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平原的边沿发生了大地震,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到祖国的西南,在缅怀我之同胞的同时,将我了解的成都历史风物发在这里。密码在这段短文的最后。 成都又称锦城,因为很早就有比较发达的织锦手工业(蜀锦),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就是运送成都的绸缎到印度的,故而的名锦城。原先的成都平原上的人口密度没有这么大,加上气候适应、水丰地肥,所以被称为天府之国。而成都西北的绵竹、德阳一带(就是现在发生地震的地方),唐为剑南道,盛产美酒。剑南春的剑南是地名。我去年的五月五日,去过德阳和绵竹。绵竹也盛产美酒,有“绵竹大曲”吧,走进那个镇子的时候,空气中的酒香熏得我有些迷糊了。那个美酒的香味让你不得不去喝一壶。绵竹的鱼和烧鸡公都不错,还记得德阳的鸭肠,也是很“巴适”的。 成都的美食和美女我就不说了,可能有点大家不知道,我得提一下,成都的高科技水平,尤其是电子娱乐产业,也是比较发达的。成都是我国几个主要的网络游戏和动漫的开发中心,另外的几个包括深圳、上海等。腾讯的《三国》好像开发团队就在成都(三年前的信息,记不太准了)。金山好像也投资千万在成都建网络游戏基地。 这主要是一方面电子科技大学和川大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技术人才,尤其是成电,是公认的电子信息类专业院校的佼佼者,底子比北邮强多了,因为北邮位置太好,最近这几年才风头这么强。而且川美也不错,四川美院是全国最好的美院之一,尤其在八十年代初,那个时候风头可劲。另一方面,成都地处内陆,电子信息产业对物流要求不高。最后,由于三线建设,部分信息方面军工厂迁往成都绵阳一带。成都与绵阳一起,称为西部的电子人才高地,且成本低廉。 但是四川盆地在明朝末年遭遇巨大浩劫,张献忠屠四川,加上战乱,四川人口锐减将近百分之九十,剩下不到百分之十,虽然有晚明和清统治者渲染张献忠“匪患”而夸张的成分,但是明末清初清朝四川人口大量减少确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湖广填四川的原因(加上白莲教起义和清朝“改土归流”引起的少数民族的反抗),但事实上,江西也有部分民众被移入湖广和巴蜀。 好了,就写这些吧,文档密码是以下描写成都的古诗的最后一个字的首拼(一个四个字母,并依照顺序)。希望考过的同学狂写jj。 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唐张籍《成都曲》 锦江近百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