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燒了半年的漫長GMAT的戰役,終於在昨天畫下句點。對這個板上的許許多多人來說,660這個分數不算蛇麼, 但對我來說整個過程卻是我人生中一場最美好的仗。今天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比較不同的抗戰過程。 準備的過程前三個月是在台灣的補習班補習的,課程是一個禮拜15小時的課程;準備的第一個月因為我還在工作, 所以完全沒有自己複習的時間,只能仰賴補習的那15個小時,也就是那時候發現對我來說這樣是不可能把GMAT考 好的,於是我辭掉工作之後的五個月全職複習,其中前兩個月還有補習班的課程,後三個月則是完全自修。 補習的模式就是每週都有一份GWD模擬考然後課程按照GWD講解,而這時候也是最好打擊信心的時候,我的成績 從來不曾超過600分,最低只有330分,看著班上的同學動輒600-700的分數,說不難過是騙人的,尤其一直以來英文 是我強項的科目。我找不到原因,也沒有人可以討論我是哪裡有問題,一方面是我不喜歡待在補習班,跟同學完全 沒有互動,再來是我的身邊沒有人也在準備這個考試。於是我就是一次又一次被這樣的模擬考打擊著,雖然還是一邊 有自己唸書準備著 (一天平均最多六小時),但中間確實有好幾個禮拜的時間是完全不碰書本的,當時的想法是就算我唸了 成績也只是跟之前不看的時候一樣,或是更差。補習的三個月課程結束的時候模擬考只有550分。 接下來的三個月我完全在家裡自修,這段時間我上來CD看到人家說OG的重要,我才想說那就從OG開始吧,因為之前複 習就是只有補習班的GWD還有一些老師給的講義,但講義的範圍也不脫AT以前的一些考古題吧。於是我開始每天早上花3 小時複習數學,下午2小時複習邏輯,另外2小時文法,最後一個月的時候才開始看AWA。這段時間因為只有自己唸書, 少了跟別人比較的壓力---當然我也很少敢上CD,因為看到這裡的人都是700分以上就有一種暈了的感覺;坦白說我唸書是 愉快的,每天可能複習都是30題左右的數學JJ,OG的文法跟邏輯,或是幾篇的閱讀,但我會花時間一定把不會的弄會, 然後就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成就感吧! 本來我是預定五月中考試的,但因為AWA完全沒有準備,所以只好延到6/19號;6月開始的準備則是只作數學JJ,其他就是 把以前講義或是OG之前錯誤的題目重新看過檢討,剩下就準備AWA,另外一提的是,我覺得The economist真的是一個 很好的網站,因為上面有各種跟GMAT有關的議題,商業管理,教育...,甚至還有一個專門針對不同主題辯論的專欄,上 面的文章根本就是argument最好的範本! 我最後一個月花了比較多時間瀏覽這個網站,一方面找尋可用資料,另一方面有 時也可以看一些較輕鬆的議題當成一種放鬆。考前最後一週的時候我才敢作PREP,當時我可以拿到660跟710的成績,也 是那時候我才開始對自己有信心;另外我考試的前一天去補習班作了一個GMAT報名後會給的光碟Pearson的模考, 當時也有720。現在想起來覺得我這個策略對我還滿管用,因為我是一個很容易緊張的人,但考前密集的模考把我訓練到 已經不緊張了,到了正式考試的時候我也只告訴自己這就只是模考,這招還滿管用,我只有一開始AWA的時候緊張(緊張 是因為準備的不充分...),後來的Q&V都能夠很平靜的思考,pace也很剛好,雖然考試前我並沒有特別訓練pace。 以上就是我的小小經驗的分享,當然適不適用因人而異,只是我想大家的程度以及努力的程度都在我之上,如果成績無法 突破也許問題就是心態上該作一些調整,試著把自己會的地方放大,把自己不會的地方想辦法弄會,然後告訴自己很棒, 要帶著這個信念一直走下去;更重要的是這考試反應的其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它其實誠實反應了我們面對問題、挫折 的態度,所以把這個過程當成一面鏡子,然後好好享受吧!! 希望大家都能有個理想的成績,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