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贴收录与历年RC JJ相似的08年6月RC JJ [JJ考古贴]
7楼继续(有更新)
1中国工业化篇
历年
[版本一]英国和中国工业化,因为妇女的问题。大概意思是中国工业化低,因为妇女都在家里做小手工业,所以low-wage的工业发展不起来
[版本二]比较英国跟中国在工业革命前的情况,分析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为什么慢。好像有两段吧。先说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说中国劳动力太多 ,随之说并不是这样的。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太少。有一题是说原因的
就是中国妇女在early adulthood 的时候由于封建之类的原因不能出去工作
[版本三] 770 19世纪中国和英国的纺织业发展。中国比英国慢的原因是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关。传统观点是英国妇女结婚晚,生育少。但作者举了一个研究:实际上中国寡妇不能再婚,穷人不能结婚,所以人口不是关键。是因为妇女地位决定的。说中国女人都在家里工作,没有足够的妇女成为工业生产的劳动力。
[版本四] 750中国的工业化为什么比英国慢。
第一段讲英国和中国的资源一样多,但英国的工业化快,可能是中国的人口太多,导致没有改进技术的动力。但立刻又在该段中提出质疑,说其实英国的人结婚晚什么的,总之和中国劳动力人口差不多。第二段进一步解释了原因,其实是因为中国妇女大都在家工作,他们生产很多产品,导致工厂的产品需求不是很高。题目有一个事实题,问true about women in China。还有个目的题
[版本五] 720 1、比较英国跟中国在工业革命前的情况,分析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为什么慢
有两段中国比英国慢的原因是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关。传统观点是英国妇女结婚晚,生育少,而中国人相反,所以可以在工厂工作的女性劳动力少。但作者举了一个研究:实际上中国人口本来就多,寡妇不能再婚,穷人不能结婚,所以人口不是关键。是因为妇女地位决定的。说中国女人不会为了工资而出去公司,一般都呆在家里,没有足够的妇女成为工业生产的劳动力。题目有一个事实题,问true about women in China:她们不会为了工资出去工作
考主题题
[版本六]第一篇是说妇女的(我估计和前面一位G友说的是一篇文章,但是又有出入),不长,不到1屏。第一段是某文章说工业化以后妇女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下面是列举这些变化。
第二段说前面这篇文章忽略了19xx年以后的变化。19xx年以后很多女性开始从事domestic work,工资也有了提高,但是呢,妇女的整体地位没有显著的改变。只记得一道主旨题,我选的是评价这篇文章的优缺点。
今年
[版本一]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2&ID=325247&page=1
中国工业化为什么晚于欧洲,本来historian认为xxx,后来某同学跳出来说主要原因还是中国的妇女都在家工作,没有去外面挣外快,导致中国的企业没发展起来(妇女是廉价劳动力)
2消费者行为研究篇
历年
[版本一]第一段:很多人都只考虑purchase不考虑consumption。但post purchase(即consumption)也很重要。
第二段:有很多conditions会左右consumption,比如time, complicity, ease of preparation。。。(列举了有考点!)但有些小的大的无区别,举例泡咖啡都要spoon, cup, water。。。(这里考了个类比题)-貌似是以下那种模式和文中所提模式是一样的, 文中模式是: 如果咖啡要一个小包装, 可能不会吸引顾客注意,但是要变成一个一个的小cup装, 泡一大壶可以和节省时间并且一样的收效.
a. high convenience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说的是food product的例子。
b.人们的促销购物行为研究,分析了人们对于存放便利性高的东西会买的更多。然后买了存放便利性低的东西,也会在第一次使用后加大对这买回来的东西的消费量。比如买了一大包柠檬冲剂,泡一小杯跟泡一大杯是一样的。
有个细节题要小心,问题是问stock piling和trigger consumption increase的关系在high-convenience package和low-convenience package中一样吗?文中说消费者在第一次消费low convenience package之后会更容易提高消费量。这里我有点晕,没看懂。
还有个类比题,说文章最后那个泡一大包茶和一小包茶和下列哪个类似,我选了驾车载邻居去超级市场,载一个人和载5个人是一样的。
还有问道影响consumption的condition中文章没有提到的是?我选的是如果没有放进冰箱是否会腐烂。
[版本二]
Q1. 哪个会trigger consumption of stockpiling 我选:Preparing food will not cause monetary expenditure.(定位第二段,文章提到影响convenience of preparation的因素有cost)
Q2 topic题我选:explore relations between stockpiling and consumption of food products.(其他都不像,只有这个提到关键词consumption)
今年
[版本一]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2&ID=325247&page=1
post consumption analysis。consumption convenience理论,感兴趣可以去google一下,主要就是说不能光看顾客purchase的情况,售后的分析也很重要。
3商业定价策略
历年
[版本一]第一段说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商品是使用可变价格的定价策略,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是stable prize. 可变价格策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新产品刚面市时能定多高定多高,先赚一笔再降价.第二种是直接把价格定得低,通过长期的薄利多销把钱赚回来
第二段分析现在的市场适合用第一种定价策略.因为大部分产品都没什么前景可言.而且短时间内得到大笔收入可以补偿研发的成本
[版本二]:第一段: describe two pricing strategy: skimming and penetration
第二段: recomand the skimming strategy
skimming and penetration
第一段就是介绍撇脂定价法与渗透定价。前者是定高价,实现最大利润为目标,后者是定低价,实现最大销量为目标。第二段,作者推荐skimming这个定价法,因为penetration这个定价法所追求的长期目标,即increase market share and sales volume,是无法实现的
[版本三]说是与传统销售不同的两种销售tactic。1)Skimming sales ;2)penetrating sales. Skiming 是短期用来尽量卖高价,然后随着市场的变动再降价。因为好像主要是利润不大确定,为了短期内收回成本,所以开始定高价; penetrating是为了占据市场,而是价格不定那么高然后说两者的应用
第三段:随着现在销售模式的变化(有题),更多的人采用skimming
其中有第一题和第三题(题号熟悉有些不确定)应该都是定位第三段,第三题应该是一道关于"inferior product" inference,偶是对对第三段的superior product取非
今年: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2&ID=325206&page=1
[版本一]还有一篇说的是企业的营销价格策略,提出新的skimming strategy 就是推出新产品是价格要高一点,然后再逐步降价,这种方法不是追求长远的回报但是有些情况下更有效
4. hard-sell 和soft-sell(今年的与历年GWD题不同)
[版本一]说商品有两种卖法:hard-sell 和soft-sell。下面说hard-sell是咋回事(就是直接给自己脸上贴金),又批判了一通。然后又强对比了一下,说soft-sell不同,它有哪些好处(不引起反感啊、让顾客自己参与下决定啊什么的,有两段是说它的好处)。接着又说其实soft-sell也有不足之处,因为......(80 行,这篇文章最长,我看的速度最快,估计两分钟不到吧,因为pace 没掌握好,所以暴赶:))
题目:软销售有什么好处?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讨厌硬销售?其它不记得了。
今年[版本一]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2&ID=325747&page=1
另外一个是hardsell 跟softsell 的
第一段讲hard sell怎么怎么样,soft sell 怎么怎么样
第二段讲批判soft sell 的越来越少,而一些soft sell 的思想也体现在了hard sell 中
问题1. 第一段的作用
我选:介绍了hs 跟ss 的charictaristics 有另外一个挺像的选项是引出下文的议论之类的意思,估计这题我错了
问题2. 下面对于car的描述,那个更像是作者认为的hs:
有个很贱的选项:
广告语是这样说:don't just envy your boss's car, drive yourself's 大概这个意思
我选的是,很多驾驶过的人说,这个车开起来很舒服
之类的选项
即包含了hs的硬性介绍跟比较,也包含了一些emotional的内容。也不一定对
问题3大概就是主旨了吧
[版本二]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2&ID=325582&page=1 一篇讲广告HARD SELL和SOFT SELL的,不过和GWD上有所不同,第一段介绍两个方式,后面主讲SOFT SELL西方对日本工业的评价?有支持有反对,最后作者观点折中
[版本三]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2&ID=325907&page=1
soft sell和hard sell,以前学者总说soft sell没用,但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证据表明soft sell有用,然后说不少公司实际操作中soft和hard都用
一篇讲广告HARD SELL和SOFT SELL的,不过和GWD上有所不同,第一段介绍两个方式,后面主讲SOFT SELL西方对日本工业的评价?有支持有反对,最后作者观点折中
[版本三]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2&ID=325907&page=1
soft sell和hard sell,以前学者总说soft sell没用,但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证据表明soft sell有用,然后说不少公司实际操作中soft和hard都用
一篇讲广告HARD SELL和SOFT SELL的,不过和GWD上有所不同,第一段介绍两个方式,后面主讲SOFT SELL西方对日本工业的评价?有支持有反对,最后作者观点折中
[版本三]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2&ID=325907&page=1
soft sell和hard sell,以前学者总说soft sell没用,但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证据表明soft sell有用,然后说不少公司实际操作中soft和hard都用
一篇讲广告HARD SELL和SOFT SELL的,不过和GWD上有所不同,第一段介绍两个方式,后面主讲SOFT SELL西方对日本工业的评价?有支持有反对,最后作者观点折中
[版本三]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2&ID=325907&page=1
soft sell和hard sell,以前学者总说soft sell没用,但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证据表明soft sell有用,然后说不少公司实际操作中soft和hard都用
5.对日本工业的评价:
历年
[版本一] 一篇是讲有些理论学家觉得泰罗的管理理论不适于日本战后的管理,而日本自己的管理理念有独到创新之处。另一些理论学家反对这个观点,说日本的管理不是什么创新,严格意义上讲还是强调分工、合作,是更有效率的流水线管理。
[版本2]有人说是因为日本制造strategy中更强调innovation和工人skills,corporation等方面,有别于传统的简单重复性生
产线工作模式,因此焕发了更高的效率,另一个反驳说日本的成功只不过是增加了工作的强度。作者提出他的观点:正是由于第一种观点提出的各种优点,导致了第二种观点的结果,不能只看中其中一个方面(简直就是屁话观点)
[版本3]日本人的高效率引起美国同行来分析。 Supporters 将小日本的理论于另一著名理论比较。
反对者不认为如此。总结,其实两种理论都未看到XXX. 小日本的管理要求工人更高的skills, 给了工人更多的讨价余地。
今年
[版本一]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2&ID=325582&page=1
中西方对日本工业的评价?有支持有反对,最后作者观点折中
[版本二]
一篇是说日本的工厂为什么productivity比较高的,有人说泰罗制的关系,还有反对的,作者的观点是区
附:Gwd 原题!!!必看!!!
GWD-24-Q30 ~ 37
T-9-Q20-Q23:GWD-13-34~37
T-4-Q24~27: TS-7-33~36
GWD-9-Q21-Q23
应大家要求贴上GWDRC原题下载链接并提醒大家保护劳动成果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5&ID=289289&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