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tonepiece在2009/10/16 12:32:00的发言:
为什么总是有几个ID动不动就提“中国四大名校”。。中国只有top2,哪来的top4??(开篇便是反问句式,并使用双问号,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满。“总是”二字,说明了作者关注CD已久,并且知道只有"几个ID“,再一次说明了作者的观察入微,而且记性非常NB。“动不动”表示作者已经忍受了很久了。在这一段里作者肯定了自己的观点:中国只有top2,并没有top4。) 不管什么学校是top3/4, 在consulting/IB/business圈子里面的势力和综合实力声誉,能跟那top2相比么。(这是一个经典的让步句型+反问句式,再次表达了作者不屑的心情。“么”起到了问号的作用。这个反问句相比第一段来得非常自然,暗示出作者流露出的由衷的自豪与孤傲的性格。值得一提,这里的top3/4,是作者的一种新颖的表达方法,这里的3/4,不是4分之3,是3 or 4的意思,代表了重点学校里面既不三又不四的那类,因此在圈子里的实力和声誉“当然”没法和2家学校比。与此同时,作者开始透露了自己的身份,是consulting/IB/business圈子里的,是高级圈子的insider.) 中国人圈子里面是从来没听说的四大名校的。我在国外不同国家工作过,投行consulting的华人非华人接触无数,也从来没听过中国top4所说法的。(这里突然出现另一个“圈子”,感觉作者身处数“圈”,有点无间道的感觉,更加令读者feel到他的深不可测。文末,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例强调了在他“在国外不同国家工作过”,去过不同国家,并且还能在那边工作,非常NB,非常NB,也许是刚果`金,索马里等地,但作者比较低调并未提及。文章最后一句使用了夸张手法,一,接触无数,证明的数量非常可观;二,华人非华人可以说是一个累赘,通常来说,直接说地球人就可以了,但作者这么说的意图是强调了他访问的人种,在这里恰到好处。作者为了考证中国有没有top4这个问题,不辞劳苦地把在地球上做投行咨询的人都问了个遍,所谓穷举法则,得出的结果是中国没有top4。这么科学的统计方法得出来的结论必须要信服。) 全文虽然只有寥寥几句话,但无不显示出作者超乎一般CDer的高端以及高深。在下佩服不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7 12:41: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