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161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8-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前 言:作为一个只在DU呆了半年的宅男,写具有这样宏大题目的东西是需要神学院砖墙般厚实的脸皮的,其实这样的话题做成wiki project更加合适,或者是可以协同编辑的google document。但我这个东西也不是为各位未来新生提供官方的指南,指南方面说中国学生/学者会做得已经比较好了,写这个可以算是为了那个指南加上一点个人的色彩,当附录和外一篇看就好。 I.离开中国之前: A.申请:今年国际学生的截止日期变成了二月一日,材料的提交当然是越早越好,可是临近截止提交也不必惊慌,我当年对DU略带偏见,根本没有包括在申请的第一梯队里,只是学校来催,才匆匆在当年申请的截止前寄出自己的材料,但最后也获得了录取和奖学金。 a. 电话面试:DU商学院的申请者如果想拿奖学金,电话面试是必须的。只要实现和学校录取办公室预约,就能获得面试的机会。面试内容其实很简单,题目大多可以在chasedream.com上找到详细的列表,不外乎职业目标,个人经历等等商学院关注,但是自己的简历和essay question中论述得还不充分的话题。 b.文书:文书写作技巧千千万万,但是我眼里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在最终写完之前改动了很多次,“很多”的标准就是有没有给你巨大的挫折感和成就感,让你抓狂甚至想撞墙。我的改动次数最后是12次。务必要让英语,逻辑,对申请了解,对商学院了解的各种人群评价一下,自己写了太多遍,很难再看出自己的缺陷。 c.心态:把申请看做起点,终点一定要放在获得录取通知书或者 rejection letter以后很多时候,可以是你拿到一个心仪的工作,也可以是你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的那一刻。把申请看做一个有价值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麻烦、机械、折磨人的程序。申请经历的心路历程,对找工作,对了解自己都很有帮助。我甚至认为,如果在申请过程中因为发现真正的自我:性格,职业方向,生活梦想,而放弃申请,也可以算是非常优秀的申请者。 B.签证: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就可以准备签证了,准备过程网上已经介绍得很详细了。这里只给出几个小建议:大使馆空调足,人多排队时间久,所以尽管是夏天过去,也要多带一件衬衣以防着凉。大使馆签证的那个房间里有厕所和饮水机,不必担心满足不了基本的生理需求。签证大厅不可带入手机mp3等,所以记得要在进去前把个人物品放在存包处。我的签证过程异常简单,花时间准备的任何材料签证官都没有看,获得签证只是一分钟不到的事情,但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准备过度在大多数场合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C.在家等待:离开已经开始衰老的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心理挑战,所以用尽可能多的时间陪伴他们,化解以前产生的矛盾,了解他们的快乐、痛苦和难看,用各种方法表达对他们的爱,因为他们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表达了太多次你忽略的深沉的爱意。锻炼身体。学会做饭。积极地想办法和在DU的学生建立联系,为自己商学院生活做好心理准备。 D. 在家准备:购买足够多的有家乡特色的小礼品,中国结京剧脸谱茶叶等等就算了。网上的很多出国必须物品清单太老旧,丹佛中国超市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国内有的从锅铲菜刀到香菇香肠应有尽有。我这里再给出一个从下飞机以后方便安顿下来角度考虑的物品清单。注:下面清单中不需要的物品都是指在丹佛可以很方便以和国内差不多的价钱买到的。 a.衣物:职业服装一套(含领带皮鞋衬衣),半职业服装一套,内衣袜子保证三天换洗,休闲服便服按个人需要准备,大衣羽绒服等厚重且占地方的衣服不需要,棉毛衫棉毛裤(秋衣秋裤)不需要,手套帽子围巾不需要。鞋子这里更加便宜,不管是运动鞋,休闲鞋还是皮鞋。 E. 飞行:机票我在北京通过凯行网订的,之前去瑞士的机票也是那里买的,是我接触过的唯一的机票中介,觉得他们值得信赖,服务也非常舒服得体。出发之前,反复确认接机人的练习方法,准备好备用的方案,美国机场里可以买到小面值的电话卡,所以手机和网络都失败的时候,在机场也能不通过陌生人的帮助打出电话。 一转眼,你的备受长途旅行憔悴的身躯就暴露在丹佛的阳光下了。 II.到达丹佛之后 A.衣:我在丹佛经历了夏末,秋和冬三季。夏天并不十分炎热,35摄氏度可能是比较高的了,衣着基本为T恤短裤为主。在丹佛,只要是艳阳高照的日子,一二月份都能保证有足够的热量全身短装出门,幸运的是,丹佛平均一年300天以上艳阳高照。秋天我一般都是牛仔裤和一件长袖外套,有时候再加一件夹克。冬天需要一件厚实的大衣,里面可以是单件毛衣,因为天气干燥,所以只要有能够防水放风的大衣,里面穿的不多也不会太冷。 B.食: a.在外吃饭:墨西哥风味相对比较流行,其他和美国传统饮食一样,不外乎三明治,汉堡,烤肉,比萨,牛排。中餐馆我去的不多,推荐China Jade和金旺角,但是都离学校较远,没车难以成行。 b. 购物:离学校开车10分钟左右的地方有两家亚洲超市:太平洋和越华,基本上大陆的各种调料,蔬菜,肉类,点心都有,零食种类会少很多,从保证生活质量的角度讲,已经绰绰有余。和学校大约20多分钟车程有另外一家韩国超市H-Mart,规模稍大,韩国产品为主,蔬果肉类更加新鲜,整体比太平洋和越华高档一些。 c.在家做饭:租住的公寓肯定会配有电炉,烤箱,和微波炉。很多电炉都是平面,所以只能使用平底锅,因此从国内带锅过来是一个比较危险和愚蠢的决定。自己做饭,每个月购买食材开销我个人可以控制在160美元左右,保证营养充沛,水果零食俱全。做饭和用餐的锅碗瓢盆,这里超市里应有尽有,包括筷子。餐具,一般可以在开学不久以后,由ISI牵头的家具give-away上免费得到。 C.住: a.自己租房:学校附近布满各色学生公寓,房租按个人算,从300-1100美元都有。最为普遍的租房方式是两个人租 two-bedroom,这样的公寓包括了两人共用的厨房卫生间小客厅,外加两间卧室,卧室面积大约10平米。Two-bedroom是最便宜的,两人一共700-1000。一个人的one-bedroom,是一厨一卫一厅一卧,房租在600左右甚至更贵,但是我当初也问到房租只要320的单人公寓,感觉比较不靠谱。 b.友好家庭:就是指住美国人家里,这样可以多练口语,生活上也因为房东是本地人而方便很多,对于快速适应丹佛环境有很大帮助,但很难遇到校园周边的美国人家,所以不能马上买车的话就可以放弃这个想法。 D.行:丹佛地广人稀,公共交通不发达,不准备好好学习长期驻扎图书馆的话,没有汽车很不方便。但是没有车也不会导致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只是购物,聚会,游玩会花去更多时间在交通上。 a.买车:二手车5000美元就基本够用了,驾照分笔试和路考,比国内简单太多。我还没有买车,因此细节不甚了解。 b.坐车:丹佛公共交通主要有公共汽车和轻轨,都非常守时,学校附近有公车站和轻轨站,去市中心耗时20分钟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