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CD很长一段时间了,一直属于潜水员的那种,每天在CD看看帖子已经是习惯了,纵览CD帖子无数,高分经验的帖子占了经验帖的绝大部分,可是问题来了,个人认为,成功是没法模仿的,与其看100个成功者的经验还不如好好看看10个人的失败经验。大家可以取看看IBT分数统计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9&ID=222282&page=1,通过简单的几个数据大家就能看到分数低于100的占了绝大多数,我在复习GMAT的时候,复习计划就是按照XX牛人介绍的那样定的,但是最终发现,很难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前辈们的复习经验,结果是浑浑噩噩的浪费了大半个月。 牛人们把他们的复习经验帖了出来,就是想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少走弯路。但我认为,如果CD上能流行一种把自己复习中失败的经验帖出来的话,我想那样会更有针对性,更加贴切,更加节省时间。 鄙人文笔不好,不能做到一篇帖子就能改变状况,在这仅仅是谈谈自己的感想,因为这种问题现在确实是存在于CD. 复习也像申请学校,你去看大量的成功申请案例,不如好好看看失败的案例,知道了雷区,禁区,绕之,才是王道! 在这我带个头,把自己在复习中领悟到的错误帖出来,忘大家借鉴,当然,肯定有牛人早在我之前就已经了解了。 第一:注意杜绝整句的回视现象,坚持一遍读下来!(提高阅读速度)这种道理在于,抛不开拐棍的人,永远学不会独立行走,一旦失去了支撑,摔得鼻青脸肿,真正疼了,才会注意认真走路!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一遍读下来读不懂,又不能回头看,心中痛苦;有过几次这样的经验,再读东西的时候,就自然而然会提高注意力,下意识的告诉自己,我这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看到这个单词和句子,时间长了,短时间理解力大大提高,回视也就没有必要了,速度也能大大提升! 第二:总体而言,现场阅读速度和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能力成反比关系,即速度越快,则理解越下降;理解越透则速度越慢。这个公式很好理解,关键是我们怎么利用这个原理。它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即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在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之间的平衡点,使得自己在满足考试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对阅读材料有个最佳的理解程度 笔者在复习的时候就是踏入了这两个误区,导致阅读速度大幅度下降,总觉得自己看不懂,不停的回读,造成了时间的大量浪费!导致一战托福的时候阅读成绩仅20+。 最后,希望大家能慷慨的讲述自己的复习失败经验,就当是回报CD吧!
|