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hubrisray在2009/9/4 6:00:00的发言:我也说句题外话,搂住的建立给我一种这样的感觉:搂住不聪明,但很刻苦。 适合读博士,呵呵 这就是搂住为什么前两年为什么没能拿到一等的和出国考试成绩过低的原因。 "不聪明,但很刻苦",大赞这句话,呵呵。 我一直都是这么认定自己的。跟我合作的老师都说我思路挺活的,我想大概也是一个问题想得多了,自然就有灵感了。至于前两年没拿到一等,原因很多,复旦管院本科生的一等奖学金实在竞争太激烈了,如果有些年份没有企业奖,那么名额只有3%,而且我不大参加那些班上组织的加“操行分”的活动,所以吃了点亏。而后来读了企业管理系,presentation和写论文的课多了,我的成绩就开始很牛了。 英语一直都很差,没办法。如果当初有自信,现在想来,本科毕业出去是最好的,07年申请,经济情况比现在好很多。我现在必须承受当年没有眼光所带来的后果。GMAT实在不知道咋回事,最后verb考了一个复习工作开始时的Prep的分数。现在心里都有阴影了。 我也觉得自己很适合读博士,呵呵。 回前面几楼的,多谢大家的建议。 不知道是不是top 1,但有这个样子的应该很少吧,其实本科的时候就很少,只是当时自己太没自信。 跟导师关系很好,包括跟学院的领导,07.9-08.6那个项目就是管院院长的,跟他做了近一年,对我印象很好。出国的事情,他跟我说,如果申到一流的,非常支持我出去;否则,呆在这边,送我出去交流。导师也建议我最好能出去,如果不行,跟着他一起做,应该也有很好的前途。除此,我还跟一个年轻有为的老师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合作团队,写中文的好文章我觉得还是挺有希望的。这个年轻老师是土博,自己也有切肤之痛,于是非常建议并实际做了很多牺牲支持我出国。 以前一个咨询公司的老师跟我讲,让我跟他去做咨询,说我比较适合那个行业,国内学术圈子太混蛋,去那边浪费了。但我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做研究写论文这种自在的感觉。 为什么要出国?可能还是基于前途的考虑吧,这不仅是title的问题,而且还跟项目的水平很相关。复旦管院从08年开始全面硕博连读改革,前三学期的课累得我们要死,这也导致我一方面没那么多时间来应付英文和自己的研究,另一方面研究生绩点也高不了(好多课成绩现在还没出来)。 我这种情况,出国是个很艰难的抉择。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跟管院合作很多,看看能不能拿到牛的推荐。今天早上收到Carlson in UMN的一个招生老师的来信: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our program. The GMAT scores of our students are high not because we only focus on GMAT, but because we have numerous applicants every year, many of whom have excellent qualifications along with high GMAT scores. We always evaluate applicants by the whole package (previous performance, quantitative background, personal statement, recommendations, and English capability measured by GMAT/TOEFL). Most of our applications are from China's top schools, so the competition among Chinese applicants is very tough. According to what I have been seeing in the past, a score of 680 is unlikely to make your case competitive in many programs. You may want to find a way to improve that.
这个学校综合不大好,商学院挺牛的。实际上,如果那些比这个差挺多的学校,我可能都不会去申请,因为,即使申请到,也不大好意思去(这句话是讨骂的,但院长有言在先,我也曾答应这样)。 还有,不知道香港怎么样,如果去香港,可能要容易很多。 谢谢大家啦,呵呵,祝大家都申请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