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xusj7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到太多成功的案例,有没有。。。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6-21 11:0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aobing1704在2007-6-21 10:04:00的发言:

我没有了解过我朋友的职业定位,因为那时(3-4年前)我还不知道mba还有职业定位这种说法。总之,正如dannywhw所说,至少一个教训就是mba前要想明白自己的定位。这不就是分享失败的收获么?我记得以前同他聊过,他的解释是,他的英文不好(老一代移民),所以求职四处碰壁(现在想起来可能就是职业定位不准),劝我们这些后辈,在外国看来还是理工科搞技术容易生存下来,既然来了外国还是安心拿出硕士博士再说。

另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是国内MBA的一个老毕业生,外企技术高管,40多岁。我和他成了朋友后无话不谈。接触下来,发现,这些职位外表光鲜就是淘汰率太高,使得不少人中年危机感很重。在中国的外企,说得不好听点,都没啥打算做百年老店,我看很多都是抱着赚一票就走的心态。年轻时候不觉得,但是后辈个个后生可畏(你看看最近国内MBA申请人的水准和前两年一比就明白了),一过40,马上感到自己地位受到强烈威胁。毕竟mba的收获没有能量化的标准,比如科研文章的数量,影响因子等等。这样年龄一大,管理上面似乎后来人都能接上手并无强项可言,科研学术上比不过刚出道的小硕士小博士们。语重心长劝我,不要太着急去读MBA,先在技术上搞好,多发表科研论文研究成果拿到学位,这些都是一辈子跟着你的。如果套用一句俗话,这就叫降低MBA的职业风险,这些不都是有利的收获么?

所以,不一定要讨论失败的案例,前辈人的指点如果能拿来讨论分享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我了解的还不多。

有技术背景再加上管理经验应该还是最稳妥的. 此外理智的个人理财, 也为40以后的生活做了保障

12#
发表于 2007-6-22 09:18: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要看你怎么看,是计量短期效益,还是长期效益。

只考虑薪水这唯一一个变量,还是综合评定。

不好讲的。

如果你要听,例子有一大堆,关键是你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入学前你有一个目标的话,入学后基本不会迷失什么的。

13#
发表于 2007-6-22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兄弟读书的成本是60万。我老板帮我算的各种损失加机会成本。

昨天老板给我打电话,希望我毕业后回去做,毕竟是你帮我,我帮他的事情。

兄弟走的时候,挺风光。走后三个月业务都没有问题。三个月后,效果就出来了。别人做和我做就是不一样。

不管是成功也好,转行也好,关键是看个人心态,看你怎么对待目标和任务。

做好你该做的就成。

14#
发表于 2007-6-22 13:18:00 | 只看该作者

可是即使你设计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它就一定按照你的想法贯彻下去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1-11 00:1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