会被质疑教学质量(逼近只有一年)。
-- by 会员 tommy8163 (2011/1/6 21:52:36)

这个一年不能说明不行,因为INSEAD是十个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3 01:0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