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又看了些帖子。将长江与很多国内的商学院进行类比。我觉得有点偏颇。长江并不需要和哪些商学院进行对比才会有今天。 长江的校训:取势,明道,优术。我认为就是长江一路走来最好的的注解。长江取中国经济在世界之势,取民营经济在中国之势。如果当年长江和其他商学院一样,只是关注外资企业。想今天应该在商学院的圈子里,早就销声匿迹了。其实,长江开展金融MBA也是取中国金融在世界之势,并且不惜血本在上海开设课程。曹教授对我讲,成本太大了。但是,一定要顺势。因为要取上海金融在中国之势。 这个校训,也是我的座右铭。何不取长江之势呢。 -- by 会员 letsdoit (2010/1/6 5:46:55)
能做战略性撤退,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必要之处,是具有勇气,忍耐和前瞻性的。很多海归,老外(也有一些有牌子的)来开也全军尽墨了。
只是,在沪的校友也要坐多一程京沪空中快缐或高铁了。。。
期待长江在上海重开,即使在南京,武汉,重庆也好。。。
当年李嘉诚在港创业,很多华东上海向南方策略转移的企业家,所以除了‘长江不择细流,汇百川而归大海’之外,也是顺应当时潮流,
来自广东的潮洲人,在英资本地华资世家的林立下,白手兴家,开了自己的一片天,创造了一部份香港的奇迹。
曾鳴之谓“略胜一筹”。。。大赌才能大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