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099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1-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续上: 3月30日 上午上海4战, 700(M51,V32)
2月24日3战考完后, 休息了4天,整理了自己的思绪,决定继续再考一次, 毕竟准备了1年了, GMAT 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GMAT思维也已经融入了骨髓和血液, 突然结束也不是我的作风. 和一位考过的战友聊了聊, 他建议我短期内尽快的再考一次, 趁热打铁嘛; 所以, 考虑到空缺的考位, 最快的就是3月30号了, 依然报了上海3月30日上午场; 当时的想法是抛弃JJ的, 原以为3月底会换题嘛,现在看起来3月是不会再换了. 也许, 对NN们来讲, GMAT 只是个分数, 但是对像我这样的非NN来讲, GMAT 带给我们的远远大于分数本身; 我常希望像NN一样, 短暂的时间内获得750+的分数, 但NN可以, 我不可以; 前后考了4次, 也才700分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当初开始准备的时候也没想过会拖这么久, 也许这就是NN和非NN的区别吧(其实CD上很多说自己非NN的,其实也是很牛的;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我这种准备了1年以上,考了4次,同时靠JJ的帮助的人肯定不是NN). 这1月间主要做的工作有: 1. 重整思绪, 不让失望和几乎绝望的心态控制自己; 尽力忘了过去1年所做的所有努力和付出, 因为只要能考到自己的dream target, 所有的付出也“就是只是个过程”; 下载了几篇心得, 认真体会了类似战友们的经验和心得, 看看是否有启发; 比较经典的帖子基本上都看了, 在困境区很多, 就不列举了, 找适合自己境况的贴看看即可. 2. 分析了一下自己的问题: 主要是心态和考试速度的问题; 对于心态, 就是通过不断的进步来增加自己的信心, 到最后会发现GMAT也就是个基于英语基础的思维类的考试(当然也是衡量完成商科学业能力的考试). 说到这里还是挺遗憾,即使今天上午的实战, 自己还是没能体现出应有的自信, 特别是到考试快结束的最后15分钟内, 表现非常不成熟: 看不进去题, 无法集中注意力, 不停的看时间. 3. 做了点题目来提升自己的Pace, 包括: LSAT CR 10套, LSAT RC 10套; 语法就是看OG12; MATH 本月的JJ+以前的错题; 每天1小时敲自己整理的模版, 直到不看模版,30分钟能敲出1000字(到最后AWA是我最有把握的部分, 上次AWA是4.5, 估计这次5分应该有); 时间安排上就是: 上午做LSAT CR, RC; 下午看OG12 SC; 晚上就是MATH 和AWA; 时间没有3战的时候安排紧, 因为拖这么久了,人早已经疲劳了, 只能靠最后一口气死扛了. 这样的节奏大概持续了3周, 感觉pace 明显好转; 最后1周就是做模考, 一共是做了4套模考: KAPLAN 2套590,610; Manhattan 1套720, Princeton 1套720, PREP 1套; 分数基本没有看重, 因为考试的时候完全不是平时的感觉, 模考对我来讲就是找套题的感觉了. 这样时间来到了3月27日 . 之前一直犹豫要不要看3月的JJ, 因为不确定是否换题库. 所以一直拖到了27日周六晚上, 结果美国也没有换. 所以就花了完整的28,29号两天, 把RC,CR来了两遍; MATH JJ平时当练习做掉了. 考前的一个晚上基本上没怎么看书, 出去逛了一圈, 消除了点紧张的情绪, 同时根据一个帖子的建议把考试的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visualization了一把, 还是挺管用的, 晚上睡得特别好.今儿上午起得比较早, 8点多一点就到了汉口路, 没立即进考场, 而是又去南京东路逛了一圈, 感觉不紧张了,才进考场. 考试过程比较顺利, 特别是AWA写得很顺利; 刚开始MATH 担心换题库了, 做到第5题的时候开始遇到JJ, 确定没换, 乐呵呵的继续考. 提前5分钟做完, 没点确认, 休息了5分钟才确认, 同时出去喝点milk. 关键的语文部分前20题比较顺利, 难度系数基本无波动, 或者我发现不了是变动的. 20题以后开始有点犹豫, 这么一犹豫就浪费时间了, 做完30题,还剩15分钟左右, 比上次好多了(上次做完30题只剩5分钟不到吧), 心想这回只要能做完就成功了, 后面就是赶时间了, 不过状态就像开始提到的还是不成熟, 估计影响了不少分数. 做完41题,赶紧Pass后面的调查问卷啥的, 直接出成绩, 出了上自己满意其实很水的分数. 由于在钥匙上写了时间Pace, 出门还被管理员批评了一下: 上次是否也是你写字在钥匙上了?! 呵呵, 看来和上海的管理员互相面熟了; 在上海那考场考3次,多考几次混个面熟也挺不错的! 至此, GMAT 的准备基本上告一段落了, 因为这个分数对我来讲已经够申请用了. 前辈们总结的经验贴也已经够多, 就不献丑了; 但回顾这1年多自己的准备过程感受颇多. 当然, 首先要感谢的是一直伴随着自己走过这么多复习历程的CD, 没有你们很难想象寂寞孤独的复习会是什么样; 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GMAT还认识了很多同道的朋友. 也有很多未达到理想分数中途退出的战友, 非常理解他们不能坚持的理由, 这里面包括去年的9月群, 12月群, 还有今天的2月群里面的战友. 一位战友说得好: “当你在未来某天回顾GMAT的时候, 其实它也就是个过程” ! 这句话一直鼓励着我, 从07年刚刚毕业有读MBA的念头, 到08年底09年初开始准备, 再到今天的4战终上700, 中间有无数的小插曲,无数属于自己的故事, 但故事的主题一直未变, 那就是一定要上700, 即使分数本身并不重要, 但谁让自己和700+耗上了?! 这一耗就是1年, 真够久的, 这1年坚持每天晚上下班看书, 坚持周末整天看书, 最后4个月还辞了工作, 更过起了非正常人的生活; 今天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为分数本身, 而是为了这一路走来自己心态的成长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下一步的计划? 先找工作. 复习是一种生活, 上班更是现实的生活. 复习是短暂的, 上班才是长久的. 一份好工作,对申请也是一种帮助, 所以还得花点精力好好找工作. 然后, 反过头来研究GMAT是个什么东西. 当然我指的不是重考, 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去回顾这个考试, 希望能有全新的发现. 同时整理申请材料, 赶不上dream school 的第三轮的话, 就留充分的时间给年底申请, 到时候再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圣诞礼物! 再好好的生活, 好好的家庭, 好好的上海世博, 好好的自己. 最后, 感谢父母, 感谢CD! 祝所有能坚持下来的战友都能达成所愿, 不能坚持的也能另辟蹊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