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3516|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潜水两年 一朝浮现] CK录取 我要的幸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10:49:00 | 只看该作者

[潜水两年 一朝浮现] CK录取 我要的幸福

先说一下个人情况

国内211大学..文科专业毕业
目前在半导体行业  软件研发。
2006年 开始准备MBA
2007年 启动申请过程
2008年 开足马力瞄准目标
2009年 秋天 我要的幸福

受到CD上大伙的帮助,将以编年体回顾两年的心路历程 - 希望也能帮到正在申请的朋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10:02:26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10:49:00 | 只看该作者
06年7月。
工作第四年,女朋友已经在升级成为老婆的日程表上,新房开始土建工程。MBA已经成为她在我耳边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老实说,文科毕业,我对自己没有特别的要求。人生也许就这样了,有房住,工资过得去 - 我不小资,我小农:老婆孩子热炕头。我要的幸福不过如斯。只是她的MBA论比较麻烦:不想照做,也不能不做,也许弄本GMAT参考看看,忽悠一下也就过去了。

可是她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被忽悠的!

好吧。我承认也许她触动了某些东西。我的志向,在四年的工作中有些锈蚀。因为自己专业和非主流的工作经历让我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我不认为我的能力差,但是HR们如果看我的CV还是会皱眉摇头--如果我是HR我也会。

06年8月。
MBA远得看不到影子。

因为工作很充实:除了白天的工作,还有晚上的。GMAT,也许是很简单的东西,因为英语对我来说,从来就是一种工具。每每看到英语培训机构的传单,我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要不要去兼职做培训师。

时间如注,云淡风轻。

06年9月。
我知道,我的生活圈子之外,还有更广泛的天地。我只是被自尊蒙蔽着眼睛,不愿意看到那些激动人心的变化。她介绍我认识了一个中欧的校友,也是她的初中同学。这大概就是我对MBA最初的直观认识了。

说实话,我没有特别在意这次会面。至于那位朋友的名字,也经常和另外一位朋友的混淆。

看来她是玩真的。

06年10月。
去了一趟新加坡,写了一堆博。MBA依旧遥远。

06年11月。
每每到了年底,一拨一拨的工作都会积聚过来。这个市场Freelance的需求如此旺盛,尤其在三节交汇的时期(圣诞,元旦和春节):促销商战如火如荼。

我那时候也很忙。一位之前认识的老板A,让我帮他设计几个UI。虽然手上活很多,还是满口答应。因为虽然他大我快两轮,但是我总觉得他很亲切,很合得来,很爱听他的教诲(事后认识他的朋友都说,他因该去当老师)。

起早贪黑阿。

06年12月。
新房的土建结束了,和UI设计的进度一样。A看了我的设计挺满意。问我想不想去他那里:一个世界一流的半导体厂商。

这无疑是我的机会。

我对于自己的Background一直不自信,好在那时还有“怀才就像怀孕”一般自我安慰的话。终于发现这句话并不是阿Q,而且机会降临的时候,真是一种幸福。

也许MBA不再遥远了,我想着想着,06年结束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10:13:54编辑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10:49:00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1月。
27岁的生日当天,做了系统升级,女朋友成为老婆。从此欢乐不再是一个人的欢乐,负担不再是一个人的负担--当然,MBA也不再是一个人的梦想。

A让我提前参加了Team building,一次彩弹射击。这次的活动让我更加坚定加入这支Team的决心,以及,MBA的信心。我对自己说,I made it。我觉得,MBA真的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我真的应该更努力一些,许给我们一个更光辉的未来。

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浮出水面。3月份换工作,准备两个月的G,5月份考完,10月份就是第一轮的申请。中间五个月可以写Essay,还是推荐信。虽然这些还都没有准备,可是仗着自己的E文还不错,完全没有放在眼里。

恩,就这么办!

2007年2月。
开始享受“繁忙人生下半场”之前最后的休憩时光。听说MBA的学习超级Intensive,接下来要转行也绝没有当个程序员那么惬意。

想到这里就继续纠结。

2007年3月。
婚宴,跳槽。婚假只休了5天就自动放弃。因为我舍不得我过去工作了三年的同事和机构,我在岗位上做到了最后一天,第二天就匆匆去新东家报到。原来的老板Z没有找到我的接班人,我答应他每周六或日都去帮他处理事务,在他找到我的下任之前。

离开后的第二周,我坚决执行计划,参加了中欧的校园日。

这和大学大相径庭!

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当天那个意大利学生G,他的Presentation很有趣,解释了申请人要多快准备申请。他播放了一段视频:

    “一只羚羊在奔跑,一只猎豹在追赶,两只动物速度飞快。突然从后面狂奔来个
    人,一把夹起前面逃命的羚羊,绝尘而去。猎豹愕然。”

他们鼓励申请人要像那个人那样迅速地申请MBA,正合吾意!我就是这么计划的。自信不知怎么地开始无限膨胀,以至于后面的一位女校友在Q&A的时候,我当众向她Challenge要他解释怎样的人才叫做具备MBA的“素质”。我承认那是我的错,如果不幸那位女校友还记得,并且看到这文章,我郑重向您道歉。

如果这是MBA,那我已经被Qualify了。我骄傲地这么认为。

2007年4月。
很不幸,工作出了状况。

我的经验和背景在实践中被证实和Team的风格相左,在休息的时候,我也找不到大家共同关心的闲聊话题。工作的时候,我在出冷汗。MBA - 我想是不会需要连工作都做不好的申请人的。

计划崩塌 - 首要的任务,是掌握现下的工作,而不是MBA。即使是被侥幸地录取,我也不想这样遗憾地离开。

立刻就行动。

2007年5月。
奶奶过世。

工作有些进展。A离开了公司,我和接任的S有矛盾。我工作很自觉,然而这里的自觉是双刃剑:如果方法对,自觉对Team是好事;不对的话,难说。S明显对我自觉的错误很有意见。但是我的看法明显和S的不同,因为我觉得我是自觉的正确。

这应该就是一些企业喜欢招聘“白纸”的原因吧。

就像是现在向那位CEIBS的校友道歉一样,我也承认那的确是自觉的错误。过去很多事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然而回头,发现考G一步也未迈出,我已经错过了计划表上的GMAT。

2007年6月。
和S在一次午饭的时候,她问我:

“你有什么计划?”
“想要申请MBA”,我开门见山地和盘托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坦白,“今年10月。”

这很不可思议。是谁给了我这样的勇气?要知道我还没能在这里的工作中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且从3月份到10月份,短短的7个月根本不能完成证明的过程;加上这样斩钉截铁地告诉她我10月份肯定resign,我真的是不想干了!

然后她说,

“这么快就辞职你叫我怎么培养你?”

意料之中。

2007年7月。

实在是赶不上GMAT的计划了。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努力补习。

纠结最多的地方是思绪:2008年秋季中欧是赶不上了,2009年秋季中欧呢?应该可行。好吧,计划调整。

不过,什么是我的计划?我自己也不清楚,只是在心中,不知不觉地,有一样东西,慢慢地浮上水面。

2007年8月。
工作终于走上正道。一个MBA Tour的邀请降临在我的信箱。

在Regine的大堂,我第一次和中欧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近距离接触。印象不错,谈话也相当轻松。尽管中欧已经是世界排名11的名校,招办的人鼓励各种不同背景的申请人申请。

在中欧的边上,看到了长江。

长江的招办人员,似乎对我的背景没什么兴趣。好吧,反正我的目标是中欧。

2007年9月。

在番禺路的新东方报了10月GMAT班,交3K找50。这次不是老婆逼的。既然计划已经全了,再等着也是浪费时间,没什么意思的。报名的时间有些晚了,所以拿到的座位很靠后。不过这只是补习班而已,只要听得到讲课,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我想。

计划有个大概的影子:10月读班,08年1月结束,复习两个月,3月杀鸡,4月Essay结束,5-8月找人Polish,8-10月Recommendation和面试准备。恩,就这样。

不过,欸?奇怪,不是老婆逼的么……为什么自己来报名?这么无聊的课程……

2007年10月。

研发人员的一生,是闷骚的的一生。一般来说,即使内里热情似火,却总是怯于表现。圈子小,智商高,说话重逻辑。

很不幸,我就是其中一员。不过,我连科班出身都不是罢了。

这个暂且不谈。上过xdf的xdjm应该知道gmat班的传统:每次结班都会组织一个Party,真挺新鲜。要Party吧,就得有人组织。语法老师Jacky提出这个提议就拂袖而去。

“我不认研发的命,今天的课一结束,我就上讲台组织大家。如果这点都做不到,我干脆不要MBA了。”

中场休息的时候,长风同学上台给M094班组织了一下。长风同学后来也选择了CK,成为08届的校友。

五味杂陈,是如释重负么?我不知道。讨厌纠结的自己。一定要再努力一点,我想。

2007年11月。
杀鸡,比想象中难,远比想象中难。因为它考的不是英语。

在偷到闲暇的时候,我想,推延了一年的计划,原因是什么呢?无外乎是害怕失败吧,抑或是S和我的交谈使我改变了计划?是不是真的需要MBA,我似乎还是没有想清楚。我已经向S证明了我的工作能力,而且已经开始独挡整合的工作。和同事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真的有些舍不得这个相处了8个月的Team。MBA,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还在纠结。

在XDF和左右的同学也慢慢开始熟络。中间休息的时候,我带他们去番禺路上我新发现的好吃还不贵的饭店吃饭。吃饭的时候,大家聊往事,大学,G,和向往的名校。发现真的是藏龙卧虎,好多NN。

成为朋友,然后就是竞争么?

不过,不知不觉中,我好像又有一些变化。这些人,若不是G班,我和他们应该永远没有交集的吧。

2007年12月。

XDF老师和同学,都推荐CD。之前CEIBS的校友,也推荐CD。于是有了现在我用的ID。

既然没召集大班的Party,那就小班吧。给Team组织了一个Party。10来号人,叫上XDF的老师Jacky和Steven。不想过Xmas这种洋节,于是拖后了一些日子,加上一个Happy New Year的名号。

大家带了菜,我在家做了Pizza和意面。这种off-work的活动真的能拉近大家的距离呢!我终于知道,我是喜欢交流的!我不只是一个木讷的R&D,我不只会做R&D。看到大家在Party上这么尽兴,组织Party的辛苦一下子全都忘了。

顺便,请了Z的全家来我家做客。和他说了我的想法,想请他做我的referee。他很高兴我请他帮我。

2008年,将是决定之年。要么坚持,或者放弃。但是,即使会失败,那又怎么样呢。我会尽人事,然后,听天命。我的MBA,终于经就位于计划的另外一端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 22:32:33编辑过]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10:49:0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1月。

I knew it would be my year.

M094的Party在最后一堂语法课上完之后终于开始,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参加。倾诉欲大爆发。当然我们如愿以偿地看到了传说中的舞蹈。

GMAT班的结束,意味着我的复习迎考开始了(其实GMAT班的开始就已经开始了)。不过很不幸,4月之前的好日子都已经被预约了。好日子,也就是换题库的时间前,JJ最多的那一段时间。不过那时候不懂,先复习好了!不过说来惭愧,一天只看三小时的书,定了复习计划,因为自己都觉得不科学,所以也就不献丑了。

目标是要定下的,720分。

模考,先来一套。630分,那么还有90分需要提高。

2008年2月。

2月19日,定下了XDF所谓的“Day of Dead”。6月18日。

有时候下班后会去交大自修,不过,我还是喜欢平常心,不因为日子定下了,就更加突击复习,保持平时的Pace,考试才能表现出自己的成绩。

2008年3月。

直接引用我的Blog:

    “...

    上周末老婆的老板无缘无故给我们送来一条萨摩耶。运气真好。

    神那,还能再幸福一点儿么?

    有点黑心。只不过,今年最大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申请CEIBS成功!

    ”

时间还早,形势一片大好,趁早做一些重要的事。比如,联系我的另一位推荐人:原单位的CFO, A,或者S。他们和我的关系都不错,先和他们通气也好。

2008年4月。
我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复习。但是时间过得飞快,已经4月了。尤其是和小白一起复习。它就在我的座位边上陪着我,使我不觉得孤单--即使只是一个人复习。

而且,正确率持续上升,XDF蓝皮书全部做完。OG第三遍的时候,几乎可以说出每个选择支的解释了。真的很享受当时的状态,因为GMAT的缜密逻辑和英语基本功应用在工作上还真是得心应手。看来即使GMAT靠不出也不算没有收获。

应该没有问题了吧?不过还有一个月,做什么呢?上CD一看,还差得远!天山+GWD一套也不能少。

2008年5月。
可是这让我迷惘了!天山和GWD的Verbal正确率最低的时候才40%多一点!

And the worst situation was, time was running out!

之前的自信和平常心又一次消失。当离开考试当天,只有不到432小时了。除了吃喝拉撒睡和上班,还剩余144小时。

2008年6月。

惴惴地迎来考试月。天山和GWD的试题已经全部做完,Prep的题目也做了3遍,到了考试前一天才发现还有全Prep题目的破解版存在。虽然可惜,但是也没有办法。这整整8个月的GMAT不仅已经远远超过了我计划的时间,而且最后一次模考,只有650。比起5个月前的那次,几乎没有提高。

我应该哭吗?

最后一天,我匆匆地过了一遍JJ。感觉,很悲怆。纠结的感觉再次袭来,失败好像在预演。心跳加速,开始恶心。

我大概太看重申请MBA了。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GMAT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似乎自己越来越喜欢它,它的语法应用在平时的工作email中;它的阅读应用在读财经短文中;它的逻辑运用在平时的讨论中;它的数学,什么时候都在应用中。如果失败,这些不都白费了?

辗转一夜,因为我不是NN。然后6月18日如期而至。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天,一早起来天灰蒙蒙的,还有密密的小雨。心情就很不好。老婆请假送考,我们沿着龙吴路一路向北,可是因为平时上班从不进城,因此并不了解这条路高峰时候的状况。所以,是的被堵在了路上。一看时间,只有半小时,却还有70%的路程。

跳下车,赶地铁。

刚刷卡进站,就听见站里的广播“有急事的乘客同志,因为列车出现问题,请考虑换乘其他的交通工具。”

C'est la vie!?

许是8个月的准备感动了谁,列车在5分钟之后进站。然后开去中山公园,然后静安寺。一出地铁,离拒考的时间还有7分钟。我一路小跑去考场,还好前一天晚上蹲了点。

电梯也很不帮忙,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我进到考场,正好踏在拒考时间线。好说歹说,监考很不情愿地放我进去考试 -- 在此我对6月18日当天上午考试的同学表示深深歉意,也对下午用我这个机位的同学道歉,希望我没有影响到你们的发挥。但是我自己的发挥 -- 很明显受到了一路不平的影响。AWA两篇,我的手发麻发抖,不知所云。Math和Verbal出现的时候,已经把昨天的JJ忘记得一干二净。麻木地做完了所有的选择题。

咯吱咯吱。

再咯吱咯吱。

监考已经很不耐烦地站在我的旁边。然后她说什么我就做什么,点点点点点。点完所有的她要求的连接,我收拾收拾。离开考场。

680。一个Average的成绩。

我是该报喜还是报忧?This is a question.

2008年7月。

我的GMAT成绩发了五个学校。HKUST,CHKU,CEIBS,NUS和CKGSB。680的踌躇,让我很想放弃。

老婆开始帮我造势,她在张罗着在交谈中让我们的朋友都知道她的老公正在为MBA奋斗。但是我不想让她这么做。因为如果失败,会很难看,还要向那么多朋友交代。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

人越是看重一样东西,越是会将它的光鲜给别人看。我越来越看重MBA将要在我的人生之中起到的作用,就越是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彷徨和踌躇。

这个时候,接到了Shoghi的电话,让我参加长江在建国路上举办的一次Last round的round table。并且告诉我,我的成绩单长江已经收到了,如果要赶2008的末班车,我得抓紧了。

我发现我在到场的参与者中,我是最悠闲的。因为我的Deadline不是2008年8月,而是11月。

我并不想说别的学校高高在上,但长江的平易近人在这个活动上让我着实喜欢。我并不知道,从这时候开始,我的MBA生涯,将紧紧地和长江联系在一起。

Round table上,我认识了Arthur,kangxingzhu,并且得知长风已经成为长江2008的Intake,还见到了M094的另外的一位朋友。世界之小让我突然觉得,MBA已经近在咫尺。而且长江,已经用她的高效和平易,通过Shoghi和Arthur向我初步展示了“全球新一代的商学院”。

2008年8月。

奥运,Essay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工作。

2008年让我已经收获良多。受到Shoghi的肯定和鼓励,真的让我坚定不少。联系了S和Z,请他们帮我写推荐信,两位都是PhD而且都是我的direct boss;Z还和我经常讨论政治经济,开美国式的玩笑,和我的关系很好。请他们做我的推荐人,我非常放心。

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有时候真觉得,这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团队,每个人都好可爱。我真的放得下这样的团队吗,如果真的能够申请到09年秋季的MBA的话?

在锦沧文华再次遇到Shoghi,是在另一次长江教授的info session上。

每参加一次Info session,总是让我能够坚定申请MBA的信心。即使每次来参加的人们水平都不弱,好吧,这才是挑战。

从2006年以来,我走过的这些路,真的让我成长不少,也结识了不少新朋友。这好不让我享受。

奥运,四年一次,而现在又在中国 -- 虽然以前很少关心,可现在,呵呵,就当自己给自己放个假吧!

2008年9月。

辛苦了两年,再辛苦两个月。

Essay,info session,MBA Tour, recommendation letters和Interview preparation着这两个月之间,一个也不少。九月十月,不再悠闲 -- 可是时间依然如注。

Essay用了两个周末四天写了长江的前四篇。提交Z和另外一位Native speaker帮我把握+debug。其实写Essay和Coding极其相似。你不需要再真正伏案的时候才奋笔疾书,真正构造它的时候在你平时的行动坐卧走,吃喝拉撒睡--当然你可以在做梦的时候都在写Essay。

Info session和MBA Tour,是一定要做的功课,不过,去每个学校的Info session之前,从它的网站了解这个学校是必做必做的功课,MBA Tour也是。

Recommendation Letters,我发现我已经和S和Z说过好多次,终于要和他们正式确认的时候,虽然自己有些Shy,但是好老板和好朋友都会帮助我 -- 我非常感激:Your virtue will be rewarded。

9月,a month of accomplish。有人说,申请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Essay,你必须dig deep and deeper。然而,我却享受这个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毫不孤独。和朋友们的邮件往来,短信往来使我不断被激励。和MBA的admission office的staff的互动让我开始更加了解,我究竟要的是什么。

我的努力,终于要结果了。

2008年10月-11月17日。

一切水到渠成。

成绩单早在7月大学放假之前的最后一个礼拜拿到;Recommendation letters由S和Z直接发送到长江;Essay在10月最后一周定稿;穿戴整齐去快照店拍两寸照;束之高阁的奖状证书在复印机之前聚集;Application fee付掉;最后,Submit。

所有的计划按部就班。

不过听说18日长江在上海就要开始面试,为什么我到现在还没有拿到通知?难道……连材料关都没过就被拒了??

2008年11月17日下午 - 终结前夜

终于和Admission Office确认了面试时间。迟迟没有收到Interview inform的原因是我gmail设置的问题。Office问我要不要延期。我从07年6月份一直在延期,连面试都要延期么!?

“不用,我准时到”我坚定地说,“我还有19小时,不是么?”

尽管因为一直没有收到面试通知而忐忑。而且也没有面试的准备,对于长江的Mock Interview,心里还是没有底。我不知道哪来的勇气?

立刻就行动。我马上联系了Shoghi,还有一些问题得好好问问。Shoghi很忙,但是他答应我有15分钟的时间能帮我。

晚上下班,立刻驱车赶到长江。很不好意思地把他从统计课里面拉出来--晚上还要上课么?我问。原来是因为统计学很难,晚上教授应大家的要求帮大家开小灶,先上一个预备课。这真是让我太惊讶了,这么敬业的教授!这让我不禁对CK的精神有了实质的认识。

只有15分钟,我要好好问,抓紧时间!我见Shoghi之前,准备了一个Sheet的问题,真的面对面,却又无从问起了。幸好一个小小的Ice break,让我们在接下来的1个小时之中坦诚相见。现在想起来,我仍然感激Shoghi,他在这个小时中全用英语和我对答 -- 这原来也是为了我明天的面试阿!

原定15分钟的会面进行了一个小时,回到家已经9点了。

早些睡,明天好好面 -- 但是,和Gmat前夜一样,我又失眠了。第二天的面试在眼前预演好几遍。突然还是发现有很多问题没有问。

辗转一夜,再一次地。

2008年11月18日 - Judgement Day

我称它为Judgement day是因为这一天,将对我两年的努力做出审判。

即使没有准备好,我也要豁出去了。Here I just want to quote some pieces from my essays:

“...
At that moment, I felt that to win or lose this application game will never be that important. This is my standard of honesty and integrity. I applied this standard to real cases and it shaped who I am today.

就像Shoghi说的那样,Angela和Prof. Zheng是两个来帮你的人:他们来帮你了解长江,也帮你了解你自己。这是一个win-win senario。如果你录取,当然是好事;如果没有录取,那只能说明这个学校和你不match。

所以,我在面试的时候,just behave myself。9点到12点,这三个小时,很快。

然后,回家等通知。

后来

终于等来了CK的Offer。然后,打勾,接受。所有的东西,轻描淡写。所有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两年来所做的事情,全都是为了这一刻,终于可以如释重负。

感谢所有在这条路上帮助过我的人,你们太可爱了。

2009年10月之前的时间,亦会如白驹过隙。如果说我已经得到了CK的承认,那么接下来,让我好好地承认一下自己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9 23:04:50编辑过]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10:49: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个故事

感谢你们读完我的故事。

我不是牛牛。很多时候,我必须花不少时间在思考上。所以,很多时候我和CD上的非牛牛一样,羡慕750的GMAT;羡慕大把大把拿着名校Offer的牛牛们。他们留下令人艳羡的面经和机经之后拂袖而去,然后我很困顿,受到挫折,有时候甚至彻底否定我的选择。

所以我在回忆这个故事的时候,解剖我自己,给你们看我的弱点,是想告诉CD的朋友们:我们之所以成为人,都会有精神的波动。牛牛们不外如斯。也许你正在搏G,也许你正在为择校而苦恼,也许你正在为面试忐忑,你需要的是一个足以支撑整个过程的信念和足以将它贯彻到底的意志。

与各位正在朝MBA奋斗的朋友共勉。

关于我的选择

我的过去在这里,现在在这里,将来也还是base在这里。因为亚太版的某些特性,我不便说其他的BSchool。不过,真正选择的理由, 你需要在平时互动中自己去体会。只有最“适合”你的学校。长江有很多打动我的地方,她的家庭文化,强大的教授。最让我向往的,是她的未来。长江对于教育的坚持,对于事业的热情,是别人无法比拟的----天道酬勤,我可以看见她光辉的未来。

要有憋得住的心态,再往远处看一些,我选择了长江。

关于幸福

幸福需要坚定。

天上掉下来的幸福固然是一种幸福,但自己争取到的幸福才更为永恒,因为你懂得它来之不易。我要的幸福,就像这文的标题一样,在我两年多的努力之后终于捧在手里。我知道它的珍贵。

不过只要你享受着路途,你会发现,就连这路途,也是一种幸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2 15:53:36编辑过]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10:51:00 | 只看该作者

总结

  • Stretch, you'll get it.
  • Enjoy the experience you experienced. 
  • Plan well and play punctually.
  • No matter what motivates you, as long as you consider it correct, go for i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2 15:57:22编辑过]
7#
发表于 2008-11-27 15:56:00 | 只看该作者
LZ写的太慢,我们等着看呢,一下子都发上来吧!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16:00:00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想调大家胃口阿
1是现在超忙。
2是在等Formal的DHL
DHL好慢

谢谢大家捧场,我会坚决写完的!
9#
发表于 2008-11-27 16:35:00 | 只看该作者

lz这个标题写的,适合去长江

不过怎么看起来是老婆要求的?棍棒下的mba?哈哈

10#
发表于 2008-11-27 18:5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extia在2008-11-27 16:00:00的发言:
不是想调大家胃口阿
1是现在超忙。
2是在等Formal的DHL
DHL好慢

谢谢大家捧场,我会坚决写完的!

你在上海还是北京?

我也在等快递,快递真的很慢,3天都递不到北京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12 06:2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