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hedge在2009/10/17 22:32:00的发言:不好意思,我果然太抬举你了,我还以为你留过学呢,是在抱歉啊! 你说要我拿出来假招聘的证据? 好难好难哦,我好好害怕拿不出来呢! 其实你自己的例子就是证据,你不是自称在投行干过吗? 注意是“干过”,是过去时。你为什么不能继续干下去了? 这个就是假招聘真开发客户的例子嘛! 你以为你干的那些所谓“投行”体力活除了你别人干不了? 除了美国名校别人干不了? 错!! 还有既然你也是听别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你只是听说,你为什么不去求证验证数字正确与否,而是继续口口相传?岂不闻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乎? 我不是要以内行自居,我的本意是杀一杀一些学生仔一听投行就趋之若鹜,认为是高薪行业的幼稚想法。同时揭穿某些“干过”的人士为了自己不丢面子,故意不顾事实鼓吹自己或者自己认识的人当初如何如何高薪的假象,获得虚荣感。 还高薪?在香港不被别人扔鸡蛋就不错了。现在花旗香港理财中心的摊点都开到了地铁里了,一看在摊位蹲点的都是一帮学生模样的,连一个中年人带班都没有。估计这个在这里被渲染成年薪XX K的投行工作了,投行再不渲染这个高薪,估计连刚毕业的学生仔都招聘不来了。不要不相信,下次我带上一张照片 [upload=jpg]UploadFile/2009-10/2009101722392968140.jpg[/upload] 多说无益,麻烦你拿出自己的证据来,不要转移话题。做小丑也得讲点人品吧 有劳你关心我的职业发展,我现在做PE——这应该可以解释为什么离开投行了吧? 话说回来,国有商业银行还时不时有人辞职呢,是不是也说明这是个骗子行业? 你的那张照片,是商业银行门口的。有点专业精神行不行。你看到的所谓蹲点,是推销信用卡或者保险的街边摊吧?是员工样本的合理代表么?拜托,你也就是在香港出过几次差或者旅游过几次,别把自己搞得像个香港通——倒也挺符合你事事充专家的性格的 至于你引述的关于投行的负面新闻、关于其作用的辩证性思考,如果都是事实,我不会反对你提供给坛上的朋友,毕竟,多元化的信息总是好的,投行作为一个行业,自然有其光辉面,也有其阴暗面。但你老是肆意引申、妄加评论,这就不好了。 尊重事实、反对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