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不少CD上的JJ,昨天刚考完,来回报大家。 第一部分——阅读
第1篇,documentary film(纪录片),先将documentary film最早出现的时候主要是旅游的见闻(有个词好像是travelogue,反正词根都是travel这个词),有的作品非常受大众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它们体现了adventure (此处有题,说为什么受欢迎,有个选项里有courage这个词,我选的这个)。接下来主要写一个对纪录片发展很关键的人——Robert J. Flaherty,说他的作品使documentary film与anthropology衔接起来。然后对Flaherty的作品进行分析,特别提到三个作品——Nanook of the North (1922) ,Moana (1926)和Man of Aran (1934) 。[背景材料可以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Flaherty] 详细讨论了Flaherty的拍摄手法,说他愿意从远处拍摄(distance,此处有题,问为什么喜欢用这种说法)。重点讨论了documentary film要反映truth这一基本原则,还用Flaherty的手法对照这个原则,说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纪录了很多原住民(Inuit,因纽特人)的仪式,但是使用了一些艺术性的手法(有fabricated这个词,所以其实是想说这些手法削弱了对客观情况的反映)。最后用Flaherty自己的名言结束。
这篇阅读是第一篇,其实比接下来两篇都难一些,特别是开始的时候就考并且单独计时,感觉时间还是非常紧张的。这篇阅读的单词题不难。
第2篇,讲太平洋岛屿上的生态系统(ecosystem)。
第一段先blabla说了好多太平洋的情况,多大面积啊之类的,其实跟后面的内容没多大关系,纯粹就是地理环境的基本说明,此处考了1题,问第一段的目的是什么?
然后进入正题,说太平洋岛屿上存在的生物与众不同。因为与大陆分离,所以只有float能力强(从海上漂过来)或者能由鸟类携带而来的物种才能来到岛上。然后说西边的岛(western Pacific)和东边的岛(eastern Pacific)上的生物又不一样。说西边岛上生物更多样,因为原来在海平面没那么高的时候有的物种可以从与大陆的连接处来到岛上(此处有题)。岛上很少有哺乳动物(mammals),因为哺乳动物floating的能力不强,但是蝙蝠(bat)和老鼠(rat)是例外,此处有题问为什么蝙蝠和老鼠例外?接下来说岛上的动物大多数是从亚洲来的,而不是从美洲来的(这个地方在1道题的选项中被作为干扰项)。然后有个相对复杂的句子,考了2道题,说生物越是少(the more impoverished),生态系统面临外界干扰时越不稳定也越难以恢复(the less stable and resilient),陆地动物对此反映最强烈,然后是海洋类生物,海洋的鸟类几乎不受这个影响,但是陆地上的鸟受一定的影响(fairly strong)。这个句子先考了单词题resilient,然后考了说那种动物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干扰(这个正好把那句话要反过来思考)。
然后说pacific island的生态环境反映了Darwin一个学说,好像说如果某个生态系统中缺少某种功能的生物,就会相应发展出其他生物来填补这种功能(我描述的不准确,生物学的好的同学更正一下吧)。岛上因为没有grazing的哺乳动物,所以海龟就填补了这个空缺,实现哺乳动物的功能(这个理论有1道题) 第3篇,关于人类感情方式(emotional),这一篇最简单,文章结构很清晰,就是两个学说对照。
第一段说人类表达感情的方式到底是什么决定的?有两种学说。第一种说是纯粹是生物性的,天生的。另外一种学说是说通过社会化的行为养成的。还涉及了Darwin和另外一个人(看来ETS有Darwin情结,他那些学说都快考遍了)
第二部分,就开始详细说biological的学说。此处有1题,问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关系,选项中有个干扰项说两个学说中的某一个superior to another,其实整个文章还是非常客观的,没有非要把两个学说比个高下,所以第一段和第二段基本上就是总分关系。接着说持biological观点的学者作了试验,针对人类最基本的几种感情happiness, sadness.....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婴儿(baby)的反映进行比较,发现表现方式都差不多 (关键词是agreement),所以说人基本情感的表现方式是天生的、生物性的,此处考了一个单词disgust。有个具体的例子说婴儿吃到苦的东西quinine就会作表情,然后看护他的人就知道他碰到不好的东西,就可以保护baby。
第三部分描述另外一种学说,说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是通过社会化得来的,特别是对某些事物的认知。如果以前对某种事物没有经验,那遇到的时候并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感情,不同的经历也会做出不同的情感反应,举了个例子说barking dog,小孩对barking dog的反映完全取决于以前是否与barking dog有过某种开心或者不开心的经历,比如说被咬过就会害怕(此处考1题,问小孩遇到barking dog的反应)。然后说人的情感后天可以学习控制,比如听说别人家有人去世就知道表现悲伤是合适的,还有另外一个例子,不过好像没出题就记不清了。
这个阅读最后一个总结题非常简单,就是两个学说的关键要点,对应上就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2 11:41:2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