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Kimb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8岁MBA,还有希望转Consulting么?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12-8 22:5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imbo在2008-12-8 18:01:00的发言:
如果读,比较倾向于Markting.金融财务跟我关系很小,也没啥转过去的意愿。一般管理,那点东西有点厌烦。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我的2个VP,一个建议我读点EDP,一个觉得多看点书就好了,呵呵!

以前我也收到类似的建议,实践下来,有以下的看法供参考:

1。看书的效果没有实践的效果好,而且如果没有指导的话,那么多自相矛盾的管理类书籍,你如何选择?MBA和EMBA的教授和教育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之一,因为他们替你过滤掉一些哗众取宠的书籍和资料,但是教授的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是关键。

2。独自努力很容易产生惰性,或许今天下决心看书,过几天就松懈了;如果借助环境的力量,寻找相同的人群共同努力,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你能找到和你合拍的同伴吗? MBA和EMBA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之一,因为有一个共同目标的人群相互促进,在和你一起努力。

不过要尽量区分为了拿学位的人群(买文凭),直冲高薪而去的人群 和与你有相同努力方向的人群,这点在考察商学院的同学时需要非常小心,这和商学院办学的目的和传统人群素质很有关系。

3。EDP课程是商学院用于赚钱为目的的课程,时间较短,性价比相对较差,具体情况可以咨询相应参加过的同志,是否有帮助。不过利用EDP认识一些教授和同类人群,也是一种发展的途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8 23:54:15编辑过]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00:04:00 | 只看该作者
zhukangxin”好像总能指到我左心房里面去呢!


身边的朋友,创业到离婚卖房子的都有的。这些也是我为什么觉得还是要慎重的原因之一。如果自己缺乏商业的
感觉,身边又没有人能补位,这个长夜就相当危险了。另外,我觉得很多消费类电子产品(我的技术领域)的失败,来自于采用的技术没有配合市场的定位和盈利模式的需要,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靠就以一个纯技术人员的身份冲出去就做能解决。做一个真对特殊领域的
专业咨询公司,这主意不错,但是要准备的好像也挺多的。

其实我有一个疑问,我这个叫谨慎还是叫畏惧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9 0:09:24编辑过]
23#
发表于 2008-12-9 00:40:00 | 只看该作者

创业, 首先要有一个能 优势互补的团队,如果没有的话, 还是要谨慎行事

其次,专业咨询的定位固然可行, 但你只是 看到了一些电子产品的失败, 并没有咨询领域的相关经验, 想直接做一个专业咨询公司不太现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9 0:41:12编辑过]
24#
发表于 2008-12-9 00:4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imbo在2008-12-9 0:04:00的发言:
zhukangxin”好像总能指到我左心房里面去呢!


身边的朋友,创业到离婚卖房子的都有的。这些也是我为什么觉得还是要慎重的原因之一。如果自己缺乏商业的
感觉,身边又没有人能补位,这个长夜就相当危险了。另外,我觉得很多消费类电子产品(我的技术领域)的失败,来自于采用的技术没有配合市场的定位和盈利模式的需要,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靠就以一个纯技术人员的身份冲出去就做能解决。做一个真对特殊领域的
专业咨询公司,这主意不错,但是要准备的好像也挺多的。

其实我有一个疑问,我这个叫谨慎还是叫畏惧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做好准备,叫做谨慎;没有做好准备,叫做鲁莽;但是以准备为由,而不积极地完善自己,那叫做畏缩。

80、90年代时机会很多,竞争水平很低,只要胆大进入,创业难度很低,边做边学的成功率很高;

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水平很高,机会相对较少,边做边学基本不可能,机会只属于做好充分准备的人,如果看了那些80\90创业成功的人士的业绩,不做准备不想清楚,头脑一热就去创业,下场是可以预料得到的。而学习的目的是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避免走弯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9 0:53:08编辑过]
25#
发表于 2008-12-9 01:0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shlcc在2008-12-9 0:40:00的发言:

创业, 首先要有一个能 优势互补的团队,如果没有的话, 还是要谨慎行事

其次,专业咨询的定位固然可行, 但你只是 看到了一些电子产品的失败, 并没有咨询领域的相关经验, 想直接做一个专业咨询公司不太现实


您说得很对,其实要有一个志向相同,优势互补的团队是很重要的,而这个团队人员的找寻是需要有一定人脉网络的,而且需要相互了解,需要花费不少精力的。

很多创业团队往往在逆境团结很好,到了顺境反而分崩瓦解,这点我也是有经验教训的。

前些天长江组织了MBA去一个本土企业的学习,是长江校友办的,校友总结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要有赚钱的能力,也要有分钱的魄力”,很多企业发展不起来无非这两点做不好,前者是Hard Skill+Soft Skill ,后者是人性,Soft Skill;创业人群对Hard Skill和Soft Skill 要求很高。

参与EMBA和MBA的学习,充分利用商学院的人际网络,应该要比自己去社会上找机会多一些;而且一些比较好的商学院社会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会比一些猎头要好上不少,跨领域的机会也多一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9 8:12:04编辑过]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09:56:00 | 只看该作者

Wow!

看来我要实现这个公司,首要的是要找个志同道合的熟悉企业战略和产品定位的咨询业的人士入伙,而我自己负责后半段的技术配合市场的设计部分的组织.这个讨论So far so good!

现在每天的工作,我觉得有点"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反倒逐渐失去对行业的把握.因为陷在具体的项目里面太深.我之前带领2个小部门,最近下决心跟老板申请甩掉了一个.现在自己可以思考的时间多了,以前报名却不到场的各种行业协会什么的也准时出席,感觉天都有点变蓝了.

27#
发表于 2008-12-9 13:3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imbo在2008-12-9 9:56:00的发言:

Wow!

看来我要实现这个公司,首要的是要找个志同道合的熟悉企业战略和产品定位的咨询业的人士入伙,而我自己负责后半段的技术配合市场的设计部分的组织.这个讨论So far so good!

现在每天的工作,我觉得有点"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反倒逐渐失去对行业的把握.因为陷在具体的项目里面太深.我之前带领2个小部门,最近下决心跟老板申请甩掉了一个.现在自己可以思考的时间多了,以前报名却不到场的各种行业协会什么的也准时出席,感觉天都有点变蓝了.

好好努力,祝你成功!创业的话,人是关键.
28#
发表于 2008-12-9 13: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ukangxin在2008-12-9 13:35:00的发言:
好好努力,祝你成功!创业的话,人是关键.有空到长江来坐坐,听听讲座,应该会有很多人和您有共同风格和共同语言的,可以共享的。

29#
发表于 2008-12-13 23:19:00 | 只看该作者

听下来LZ还是蛮谨慎的人,失败成功都是经历,想太多了. 想得总是和实际的会很不一样.可怕的不是年龄,是心态.

嗨,咨询有什么好呢? 活又苦又没创意还受气

30#
发表于 2008-12-15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不建议楼主读全日制的MBA,

1,商学院里面谈到的咨询是管理咨询,和IT咨询有明显的划分,像中欧的管理咨询俱乐部是不会去联系IT咨询和HR咨询公司的,同学就业也基本没有去这些方向的。当然可能会有其他俱乐部(比如HR俱乐部)联系HR咨询公司并促进同学就业。

2,商学院里的咨询俱乐部基本是30岁以内的同学为主力,35岁以上的同学基本上不会将咨询作为主要的职业考虑。这和管理咨询业的特质和35岁以上的同学自身的定位都有关系。

3,如果你的打算是创立IT咨询公司,与业内人交流,我建议你可以考虑在职MBA,通常而言,同时开办全日制和在职班的MBA项目里,在职班的同学素质和职业发展程度都较好。而且在职的同学他们的网络和资源都能够得到保留,你要是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大家也有时间和精力马上将项目做起来。而脱产班的同学基本上在校期间是很少再出去开公司的。楼主要开IT咨询公司应该还是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自己对技术的了解,如果你离开公司到商学院里待个1年半,楼主也要考虑一下你的专业技术的贬值程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3 12: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