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lpdeng在2009/10/18 9:55:00的发言:楼主能不能给个你两个月在职的计划供参考? 谢谢 ^^ 我大概的复习进程是这样的: 1.先过了一遍OG11,和12,比较拖沓,MM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直接过12吧。后面解释一定详细看,看解释比做题花费时间长,但是很值得!基本做题思路的建立和感觉都是这个过程完成的。然后11错题过了一遍,12的错题过了两遍。复习错题很重要,因为人都是有惯性思维的,错过的,如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反思,很容易再错的!我们可以摔倒,但尽量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2. 每天做一套gwd (我用的TN24那版,到考试时做完了23套),计时做的。计时很重要,因为我开始很慢很慢的做,可以正确率不错呢,可是一计时,阅读就处于“瞎做”状态,呵呵,不夸张的,因为心里惦记着时间,根本看不进去。但是计时几天下来,感觉就全不同了(这个不只我有这样感觉,以前好多人同感的,所以pace的建立其实没有想象中这么难,但这个过程一定要经历!)然后做完就上网看讨论,这个比较花时间,不过零碎时间可以用上! 3.我动手做prep有点晚了,因为之前不知道有个prep语法的讲解版,所以想着反正没有解释,干脆放后面做检测用。mm可以早点开始做,这个是官方答案,对理解GMAC出题思路很有帮助,至少不用怀疑答案的正确性!还有就是除了CD上的讨论,那个曼哈顿的论坛里好多prep的讨论,挺有用的(我帖子里写了),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去看看。prep做了一遍,考试前快速过了一遍,错题又过了一遍。 4.我的总结其实做的不精致,和CD上许多NN比简直相形见绌(所以前面也反思了哈,呵呵)。只是坚持每天花一点时间把当天错题上升到原则性的总结,比如:我今天错的语法是忽略了代词指代,阅读是因为没有回去定位是凭感觉选的,逻辑是因为错误排除相关选项等等。每做完一套GWD,就把所用时间,语法阅读分别错几个,每一个什么原因和自己反思概括的东西打在开头,打字的过程就是强化一遍记忆的过程,多用不了多少时间,但是印象深刻很多。 总言之,这三个材料说不出哪个更重要,我是按这个顺序复习的,但很难说是不是最科学的。OG先看是应该的,GWD和prep就不一定了,其实后两者里面也不少重题的。先做prep的好处就是可以省却怀疑答案求论证的时间,这上面我花了不少时间,有些是可以节省下来的。 再有,我想啰嗦几句那些所谓的SC规律的东西,开始时我还是断断续续听了些网络课堂的,但是发现那些SC规律的东东在OG11还可以用,在后面的复习中几乎都不止一次地找到例外,所以后来有意淡忘了那些规律。发现还是原则性的东西是最靠谱,最能信赖的(简单说,就是主谓一致,代词指代,平行结构,逻辑意思)。如果mm在最后考试前计划的材料都复习完了,那就把SC的正确答案都过一遍,会形成不错的语感,这个东东说起来悬,可是考试时候,尤其是头脑有点昏的时候,真正起作用的就是它了:) 其他再多的复习资料,因为我都没有用过,所以不好做过多评论,不过我的想法是:不做非真题,不做太久远的真题(复习时间很宽裕或是想提高英语水平就另说了哈)。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好像也没什么很具体的东东,不知能否有帮助,若有什么进一步的问题,我很愿意回答。 祝考试顺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8 22:51:1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