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写过一篇交换回来的文章,我是中欧毕业的,05年的时候交换去了美国的一所top 30的学校,比较了一下中欧与美国的学校.之前,我也曾经犹豫是选中欧还是美国的学校,但是去过之后,很庆幸选择了中欧.我知道我不能避免感情因素在里面,所以我力求客观.
美国的这所学校MBA有100多人,其中中国学生占了20%,大都是已经在美国居留的中国人,不管多么优秀,都无法进入美国人的圈子.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所有毕业的中国同学们身上,花了巨额学费,毕业后不得不因为偿还贷款留在美国,之后回国的门槛越来越高,又不得不待够年限等着换身份.
我们中欧的交换同学课程结束后一起结伴旅游,游遍了南北西东,更是体会到了文化的差异与我们自身的不足.梦里不知身是客,才让我们更加珍惜回国之后的学习.
在中欧的18个月,不仅仅是知识的提高,而是mindset的转变和升华,同学之间结下了一生的友情.我们04班上有20多个外国同学,还有05的一些外籍和来交换的同学,都与我们相处的很好.我认为,在美国的"国际化"与国内的donminent"国际化"可谓互补相得益彰.
此处因为不了解北大国际,不便评论.我有北大MBA的毕业生朋友,也有现在的MBA朋友,关系也非常不错.有个哥们儿念了北大MBA两个月,离校了,准备了一年,去了芝加哥.我在芝加哥见到了他,他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芝加哥的MBA本来与光华MBA交换项目的,但是发现光华用中文授课,搞得来交换的老外很苦恼于是中断了交换往来.我的哥们本来是BIMBA的,于是尝试撮合,但是芝加哥校方说他们考察过,因为BIMBA的一些指标不够,加上是美国fortam的合作项目,他们不于考虑.我哥们说中国还有几个英文授课的好MBA项目,校方说,他们知道是中欧,而且正在与中欧沟通.我有幸回国之后成为了牵线人之一.
BIMBA也在发展,现在应该会更好了.中欧在北京的影响力的确比不上其在上海的影响力,但是有很多同学找到了北京很好的工作,而且校友网络在北京也是出奇的广泛和有影响.建议楼主多考虑,衡量,打听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