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飞跃Pacific : 我不是牛人,也是经历了高考的思维方式过来的,对于有效的学习方式也都没有太多的感触。我的总结过程十分的曲折,艰辛。在不断的做题中(仅指那些最重要的资料),慢慢的琢磨这些有哪些异同,再结合那些牛人们的总结。 比如说,我做cr,最害怕的就是数字题,本来我英语水平就烂,再来点数学,看完题彻底崩溃,我一开始想:不是有math这一部分吗,干嘛还要在cr中再出数学题。后来逐渐发现,原来人家根本不是想考我们数学计算,考的还是思维能力。我这时候并没有系统的总结这一部分题,但是回想一下自己做过的题,无论是香烟税,严重汽车事故百分比,动物园工作人员过敏还有安马达罚款增加的题,都是跟数学没关系,这时候作ff逻辑宝典,又做到了一个数字题,海洛因的那个题,这个题很难,我当时也不会做,就看了牛人们的解析,里面对数字这一部分论述的非常详细,我看完以后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它到底是在考察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罗嗦一堆,意思就是说,你不用非要写到纸上才算是总结(当然那是更正式更系统的总结),你自己对某一部分经常思索,然后形成一定的感觉,再经常去看看那些牛人们的总结,这时候你对这些总结体会更深对题型更加敏感。 我总结的也不好,你再多看看牛人们的心经,希望能帮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