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8月17日的上午,偶坐上了从杭州至上海的动车。那天之所以要去上海,是因为要参加第二次TOEFL考试,参加考试的原因则是因为放假前的那次状态不佳的第一次让偶极度不爽,而最终导致偶那天去上海的直接原因是考前5天人品爆发刷到了17号晚7点华东师范大学的位子。 下了火车直接乘三号线轻轨到达华东师大,一走进校园,就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感,夹道两旁高大苍翠的法国梧桐让我有漫步于西湖畔南山路的感觉。名校啊,果然是名校,光论穿行在校园里的那些女生,那份气质,走路的那份仪态,就是我们学校女生所不及(别砸,难得来上海的高校实地考察一次不多看两眼的那是傻瓜)。遥想上世纪20年代走在这林阴道上的是一群群身着月白蓝衫,黑裙子黑布鞋的学生装的师范MM,不禁开始谴责起自己为什么当年的高考没有多考几分…… 上海的女生不但漂亮,而且非常有礼貌。当她们以女人的第六感感受到你的目光在鉴赏她时,多半会微笑着抬起头来回应你,顿时让你如沐春风,如饮干醇。而浙江的女生则不然。就如我们学校的女生,在陌生异性的注视下,往往会以一种及其不自在的眼神斜眼扫一下你,让你顿时失去了继续鉴赏下去的兴致。这是什么?这是从小没有生活在国际大都市里因而缺乏自信的表现。什么叫素质的差异?这不体现出来了吗。素质!这是哪位同学扔过来的西红柿,请注意公共卫生,不要乱扔东西。 正好对面走过来一位戴眼镜,穿连衣裙的长发气质MM,偶咽了个口水,上前很有礼貌的问了下考场位置的所在,MM非常热情的回答了我,临走的时候不忘留下一个灿烂的微笑。 偶哼着小曲,找到了文科楼考场的所在,然后来到学校内的招待所,开了单间,大睡一觉养精蓄锐准备迎战晚上的考试。 一觉醒来已经下午三点半,回味了一下加试机警,然后冲了一个很爽的热水澡,整装完毕后,自觉丰神玉朗,信心满瞒。去校门口饭馆吃过晚饭,已经6点十分了,直接赶向文科大楼。 走在校园路上,一阵凉风吹来,感觉轻松得好像自己不是来参加考试的。老妈发来信息:“别紧张。”我笑了,我倒想让自己现在稍微紧张一点。 “同学,请问一下,”我抬起头,发现一个身材高挑,面目清秀的女孩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文科大楼407是从这里过去吗?”“是从这里走,”我稍稍有点意外,“我也正好是去文科楼407的,一起过去吧。”“哦。”她露齿一笑,我发现自己这句话让她和我都产生了一种欣喜的表情(绝对非YY……)。 此MM看起来年纪比我稍小一点,头扎马尾辫,身着白色T恤,黑色短裤,脚穿白色凉鞋,长得有点像上届“我型我秀”里的上海人气美女戚薇(是不是上海美女都流行长这个样?)在闲聊过程中,我得知MM果然是上海本地人,高二,考TOEFL是有打算待高考结束后直接申请美国的大学(偶没好意思说自己靠T是为了过专业要求的那个可怜的分数线……)。当她得知我的考位是5天前自己在网上刷出来的时非常惊讶,说自己的考位是一个月前同学不考让给她的,现在她好几个同学也想考但是一直刷不到名额。我暗想外地的高中生都打算将来高考怎么考到北京上海,上海的高中生则开始计划高中毕业后怎么出国,地域差异地域差异…… 我和她一起走上了文科楼四楼,楼梯口已经堵了很多家长,走道口表情非常难看的中年女老师坐在一张桌子前核查考生证件和发考前协议书。当MM发现我除了身份证还把学生证一起交给老师时问我另一张证件是什么,我回答MM除了身份证以外还要带一张不同的二类证件。当我微笑着和一边看我照片一边眼神诡异地打量着我的女老师对视了几秒钟后,终于被放行去里面签考前协议书。 签完协议书交给女老师的时候,发现MM原来除了身份证以外未携带其它证件,正在联系父亲在考试结束前把证件送过来,不过这好像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的心情,当女老师谴责我把协议书上的姓名拼音签成了汉字的时候,MM抿嘴笑着用胳膊顶了下我。换做是未经世故的高中男生,只怕当时非要心跳加速面泛红潮不可。 办理完一切考前手续准备入场的时候,正好碰到MM起身去交协议书,我顺势说了句:“加油。”“一起加油。”MM微笑着,同时将右手伸了过来,我还在犹豫中,自己的右手已经没有经过大脑批准擅自伸了过去,握紧了她的手。 因为紧接着要考TOEFL,所以当时没敢细细品味握着她手的感受,如果要金庸老先生来意淫这一段子,一定会用“柔若无骨”之类的挑逗性词语,现在让偶详细回忆一下当时的感觉:柔是柔,但似乎没到“无骨”的程度,MM的手上有一种国际大都市女孩子的活力,一无浙江小女生们扭扭捏捏故作矜持之态(先别砸,让偶把话说完先)。 紧接着的考试充分证明了偶是成大事者,丝毫没有被女色所误。在入座之后偶沉着冷静的回忆了邻桌的另一位MM进来的时刻,然后在做阅读和听力过程中估计和把握了时间,让自己在做听力加试的时候恃着对材料的熟悉分心聆听了邻桌口语第一,第二题的内容,窃取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自己在十分钟休息后口语第一第二题的完美发挥奠定了基础。 若是容易触电,从未握过美女手者,抑或有性压抑史,处心积虑者,多半会这样把握时间:留心MM等下进来的时间,然后利用后面能不点“continue”键就能拖延不点的机会,消除与MM进来先后的时间差,然后争取最后考试结束时与她一同走出考场,再聊几句考后感想啊之类的话,最后分别之际回过头来追上MM,用一种纯真无邪的语气:“我知道这样做可能有些唐突,但我还是想知道你是否愿意给我个联系方式。” 做所有题目离开的时候,我快速扫描了一下整个考场,发现MM就坐在不远处,还在继续写作文。我在她目光从显示屏上抬起的一瞬间转移了自己的视线——毕竟只是萍水相逢,别太过了,让人家高二的小妹妹饱受相思之苦。 好了终于扯完了,现在想扔的尽管开扔——鸡蛋板砖手雷都无所谓,千万别扔高中女生过来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