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之三
关于MBA教育或就是教育与社会责任的问题,这也是纠结ESSAY时最大的一点收获。又要扯远了。
在家当全职妈妈时,曾和LG一起去埃及旅游,有一段是我们乘船从阿斯旺到卢克索,沿尼罗河而下。在游轮上结识了一个十四岁的埃及小姑娘,三四天的交流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初二的学生在一个国际学校,英语很好,二外是法语(我没好意思告诉她我是英文专业,二外也是法语)。
她景仰中国的古老文明,告诉我她正在学中国历史知道有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由衷地赞叹着中国人的勤劳,惊叹于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MADE IN CHINA,甚至是她们用来祈祷的器具。她羡慕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说这正是她们国家要学习的,同时也感谢中国人的友好以及对埃及的帮助,并毫不顾忌身旁的美国游客而表达对美国的愤慨。
我并不清楚中国政府如何帮助过埃及,不过很是感动第一次看到一个外国人如此热爱和崇拜中国。对于她所赞叹的中国制造,我听了却有些难过,对她说,其实这个中国制造背后是很多人辛苦地维持基本生活的。
有一次我告诉她我在阿斯旺的码头被小贩欺骗的事情,本来也只是随便聊起都没抱怨的意思,因为埃及警察马上赶到解决了我的问题,没想到她马上变得难过起来,一再地对我说抱歉,并说他们这样做真的只是因为他们太穷了,如果我走进河边的村子里去,我就能了解他们的生活有多苦。。。然后,她告诉我她的理想是要进大学学习国际政治将来要成为国家领导人,这样她就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埃及还是很落后的,人民的生活也很苦。
我喜欢看她说这些话时脸上的神采和眼神中的坚定,仍是让我有一分感动,不禁想起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知道国内还有多少人读书是本着报国的想法,我自己也不敢说有怎样的远大志向,仍是希望自己的家人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不过任何时候想起周总理的这句话,都是深深的感动,同时也希望自己能为中国的进步出一份微薄的力。
就如有次长江的座谈,郑教授谈及MBA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问题说到,其实我们这些人过上一个比较体面的生活都是没有问题的,but we should do something more than just making a good living!
同时联想到关于小孩的教育,我希望我的女儿具备在社会上竞争的能力,但这并不是希望她们将快乐建立在如何地出人头地和事业成功,而是成为有爱心和信心的人,同时拥有追求梦想的能力。带女儿去海边,她们会忙着在沙滩上拣塑料袋,因为担心会被大海龟当成海哲或是水母误食而死去。她们学习上考高分我会高兴,可她们是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会更令我欣慰与感动。至于选择怎样的梦想,我会教她们: Don’t set your goals by what other people deem important. Only you know what is best for you.
顺便提及两点。
一是发现自己还是很土的,来了CD才知道原来IB、PE这些才MS MBA最好的去向,枉我一直在industry里面混了这么多年,尤其是在大家看低的民营企业里混了好几年,好不容易进个外企,居然后来又被另一民企给收购了。我们当时的老板,一个非常NICE的老外,当天宣布被收购消息时笑着说了一句,you should really be proud of yourselves. 呵呵,我决定就一直这么土下去吧,有可能毕业后先继续进外企,不过最终的航向还是进入有远见希望创立自己品牌和实现全球化的民企。借用一句话,我不介意很低很低,低到尘埃中去,只希望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另一点是关于大家对薪水的敏感度。我没脱俗到不爱钱以及不为钱而烦恼,不过倒是一直提醒自己不要为钱而忽略其它的东西。当年转行后的薪水至少是倒退了五年,而新职位给予我展现自己能力的满足感却完全不是钱能弥补的。刘德华在一部很老了的片子“杀手的童话”中有过一句台词,“钱对我来说只是需要,而不重要”。他说这句话时的样子真是太帅了,这句话也一直被我努力着作为一个处事的原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1 22:39:2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