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北京考的,确实没换题库。50, 39, 730。自己觉得够用了,挺满意。感谢CD。 我考到的题跟下面另一个帖子的楼主说的有点不一样,印象比较深刻的说几个: Argument: 黄金80题里的,说小镇政府修一个gym可以预期降低一半的健康保险费用,因为研究表明经常锻炼的人去医院的几率少一半。 Issue: 也是黄金80题里的,各国政府应该合作制定规章,限制小孩接触Internet上的成人内容。 数学:n多6月份 jj 原题或者小变体题型,做过一遍PR Hard Math再看看jj就够了。不过有一道3X4的格子填数的题,昨晚在jj 上看到过,没有解答,于是还是不知道怎么做的,乱猜了一个"8",囧。 Verbal:阅读好像都是6月jj 上有的。有一篇讲全球碳排放估计模型的,就是说老模型忽略了北极等地表被冰雪覆盖区域的碳排放的那篇;另一篇是那个姓White的历史学家研究纽约市18世纪末19世纪初黑奴解放情况的;一篇讲农作物的,探讨为啥我们的祖先选了单年生农作物而没有选多年生农作物,而那些多年生农作物其实多么多么有潜力……;还有一篇是啥记不太清了,如果一会儿想起来了再补充。
讲一下自己的复习经过吧:我可能算是不太典型的备考者,四年工作经验,日常工作中常用到英语交流(开会和写作),因此觉得英语运用水平已经差不多了,只给自己一个多月的时间复习准备,熟悉题型。准备考试期间一直在CD潜水,下载了N多重要的复习资料,没有去报班啥的。主要是用了杨继的GMAT阅读,GWD阅读,以及版上下载的其他各主要复习资料(OG等)。平时下班之后看看题,周末集中再做一做练习,平均每周复习时间也就顶多10--15个小时吧。背单词,看阅读,语法,作文+逻辑,数学,各一个星期的样子。
看到版上很多朋友都在为考试而非常紧张,可能大家多数还是学生,或者平时英语运用的机会还比较少,于是把这个看得很重;如果平时英语能达到日常交流的水平,我觉得稍微加强一下,应该有信心能取得好成绩。而且对于已经工作一段时间的人来说,GMAT成绩真的是很小一部分,更重要的部分还在后面怎样梳理自己这几年工作中做的事情,展现和证明自己的实力与潜力。
祝所有为梦想奋斗的人们好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0 16:27:1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