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6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考心经] 回报CD,谈与时俱进备考GMAT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22:5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5号夜结束考试,当弹出Q51V41时,我没有特别兴奋,只是舒了一口气,相比一战V28的慌张和茫然,心里多了份淡定和从容,这就是二战吧,经过的人,都懂的。我说与时俱进备考,是有自己的原因的。在论坛里泡了这么久,可以说各种资料都是接触过的,大家都很忙,都不想把战线拉长。要考T,考期末,做项目,实习,工作,恋爱的,养家的。如何做出效率的备考,确实很重要。废话不多说了,进入正题吧。

一、先谈谈让大家纠结的,尤其是新手们纠结的材料问题。我看过主流的方案有这么几种:新东方一线的,包括蓝皮绿皮,以及杨继阅读,白勇语法,陈向东逻辑等等;大全线的,逻辑语法大全;以及PREP破解线的,包括新老prep的所有语法阅读逻辑;最后是杂交线的,一样来点儿。共同的,或者说必备的材料无外乎GWD24,prep笔记,OG。

现在总结起来,选择材料无外乎这么两个个因素:材料的代表性,能否代表目前的难度,或者出题思路;材料的连贯性,做完材料,能否给人对相应板块准确的感知和完整的把握,有没有出现误导的地方。我就在此斗胆点评一下这些材料吧,如有不当,NN们拍砖:
1、新东方:
(1)绿皮,蓝皮,小蓝,不知道我叫的对不对....题目陈旧,解答不详细,如非要做,个人觉得可以通过大全弥补,讨论也还多。至于杨继阅读,白勇语法,陈向东逻辑,我也不感冒,我略微看过前两本,白勇更是如雷贯耳。
(2)杨继阅读,长度与现在GMAT考试不符,题量不对,大量细节题。现在考试主旨题,结构作用题,推断题,细节题并重。
(3)白勇,说实话我不敢批它,但是我又不得不说,看是可以的,研究没必要。因为大家通过最新的prep和实战感受出来了,SC是没有所谓真正规则的,举例吧,which不能跨越指代?错!只要前面修饰没有歧义,比如which后面是复数动词,紧挨着which前面是个单数A,再前面是个复数B,此时跨域指代B;there be必错?
动名词修饰?等等,我在做错题总结的时候,才体会到什么叫选“最优”,而不是“正确”。如何妥善表达句子意思和逻辑,才是选择的根本。这话听着玄,做得多,就会感觉到了。
(4)陈向东,没看过,据说很厚......

2、大全系列
(1)大全语法,这个我一战做了一半。不可否认,大全系列是前辈们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今天看来,同样显得题目略微有些陈旧,大全有注释可用,确实是个好东东,但是本身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是为解答而解答。即使做完一遍,或许领悟能力低的还是不能很好把握SC,因为这仅仅只是一个巨大的题库而已。就题目本身而言,我认为尽管陈旧,但依然有做的价值,对于时间充裕的朋友来说。整体看,SC的变化不至于说巨变。
(2)大全逻辑,我认为和现在的CR思路不太一样,但是我比较愚钝,不好形容。做了一半,感觉收获不大。

3、PREP系列
这是我最最推崇的材料,为什么?因为最能代表趋势,因为新,因为...
(1)prep语法笔记,为什么说它好?因为这不仅仅是对最新题的解答,更是一种思路的贯彻,尽管某些思路偶尔还是不免陷入白勇式的定式,但仍然不能阻止它成为洞察SC的最佳指南。通过对语法考点的重复分析和讲解,将绝大多数难点贯穿始终。320题下来,使人顿悟。新prep语法笔记正在制作中,希望得到延续,这样,必然又是一部精品。
(2)prep破解逻辑和阅读,不用赘述,体现趋势和思路,我只是希望大家重视他们,包括新老破解两个版本。不要因为要做prep模考,怕没有效果而把它放弃,尤其是新prep破解。具体处理二者方法我在下文讲述。

有一个东西,不知道如何归类,就是狒狒逻辑。尽管狒狒逻辑是LSAT真题,而且考法不完全一样,我还是推荐一做。因为LSAT考逻辑很细致,对充分必要关系考察要求特别高,做完之后对于CR逻辑线的梳理很有帮助,而且,狒狒逻辑的解答相当得好,很深如很透彻。

二、材料的使用问题  如何使用这些材料同样重要,效率从方法中体现。
1、OG
最为重要的是SC,OG的SC解答与prep笔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两者解答所基于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同(当然啦,作者的差异....),刚开始看的时候纳闷为什么就是wordy,为什么就是awkward,千万不要把这些词看麻木了!当你再看第二遍第三编解答的时候,你会明白哪些情形是wordy,哪些情形是awkward。不是说做对了的题可以不看,是所有SC解答必须看,不止一遍的看,因为你即使做对了,也许是蒙的,也许思路不一样,也许和解答分析的点不同。总之,你所要做的,就是把OG的SC解答看过至少3遍,错题的解答更是要烂熟于心
至于CR,解答依然有用,但是我觉得缺乏一种整体的认知,很多时候是一种case-by-case的感觉。但是对于不懂或不明白的题,读一读CR的解答还是很不错的,还嫩提高阅读水平。
RC我做过一遍,因为觉得跟实战不是很贴近,CD也有些NN没有做的,这个看个人了。我的阅读重心放在prep阅读和GWD阅读上。

2、prep破解
(1)语法笔记,做一遍看一遍,错题总结两遍。每天保持至少30题的量,一次性掐时间。
(2)CR,每天20题的题量,有解答和讨论帖。
这里展开说一下CR吧。CR的基础是阅读,读不懂什么也不要说;其次是逻辑,最重要的是把握有关和无关,说实话我对充分必要很不熟悉,要想半天,但是考试不允许你这样去想AB你推我还是我推你,还是咋俩互相推,不觉得纠结吗?(好吧,或许我很笨)。但是,我估计是我阅读上来了,貌似进入大牛们说的“有关无关”境界,其实,我觉得不要说的这么神奇,有关无关的重点在于,你从这几行文字读出了什么,重中之重是结论是什么,对选项的排除,包括有关无关的判断,从结论展开。因此不妨在读选项前在心中默默重复一遍结论,因为不管是削弱加强还是推断,都是围绕结论展开。因此把握结论尤为重要。其次是推导结论的过程,心中能抽象一个“因为什么什么,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最好的,其实这就是逻辑线。有了这两点,就是战胜CR的关键。好吧,希望我没有讲得很玄乎。
(3)RC 一定要重视对题目的梳理
说实话,我是在二战复习的时候才对RC产生感觉的,阅读始终不能离开的是,你要知道作者在干嘛、目的何在,否则一路读下来什么也读不到,尤其是偏离你所知晓领域(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一些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类文章难的原因),这就宣告你这篇阅读很有可能失败了,我个人的RC全错篇章均来源于此。所以,从开始就要把握作者的意图。
对于题目,我在每次做完之后,不管什么题型,细节主旨推断结构作用,都尽量回到原文找依据,做出注记。有点类似与小安阅读法。但我没有密集的横向阅读,实在是有点折磨人。有耐心的同学可以试一下,肯定是会有收获的。

3、模考和数学
我二战模考只完整的做了两次,当作连pace。每做完一次,就开始做相应的prep破解,比如今天模考的practice1,之后几天就做prep破解的practice1(指的是新版破解),包括SC和CR。然后做完再做pracitce2。当然这个过程是最后两周左右了。
数学不推荐多做题,OG可以倒着做,做到无聊为止。但是模考的数学推荐反复做,7,8遍都可以。至少你可以把题库的大多数高分题做一遍,是最经济的方法,这是之前一个NN的方法,我觉得很好。

三、最后谈谈心态和狗狗问题。
     一战整个过程相当紧张,SC基本看不出来,CR基本读不懂,RC靠点狗狗蒙,最后直接悲剧。一方面是不熟悉,但更多的是心态作怪。如果冷静下来读每一个SC和CR,其实没有那么难,当然了,必须承认,实战的SC部分题非常狡猾,错误隐蔽,而且通常出现在前面。我一直很纳闷,前面的SC比较难,后面反而比较简单,甚至连续出现三个短划线的,当时我差点抽了.....但是申明,短划线不一定简单,真的。因为这意味着你可以考虑的点变少了。
     因此,冷静是最重要的。我想指出一点的是,前10题固然重要,但是中间和后面同样重要,因为前面耗时太多,必然导致后面时间不够,容易造成紧张和慌乱,结果后面全丢了。我觉得前10题极限是20分钟,17-18是最好。做到20题还剩下40分钟,不建议最后10题剩10分钟这一个样子。
    至于狗狗,确实有帮助,至少帮我稳住了pace,尤其是CR,阅读还是有限(我没看题目)。数学要多动手做,不认为背答案是一种好方法,因为做狗狗也是一种提高。这次RP爆发了,在我后面仅仅12小时的筒子门,就杯具了....我也是担心受怕过来的,所以我很希望一些不当的言论不要出现在寂静区,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都是展露自己的自私(包括我偶尔也是),所以何必呢?谁也无法预言这种东西,就算有“预言帝”,也只是事后罢了。希望大家维持CD良好的氛围吧。

第一次写长文,不足之处大家多多包容。
收藏收藏 收藏收藏
沙发
发表于 2010-9-17 23:38:2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lz的分享~~
恭喜恭喜!
ps 昨儿16换题的题库。。。
板凳
发表于 2010-9-17 23:40:49 | 只看该作者
恭喜啊~~~~N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5 03:2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