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大家都很困惑吧,留在美国,还是回国;留在美国,是随便将就个工作,还是继续读书;回国,是不是会心有不甘……我也就是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其实大部分人当初比较好的设想,就是能够出国读书,在美国工作两三年,然后回国。这样国际的学习背景有了,国际的工作背景有了,回国以后发展就好办了。但是,环境变了,所以很多想法就跟着变了。我说的也是个人的一点思考,想请大家指点一下。
根据跟很多在职场摸爬滚打的人以及猎头朋友们的交流,如果不是从0开始打拼,那么对于商科类的职位上,永远是工作经验>直接相关的证书(CPA,CFA)>学位,有直接的工作经验最值钱,如果工作经验相同,那么看CPA,CFA这些证书,如果那些相同,才看学位,学历只要达到公司基本要求就好了。如果是毕业后第一次找工作,反正都是entry level,那么也不多说啥,不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都知道,企业对实习经历也是颇有偏好的。对我来说,已经有的工作经验,虽然不算太好,也不能说是不好的,完全放弃掉,是可惜的。所以我自己在看了国内外宏观的情况和自己一直以来的轨迹,确定了未来想要切入的领域,这个领域这里我就不说啦,呵呵,想要做成,是要很长远的,但是可以做很久,是值得一辈子做的职业……选定了领域以后,既然最后的目的是要找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或者说想看看我想做的东西,要怎么才能做到,都要求什么。我开始花了很多时间去问别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路,成功的经验到底有多少可以复制,我持谨慎态度。最直接的方法,还是去看自己想进入的领域和工作机会,都有哪些共性的要求。明确了这些之后,的确就是在准备这些条件。准备条件的时候,要记得有耐心,尽管年龄和时间很重要,但是必要的经验是没有办法的。这个时候,该读书啊,该攒工作经验啊,还是该考证,还是需要积累人脉,都需要有毅力一去做。话说回来,我应该还是很在意要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所以有些东西必需要适当放弃。所以每个人自己的人生态度,自己要摸清。
大家无论怎么选择,最要清晰地还是自己到底要什么,目标要做什么,很多时候,不是说留在美国就一定能怎样,也不是说回了国就一定不能怎样,的确是需要自己去努力积累和实践的。
对于一个学位的offer,我觉得CD上很多人总是问,可是现在我很清晰,很多时候,的确是要看学校和专业的认知度的,北大和清华,哈佛和斯坦福,或者说同样读会计,说起UTA就公认会计好,这些都是重要的。也有人就是以找工作为导向,那么名校之外,就好好看看placement,也就是学生找工作的情况,感觉学校网站上统计的意义不是太大,一定要问同校的中国学生的情况。其次,录取的人,录取的人是未来的基础,不仅是决定了你学习时同学的水平能带动你多少,也决定了以后,你在同行业或者交叉行业里面,能够对你助力的人多少。上学期上财务报表分析课的时候,分不同的section,去上过基本上都是美国同学,会计专业的学生的课,课堂完全上满1小时50分钟,还觉得讨论不够,老师能够给出的信息和启发很多;下午,还是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内容,但是课堂基本上是MBA,phd,和一些国际学生,还多半非会计专业的,讨论上和能够获得的信息上,思路开拓上,就差了很多。老师激情明显也没有上午大,讲完1个小时多点,就下课了,因为也没有人太积极地回应。再者看课程,学校网站一般都会贴,有哪些是你没学过,对达到未来工作中的要求有多少帮助,课程设计好不好。这个其实不容易做到,而且有的学校课程比较死,没啥可选的,但是如果可以选的情况下,自己要有好的规划,就要跟职业发展联系起来。所以有时候我觉得有了工作经验以后去读书,如果又头脑比较清晰的话,的确是很有利的,因为他知道他有什么,他缺什么。
如果有机会,跟专业的HR接触,还是很重要的机遇,我觉得他们能够看到一些我们自己意识不到的一面。职业测评,这个东西,说有用也有用,说没用也没用,关键还是用的人自己,是不是真实反映了自己的情况。
不知道说得对不对,欢迎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