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说话台湾腔好重啊... 我是UST今年新入学的... UST是三所里面最贵的,也是相对而言给钱比较少的... 说实话,我现在觉得还是尽量权衡一下成本与收益... 这么糟糕的年景,香港三校我觉得结局应该差不多... 应该说LZ有finance的背景,不过LZ应该思考一下,在去杠杆化的今天,在二战结束后全球经济最萧条的时代,毕业后有很大可能不得不回到之前的function,而商行operation我印象中并不是那么value MBA.即便HK还算是金融中心,IB/PE/VC这种MBA学生以前向往的职位可能都不太有了,仅有的几个,今年去读书的人中很多背景,工作经验更契合的MBA也会极大的降低你的胜算。 华尔街日报早就说过亚洲雇主不如欧美value MBA,这很符合中国目前的现实。 为获得一个career break以及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各方面素质而言,香港三校的师资都是很不错的,至于那所更强,我想无论局中人和局外人都无从评论。 CU 3个out of 11找到工作, UST 07 intake貌似三个月就业只有25%,似乎还不如中大。找工作我想在HK,由于学生人数少,不太可能有很大规模的campus talk,所以还真的是满个人化的一件事情。 主要还是看你有多大的决心留在HK以及你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了。 说实话,我很喜欢HK,欣赏HK人的professionalism,所以很大程度上看淡香港经济对内地的高依存度,香港恶劣的住房环境,香港相当高的生活节奏。但很多人去过HK之后跟我的观感完全不同,甚至很厌恶。我说这个也是建议你亲身去看看,和这些学校的眼缘了。当初我去CU,刚出大学站就看到草坪上耸立的no smoking,作为一个烟民,我立马打消了来CU的念头,呵呵,不过貌似HK三校都禁烟的,这是后话了。 如果一个人不是有很强的做点事情的意愿,其实不一定非要去HK.香港虽然收入比内地高,但香港的平均GDP和收入低于很多国家,譬如比德国低出近1w美元。世界上很多国家留下来的难度不比HK大,虽然税制方面HK更有吸引力,但是HK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强积金制度施行也较晚,并无积累可言。更重要的是,HK是一个贫富比较分化,社会分层比较明显的社会,这两年更加明显了。HK的平均净财富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大学毕业生的薪金收入却乏善可陈。 说了这么多,好像是劝你不要去HK一样。对不起拉,我离题有点远。 其实我就是想说,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各花入各眼,三个差不多的MBA项目,就像三个差不多的对象一样,别人可以给你参考意见,但谁最适合你,还是得你自己决定。 就finance而言,在目前(09 intake)的年景下,我感觉就业是相对无差别(indifferent),反正都做好找不到实习和失业一段时间的准备吧。 师资力量不必担心,香港三校的faculty quality在华人地区还是处于比较优秀的地位。 至于说MBA学生能多大程度上受益于教授的研究能力,我只能说,我更希望教授有一些industry experience,毕竟再卓越的发表在Journal of Finance之类的杂志上的知识,讲了MBA的学生也听不懂,别忘了,你有一半以上的同学不是金融行业的,要从简单的会计恒等式教起,另外一半,可能也没有受过很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的训练,需要恶补统计知识和基本的经济学,最后一半,即便具备了某一领域的hands-on experience,来学教授所研究的东西,也无异于看天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30 16:42:5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