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atertell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OG11-57 之终于想明白了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11-10 10:02:0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看了摘抄以后觉得不必再买书的人应该从原本打算买书的人中算,因为原本没兴趣的人不会认为摘抄是好的替代品,他们原本就没打算买。

这个题应该理解为:以前打算买书的人中,看了摘抄后决定不买的小于看了摘抄后才决定买的人

12#
发表于 2008-11-10 10:3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yi11在2008-8-7 0:51:00的发言:
不需要数字就可以想通的,杂志中印书的摘抄对书的销售有两个影响,一个是看到摘抄的人进而去买了书(摘抄起到广告作用)增加销售,一个是本来想买书的人看了摘抄觉得看摘抄就可以替代看书然后决定不买从而减少销售,两者综合就是对销售的影响。既然文章说销售上升了,那么第一个作用一定比第二个作用大,这也是(A)七扯八扯想表达的意思
(A)主要的难点就是那个for whom的定语从句,从for whom到is smaller之前都是修饰文章开始的number of people,句子大结构是number of people is smaller than number,两个人数比较,第一个人数是说看摘抄可以就完全替代看整个书的人(本来可能买,但是看了摘抄就不买),第二个人数是看完摘抄会引发买的欲望的人。

语法角度,那个for whom中的for是修饰number的,举例number for whom the excerpt stimulates a desire to read the book,转换成完整句子就是the excerpt stimulates a desire to read the book for i.e. 300 people.


这么解释,就能看懂了。多谢!

13#
发表于 2008-11-11 21:33: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解释,够清楚。
14#
发表于 2009-3-24 04:04:00 | 只看该作者

赞这个引用。

很清楚了

15#
发表于 2009-7-23 13:52:00 |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9-10-1 20:06:0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认为此题是归纳题(文章support选项)
另外,我也赞成LZ的解释:本不买而要买的人的数量要大于本要买却不买的人(这样才会导致sales增加)
已知一个结果必有其原因,这里能不能把上面这句话理解为结论(即sales增加)的一个必要条件呢?
17#
发表于 2009-10-2 11:40:00 | 只看该作者
这道题og解释的很清楚唉
我也错了这题,理由也是选项没看懂,不过仔细看了下,其实也不难理解,就是两个number of people比较嘛,就是看了这个摘要就觉得够了不需要再去买书的人要少于看了这个摘要就想去买这本书看的人,很简单的,我觉得
18#
发表于 2010-10-16 18:11:0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9 15:4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