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签证最终也顺利水过,其实如果写签经,我还真没办法写什么,因为我的签证实在是太水了,水的我自己都难以相信就这么过了,下面我就谈谈我签证的经过,和我准备签证的一些体会。
一、 我的签证经过 5月22日上午8:30是我签证的时间,但是一直听说签证的人很多,所以我7:30就到了领事馆,结果发现人比我预期的还多。当时现场至少有80-100人,排了4队,这里想说明一下,排队是按照时间来排队,所以如果是8:00就排在8:00这一队,如果是8:30就排在8:30这队,在排之前最好弄清楚哪队是什么时间。 我们比较幸运,因为当时领事馆工作人员觉得22号天气太热,所以把全部人都放进了等候大厅,这样我们还有空调吹,在环境上还是比较不错的,只是感觉座位有点不够,所以眼睛不尖的人基本上就需要站着等了。 流程其实很简单,排队进了大厅之后先去1号或2号窗口交表格,然后等着听名字,叫到名字的人在3号或者4号窗口按指纹,然后再旁边等着面试就成,个人建议,最好没事聊聊天,否则如果遇到人多的时候2个多小时的等候之间只会让人越来越紧张,反正学生签证的人很多,随便张张嘴就碰到一群准备去美国留学的。 至于签证这个过程,就像前面我说的那样,我很幸运,因为我过得太水了,所以就问题来说几乎没什么参考价值,因为从头到尾就问了我俩问题,什么材料都没看。
ME: Good morning, madden. (当然少不了满脸笑容,当时这个VO正在写黄条,前面刚拒了一个人,所以说不要怕签证官在你前面拒了几个,主要是你怎么表现。) VO: Morning. (本来满脸严肃,结果看到我笑,她也不好意思严肃,跟着笑了一下。) VO: Well, you are going to US to study? ME: Yeah, I will go to Drexel University to purchase my master degree. My major is accounting. And I will study two years. (本来在刚开始的练习中,这句话我是准备在开头就说的,但是后来太傻的一个老师建议不要在开始说太多,否则给签证官就2种印象:1、你是Well Prepare 过的;2、你的性格就这样。这两种感受都不是太好,所以开始就按照大多数人那样Morning就行了。) VO: OK, did you major accounting in your undergraduate study? ME: No, my undergraduate study i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后面主动谈了我为什么会选择会计专业。(这里要注意到就是一定要考虑你说了一句话之后,签证官可能会问你什么问题,只要你把信息主动说了,签证官就会很受用,你的签证就会顺利的多,这就是太傻老师所说的“主动”,这是签证的原则之一,后面我会再加以说明。) VO: (笑了一下,估计主动提供信息赢得了她的好感,加上我穿的还是很老实的,像个认真的学生,这里我想顺便提下,个人感觉学生签证的时候服装需要适当的考虑一下,既要保持一种学生的感觉,又要不失庄重,让人觉得你是比较重视这个签证的。)Well, who is your sponsor? ME: All expense will be paid by … (接着说了一下学校需要的费用大概是多少,刚说完就被打断了,同时已经把蓝条拿出来了,我心里这个乐啊,呵呵) VO: What’s your father’s job? ME: My father is … (还顺便介绍了我妈的工作,虽然胜利在望,但是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万一人家把蓝条收起来了,我哭都来不及,所以我最后还补了一句)And I bring my parents certificates of salary, do you want to see them. VO: 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她已经把蓝条和I-20表格丢给我了,最后说了一句:No need, you are approved.)
我是幸运的,因为整个签证过程没超过1分钟,所有准备的材料都没有看过,除了刚开始交给她的I-20和DS表格,连我的存款证明都没看就过了,所以说如果不是水过也没人信,但是有句话说的好:“如果你不好好准备,也许你签证能过,但是如果你签证没过,一定是没好好准备。”只有准备的好了,从你的语言中表达出一种自信,签证官自然就会相信你所说的话。如果不好好准备,自己说的都提心吊胆,签证官为啥要相信俺们昵?
二、 签证等于辩论 也许是我一直参加各种辩论赛,所以在我看来,其实签证就是一种变相的辩论,签证的过程就是和签证官辩论的过程,只是这个辩论和传统意义上的辩论是有区别的。
1、 签证比辩论简单 参加过辩论赛的人都会知道,辩论赛70%的工作是在辩论前准备的,能不能辩的好,口才只是众多因素中最不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辩论首先要做的是破题,签证也有辩题,而且题目都已经破好了,不需要我们自己破——用简短的语言让签证官相信你去美国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不逗留性。 参加过太傻服务或者对签证有过了解到人都知道,签证的问题无论是108问也好,还是100问也好,归纳到最后就三个方向: A、你是不是一个合法的学生。这里你需要准备的信息或者材料有学校的录取信、你去美国的原因和动机、你学这个专业的原因和动机、你本科学习的相关信息、你选择美国这所学校的原因等等,这些信息都是签证官可能需要了解到,所以在去签证之前,心里要明白如果签证官问道了需要怎么答。 B、你有足够的钱去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这个方面问题比较简单,但是也是最容易让签证官找到话题的方面,答不好签证基本就飞了。在这个问题上,你需要让签证官了解到一个信息就是即使我在美国不打工,我也能有足够的钱来付学费。这里有一个小支线,那就是对于奖学金的态度,也许很多学生会觉得如果有奖学金,尤其是全奖,在这方面就没问题了,但是其实奖学金经常会是签证官的重要陷阱之一,打不好签证官就会用“你去美国是为了钱,而不是学习,所以我不能给你VISA。”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所以有奖学金,尤其是有的学校有,有的学校没给,而你去的是给奖学金的学校的时候,最需要注意到就是这个陷阱了。 C、你学成之后会回国。这个问题估计是中国学生最难回答的,因为中国大学中对于职业规划的教育基本为0,所以学成之后想干啥估计在申请学校之前就想过的人还真不多,个人感觉可最有力的回答方式不是说你在中国有多少多少哦亲人,你在中国有多么多么割舍不下的感情,那些个签证官都是中国通来着,你这么说基本对他或她就没一点说服力。最有力的说服点就是让他觉得你学成回国之后,在中国的职业发展至少不会比美国差,但是少谈钱,因为挣钱,中国挣得再多,尤其是刚毕业,都和美国无法比的,只要你说钱,基本就会掉进陷阱,但是也不能说你不在乎钱,否这这个留学行为就是可疑的,如果不在乎钱,你留学干啥。个人建议:不是不在乎钱,而是刚毕业不在乎钱,而且刚毕业不在乎钱是为了以后挣更多的钱,同时不是挣美国人的钱,而是挣咱们中国人自己的钱。 所以说,签证比辩论简单就简单在这,这个简单是题目的简单,因为所有签证离不开这三个类型的问题,只要心中有素,明白怎么答,那就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中好了。
2、 签证比辩论有难度 这里我又要说一个自相矛盾的话,签证比辩论难,还不是难一点,是难很多。因为签证官即是反方——证明你去美国的不合法性、不合理性和逗留性,同时签证官又是裁判,他就有生杀大权。所以签证的辩论不是说服裁判,而是说服你的对手,难度大啊。 那么怎么说服对手,还是按照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一点一滴准备,最基本的就是你先要把你自己给说服了,如果自己都怀疑自己,别人没理由信的。 所以练习签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停的对练,先把自己说服,再和不同的人练习,如果有99个人都相信你说的话(不是感情上相信,而是事实上相信),基本上签证官就相信了。
三、 签证的一些原则 我废话比较多,所以七七八八一说,差不多都说了3000字了,签证不是啥大问题,就不多说了,最后我再谈谈签证的一些原则,有些书或者网站上说4C原则或者5C原则什么的,其实是给这些简单的原则一个学术名称,我说的这些原则其实也就是这些原则用通俗语言说一遍而已。 1、100%的诚实。绝对不要捏造事实,因为签证官远比我们要聪明的多,他们都是一帮熟悉中国文化的老外,中国人喜欢用的小九九,他们都知道。事实求是,也许我们不能按照既定计划去遥远的美国,但是如果努力,终有一天这个愿望可以实现,但是只要捏造了一次事实,被签证官发现了,基本上这一辈子都和美国无缘了。 2、80%的事先准备。签证80%的工作是INTERVIEW之前完成的,基本上我们的自信和我们准备的多与寡是成正比的,准备的多,就自信的多,准备的少,就自信的少,临场发挥的好坏和事先准备的多少是有极大关系的。天道酬勤,如果希望用自信赢取签证官的信任,就用努力去赢取自信。 3、60%的主动。主动是签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试想一下,如果你给别人聊天跟挤牙膏一样,问一句,人答一句,你还有心思和他聊天吗?肯定没有,其实主动并不是没事找事说,而是要去思考签证官的问题,明白签证官问这个问题是想了解什么信息,然后尽可能的一起说给签证官听,这样签证官面试你的时候就会觉得轻松,心情自然会好,那么签证通过的几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所以,签证过程中需要想签证官之所想,做一个聪明的回答者。 4、50%的细节。签证中一半的事情是宏观的,一半的事情是微观的,也许大多数人在面对签证的时候宏观的问题都能把握住,但是微观的往往就会忽略,比如说个很不起眼的小事,你准备的文件怎么摆是拿出来速度最快的?不注意的人也许最好的结果就是买个风琴包,不同材料分着放就行了,其实事实上,如果能够一类材料放在一起,且位置固定,你拿材料的效率就会更高,如果再细,你甚至可以发现,你写的标签如果倒着摆,你签证的时候就是正着看的,这些都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事,但是也许对签证的帮助会多到你难以想象。再说个稍微微观点的事(这些问题我刚开始自己都没注意,是在大傻老师和我不停的对练中我发现的),比如你在回答你选校理由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二三点说了之后,在某一点签证官是可能展开的(虽然不是100%会问,但是如果不去注意这些小问题,你遇到了就是100%郁闷)比如你说这学校提供了什么什么课程、有什么什么活动,签证官也许就会问:Can you explain why these courses or actives or opportunities are important to you. 或者问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se experiences? 这些细节只要多花10分钟想想,那怕不去想怎么回答,你只要考虑了从哪个方面回答,你就会更加自信。用一句很俗的话总结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5、20%的运气。不可否认,签证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但是运气的成分就那么20%,如果你寄希望于运气,那么你成功的几率保证连运气的20%都不到,机会只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20%的运气+80%的努力 > 100%的成功,但是20%的运气+0%的努力 < 20%的成功。运气是能帮你锦上添花,不能帮你雪中送炭。
最后用前面的一句话总结就是:如果你签证过了,也许你没有好好准备,但是如果你签证没过,你肯定没有好好准备。最后的最后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顺利签证,早日走向自己的梦想国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