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Mimi_Beijing在2009/8/14 5:18:00的发言: 我刚考完,正在写自己的总结贴。因为我阅读基础还不错,可能不一定适合你。但有几点思路供你参考。 1. 重视单科,一门门达到要求。例如语法,1分-1分20秒一题,正确率要达到70-80%。如果你做到了这个水平,再去搞下一门。 千万不要一起上。 2. 把逻辑单科捷进的NN人经验贴读一下,订了逻辑的小计划与目标。 如每天30题OG,仔细分析,用中文把元素关系写下来。例如:题目说,因为A一定能推出B,C能推出D,所以A能推出D。问加强。正确选项可能是B能推出C,可能是A能推出C,可能是B能推出D;错选的混淆项是可以是D能推出A……相信你用中文写在一个本本上,写多了,再归归类,你能明白的。不要太注重去“记住”规律、技巧与分类。 3. 阅读只考“限定时间内能读懂”,只有两点。“宏观”考你能读懂整体架构(先说了什么,再说了什么,又说了什么;诸如前段是为了否定后段,或者后段是为了证明、解释了前段);“微观”考你能读懂一个具体的句子(就是细节题,问你提高某年某人某个词是什么意思,就是问你关于这一两句话你读懂了吗)。 限于你的水平,“宏观”是可以通过中文的逻辑简图来帮助的。你先掐时间做,不对答案;做完不计时地一句句读,读明白每一句,再做一遍,再对答案。连起来想,每段每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什么作用。渐渐地你养成习惯,每次读时,每读一小段、几句就想一想,形成一遍就能把握总体结构。 “微观”与提速,通过1)基本单词,2)长难句,3)一般容易考到的语法现象(如大列举、比较、大写名词、年份等)。 1)与2)是为了帮助你提高阅读的基本能力,能一看就读懂意思。单词请按照《杨鹏17天》的方法来背,而且在做题时遇到了背过的你不太理解的词,事后多花几秒钟,想一想它的意思,这样帮助你在语境中真正理解单词的意思。2)长难句,可以每天读20句杨鹏的长难句。 3)是为了帮你提高回去定位细节题的速度。比方说,你一看到比较一群蜜蜂和一群蚂蚁的不同,心里有一警觉,觉得大概在文章的中部,那如果再考你它俩有啥不同,你就可以尽快地回去看一眼(如果你没记住)。 先掐时间做,再不计时做一遍。看看你到底是阅读能力问题,还是仅仅是速度问题。 -- 作者:Mimi_Beijing -- 补充一点,对你来说,pace尤其重要,如果你GWD每次都超时的话。 那你要做到,比方说如果时间宽裕,(如语法720+,要求1分钟一题,正确率80%+,那你1分45秒一题),能做到70+吗?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样你才可以控制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近水平。如果你前30题,每题2分钟甚至更多,65分钟,正确率75%;最后10题你错个3/4,大概也能到600的。 非常非常感谢你。 其实我自己具体复习什么内容计划是有的,只是我一直在改动。因为是否短期内见效很重要。尤其是逻辑 我语法的计划:按照XDF 王少华老师的笔记,每个根据他归纳的知识点,看一个知识点,做相应的几道例题。哪些题集中做错,或者不熟练,画出来。 过一遍以后,看那个知识点下的例题做的标记多,就专攻哪一些知识点。集中2-3天的时间全部看完。然后就复习OG,PREP上面的错题,把这些错误也按照王少华的知识点来分类归纳。 逻辑计划:根据LAWYER 来看FEIFEI的135题。集中2-3天的时间全部看完。----------------补充 : 以前吧FEIFEI看完以后,做逻辑平均错一半。感觉题目看得懂的不会错,看不懂的做不对。 可是后来受其他方法的影响,逻辑突然失去感觉。。。现在想重新拾回这种感觉。 阅读的计划:结合小安阅读法和花儿阅读法集中突破2-4天,然后第二遍,第三遍小安(一定要到第三遍!一天看完所有的感觉据说会有让人顿悟)。 周末就做分类和总结。 另外,正如你分析的,PACE对我尤其重要,所以每天做一套卷子,对我来说还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点很多人反对,不过我坚持己见) 最后再次由衷的感谢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