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姐姐你的题目实在看不清楚……我就连蒙带猜解哈,不对就指出来。 q3:这个题目……我是这么想的。既然是问(r,s)是不是y=3x+2的点,实际上就是在问s=3r+2是否成立……,给的这两个条件,每个条件单个就可以得出s=3r+2的公式,就算是解题了呀。 q4:这道题目可以带数进去算……虽然说做数学题目都比较忌讳用特殊例举,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只要有一个数可以证明符合这个条件,那么就可以证明这个题目给出的命题是正确的。屡试不爽,又快。 q5:一般这种题目我都会选e,怎么说呢,g的数学题好像有一个这么个趋势。如果给出的条件让你不足以算出小于等于两个的答案,或者不足以让你判断是或否,都将被判定成为e选项。……这个是我最近做的数学题总结出的小技巧,不知道是不是都很受用。像这道题,第一个条件给了你一个国家输送的代表名额,但是,并没有再次给你限定条件,那么,a国的人数就会有无限种可能,无法判定是否至少有10个。而第二个条件是说输送小于12个的代表,那就说1~11其都有可能,且就算他取11个人为a国的数目,那还有64个人供其他五国分配。那么a国很有可能不会是第二大输送代表最多的国家。把两个条件加起来看,更不可能了……假设41是第一大国家疏松的代表数目,a国就算取了小于12 的整数的最大值11,那么还有23个人共其他三国输送代表,也有可能a国不是第二大的输送国 q6:这个题目,呃,运用了点小技巧。不知道楼主发现没有,一般两个数相除,他们如果有最大公因数的话,他们的余数往往等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当然是当这两个数中的较大数除以较小数的时候,比如,8/6它的余数就是2,2是他们两个的最大公因数。 以这个题目来看,第一个条件已经在告诉你,余数r=2,所以r>1。 第二个条件,先把30拆分成小因子就有1和30,2和15,3和10,5和6,就只有这四组数,再因为已经有限定条件2<m<p,验算后两组,都可以得出r=1,q7:这个题目我不知道怎么表述,没算。思路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个条件告诉我,有56%是由四个有最高贡献的国家给的,那么在六个贡献最高的国家有两个给了总共开支的21.8%,而且每个国家给的都比x国要高。 第二个条件紧接着告诉我们,x贡献了总开支的4.8% 我觉得这个题目好像不是选你填的那个耶……是不是选最后一个?两个条件在一起也无法解答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2 0:55:4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