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敢说自己理解的特别准确,大概的意思吧: 1. monolithic的行星被随机撞了,变成更小部分以后会有不同的速度。其中大多数的转速不超过1次 / 2-3hours,但有少部分超过这个速度,于是摆脱引力,飞离了这个区域了。科学家发现多数小行星碎片是符合这个特征的,但有5个例外,它们的size小于150。(我的理解是,虽然它们转得很快,但因为质量小,所以周边行星的引力作用还是能把它们拉住,使它们没有飞离这个区域)。后面一句with an abrupt cutoff for asteroids larger than about 200 meters我也不知道如何翻译比较好,大致理解是:前面说观察到的size都小于150,但理论上这些旋转快而不飞离的碎片的size也可能大于150,但一般都不会超过200,所以200是size的理论临界值)。 总结一下:临界转速:1次 / 2-3小时 没有超过临界转速,那么无论size大小都能留下,不会fly apart 超过临界转速且size>200,引力拉不住,fly apart 超过临界转速且size<200,引力可能拉住,不一定fly apart 2. 后面一段讲那些size大于200的,它们是复杂成分的,或者是一堆碎片积聚起来的样子。科学家电脑模拟了撞击过程。撞击会使小行星变成碎片,而这些碎片的移动速度小于逃逸速度,也就是摆脱不了引力。几小时以后,引力又会把这些碎片拉到一起(除了那些转得特别快的),组成一个碎片聚集的形态。因为撞击经常发生,所以大一些个体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就是撞散了,转得快的飞走,转得慢的留下,然后留下的通过引力又聚集到一起,接着再撞击……周而复始吧)——这个过程也解释了为什麽size大的个体成分会比较复杂,因为它们不断把周边各类碎片吸到自己这里。小一些的成分简单,是因为它们引力太弱了,抓不住其它碎片。如果它们自身没有被更大的个体吸走,也就只能保留自己的样子了。 总结一下:size大于200,引力大,能吸收周边的行星碎片,成分复杂; size小于200,引力小,无法抓住其它行星碎片,成分单一。 我就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了,希望有助于解题吧。 -- by 会员 liucmjc (2010/11/9 16:23:37)
大牛,既然超过临界转速且size>200,引力拉不住,fly apart , 那为何这道题目你选小于200啊? 而不是选大于200啊
细节题:绕了一大圈,足以让快速旋转的小行星飞出去的一定是哪种行星(也是狗里的题)?我选了size小于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